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小蜜蜂》
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一首德国歌曲,2/4拍,整首歌曲由3个乐句组成,节奏简单,旋律简洁,易于演唱和表演,歌曲形象的表现了小蜜蜂在花丛中震动翅膀,勤采蜂蜜的场景,大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同时,他们对于简单的事物有所掌握,对熟悉的知识有所感悟,具备表演的欲望。课堂上让学生表演简单的动作,也可以根据上课需要用不同的形式用感官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小蜜蜂》让学生感受音乐中蜜蜂“飞呀飞”的形象,用生活经验辅助音乐经验的积累,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体验和感受旋律美的能力,同时参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四、重点、难点
重点:用活泼、优美的音乐形象来演唱和表演《小蜜蜂》
难点:借助生活中的走和跑掌握节奏型。
教学策略
谈话法、示范法、指导法、舞蹈法
六、教学准备:电子琴、自制节奏卡片、课件
七、教学过程
情景创设
唱课前歌,师生问好!
导入:同学们,用彩笔能为动物画像,你们知道用音乐也能为动物画像吗?下面我来播放几个音乐片段,每一个音乐片段都表现一种动物,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的说出是什么动物!播放:《荫中鸟》片段、《赛马》片段、《蜜蜂》片段
师:你们真聪明,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听出这段音乐描写的是小蜜蜂?这段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兴趣)
生:小提琴
师:音乐可以用不同的乐器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作者正是利用了小提琴的音色特点变现了蜜蜂嗡嗡飞舞的形象。
师:这段乐曲是德国小提琴演奏家弗朗索瓦·舒伯特所作的小提琴曲,表现的是一群蜜蜂在空中盘旋起伏,漫天飞舞的情景。
师:同学们了解小蜜蜂吗,它能做什么?是益虫还是害虫?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采蜜,益虫,保护它
师:你们说的非常好,我们应该保护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小蜜蜂》 出示标题(板书)
(二)参与体验
1、初次聆听歌曲,生可随音乐哼唱,设问:歌曲唱了什么内容?你能模仿蜜蜂飞舞的样子吗?
生:采蜜,是益虫,很勤劳、、、
2、复听歌曲,设问:歌曲中是否有相同的旋律?你能用一个动作表现一下吗?
3、再听歌曲,这次我们跟着小蜜蜂一起飞,伸出你的小手指,让我们随着蜜蜂飞舞的路线画旋律线,(师在黑板上画旋律,生空画),设问:旋律线有什么规律?你能用“嗡”模唱一下吗?
(三)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吗?我想为大家演唱一遍,请同学们轻轻的为老师打一下拍子好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走呕”和“走走”来表现节奏,老师来测试下大家是否还记得(出示卡片,谁能把节奏卡片贴在正确的位置?)
学习新节奏:XXXX
师:自由拿卡片组合,让学生试读、试拍
4、用跑走的形式读歌词
5、拍手读歌词(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巩固和熟悉歌曲。)
6、学唱歌曲:第一段逐句教唱,第二段接唱,第三段学生自主唱;
(播放伴奏)三段联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师带生)
7、教授简单动作
(四)发挥创造
师:小蜜蜂采蜜后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高兴,开心
师:他们高兴的跳起舞来,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播放歌曲伴奏,边唱边跳一次,找跳的好的同学到前面表演,其他同学边唱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五)拓展
师:你品尝过蜂蜜吗?什么味儿?
师:小蜜蜂真好,给大家带来这么好吃的东西,真是我们的好朋友,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们?
生:保护小蜜蜂
(六)小结:就让我们唱着歌曲飞到外面和小蜜蜂打招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