(共16张PPT)
8
小狗包弟
寒夜中,斗志激扬追觅繁星,誓除黑雾急呼雨电
憩园里,闲情难有再擎爝火,彰显大家光照春秋
李尧棠,
巴金,原名
字芾(fú)甘,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
。
代表作品
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
散文集:《随想录》
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
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学习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小狗和巴金的故事,分析巴金对小狗的感情。
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和对比的写作方式。
二、过程和方法:
1.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合作,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巴金先生勇于反思自己的精神。
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它不咬人……叫几声就安静了
客厅作揖,讨糖果吃
日本客人拍摄包弟
日本女士过问包弟
爱人讨骨头喂包弟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小狗的特点:
乖巧、聪明可爱、通人性、有情义
见我们回来,摇头摆尾
妹妹说包弟每天在门口等候我们
2-6自然段集中描写了包弟的一些经历,请你根据这些经历的叙述,说说包弟是一只怎样的小狗。
讨论分析
对于这样一只可爱、聪明、善解人意、有情有义,而一家人都很喜欢的小狗,巴金最后是如何处理的?你怎样看待巴金把包弟送上解剖台这一行为?
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文化大革命”
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在许多中国人的心上,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
那场空前的人间灾难,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不应成为已经远去的黑色记忆!
巴金在十年浩劫中的大致经历:
放弃包弟并没有换得保全一家人,1968年8月,巴金被关进牛棚改造,随后经受了大字报、挂牌游街等形式的批斗。
1970年,到农村改造,掏大粪、喂猪、背稻草、种地……
1972年,妻子萧珊在饱受精神折磨后患上癌症,病逝。
巴金的儿子在劳动改造的过程中也饱受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性格变得内向抑郁,疾病缠身。此时,巴金69岁。
巴金曾在《病中》一文写道:“当姚文元拿着棒子的时候,我给关在牛棚里除了唯唯诺诺之外,敢于做过什么事情?十年间我不过是一条含着眼泪等人宰割的牛。”
10-13找出你认为最能反映巴金内心感受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①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自责)
②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悔恨)
③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李清照《武陵春》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13年5个月之后,面对眼前的一切,想念着深爱的妻子萧珊,回想起萧珊在如茵的草地上逗包弟玩的情景,心里的无限悲戚之情油然而生。典型的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④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债……
深入探究
“文革”是杀死小狗真正的罪魁祸首,巴金当时的选择实属迫不得已。然而,这位世纪老人却主动地背上了这个精神上的包袱,对一只小狗欠下了一笔十三年零五个月的心灵债。从巴金的歉疚和忏悔中,我们看到了巴金怎样的品质?结合当时的背景,你认为巴金的歉疚和忏悔对后世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讨论交流2分钟,发表自己的看法)
拓展延伸
写小狗包弟的遭遇,实际上是从侧面表现“文革”荒唐与残酷,以小见大,引发后人反思历史。作者却在第1自然段写到艺术家和他邻居家的小狗。这个段落可以或缺?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手法:
以小见大、对比
突破难点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作业
1.梳理字词。
2.感受着巴金的伟大,对巴金老人,你想说什么?请以“巴老,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