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练习(word版,含部分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练习(word版,含部分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20 20:3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单元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
1.
以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微生物之父”是
?
A.
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
B.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C.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D.
瑞典科学家林奈
2.
一生物科学工作者为了解某一动物的行为,在森林中生活了多年,开始模似它们的动作,后来与它们交上了朋友,此研究方法属于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模拟法
D.
调查法
3.
下图是科学家做的“涡虫对光的行为反应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涡虫在光照下舒展身体是先天性行为
B.
涡虫见光收缩身体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C.
涡虫在电击时收缩身体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
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4.
不是动物群体之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是
?
A.
动作
B.
声音
C.
生长素
D.
气味
5.
一个蜜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雄蜂专职与蜂王交配,蜂王专职产卵,工蜂负责采集
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蜜蜂群的这种分工合作的行为属于
?
A.
生殖行为
B.
觅食行为
C.
迁徙行为
D.
社会行为
6.
如表为动物绕道取食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B.
动物的学习行为与遗传物质有关
C.
动物越低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D.
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丙


7.
在一个刚刚形成的鸡群中,鸡会彼此啄击,以决出首领,形成等级,这种现象属于
?
A.
社会行为
B.
繁殖行为
C.
迁徙行为
D.
防御行为
8.
动物行为是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提高动物生存和繁殖的机会。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A.
大熊猫吃冷箭竹
B.
中华攀雀在筑巢
C.
乌贼喷出“墨汁”
D.
狗撒尿做标记
9.
下列诗句中的动物,有社会行为的是
?
A.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C.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D.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0.
“蜜蜂筑巢”和“鹦鹉学舌”分别属于
?
A.
学习行为、学习行为
B.
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C.
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D.
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11.
下列关于动物的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B.
蚂蚁觅食、大雁迁徙、老马识途都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C.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D.
蚊子飞行时发出“嗡嗡”声,属于动物间信息交流
12.
以下生物学家与他们的重要成就对应有误的是
?
A.
林奈——显微镜观察细胞
B.
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
C.
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
D.
孟德尔——利用豌豆研究遗传规律
13.
星鸦、松果松鸦和蓝松鸦具有一种特殊的学习行为,即贮藏种子并在冬天找到埋藏种子的地点。如表是相关研究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鸟类贮藏种子的行为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
星鸦在冬季对贮藏种子的依赖程度最高
C.
找到种子贮藏地点的行为仅由遗传物质决定
D.
贮藏种子的行为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4.
动物和人能通过运动与行为适应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B.
人体的运动系统能独立完成各种复杂运动
C.
刚出生的小猫能吮吸母猫的乳汁属于先天性行为
D.
后天性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能使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
15.
如图为唾液淀粉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唾液淀粉酶能消化分解淀粉
B.
唾液淀粉酶在
温度时活性最强
C.
温度

时的酶活性基本相同
D.
温度由

过程中酶活性逐渐增强
16.
以下实验材料与所研究的生命现象或规律对应不合理的是
?
A.
用豌豆杂交研究遗传规律
B.
饲养家蚕观察完全变态发育
C.
选用草履虫观察多种组织
D.
解剖桃花观察花的基础结构
17.
如图是某健康人汗液和尿液分泌量随外界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外界温度低于
时,人体尿液分泌量大于汗液分泌量
B.
随着温度升高汗液分泌量增多,汗液蒸发时带走身体一部分热量,调节体温
C.
随着温度升高尿液分泌量减少,会导致体内尿素等废物积累过多,破坏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
人体通过排尿和排汗将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
18.
下列关于动物的“语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动物的“语言”就是动物之间有联系作用的声音
B.
动物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
C.
动物之间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信号
D.
动物的各种行为
19.
下列有关动物行为和动物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蜘蛛织网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一种行为
B.
草原上头羊带领羊群觅食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C.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
袋鼠以“跳跃”的方式来寻找食物或逃避敌害
20.
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A.
大雁飞翔时,不断变化飞行方阵
B.
蜜蜂的各种舞蹈
C.
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
D.
狒狒面部的各种复杂表情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请将下列左侧各项与右侧对应项连线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学习行为
.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先天性行为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裸子植物
.警犬刑侦
()被子植物
.蚂蚁觅食
()蒸腾作用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
.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22.
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举例:白蚁群体(无等级制度:雌蚁、雄蚁、工蚁、兵蚁),狒狒群体(有等级制度:“首领”雄狒狒、下级雄狒狒、雌狒狒、幼狒狒)。
(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
?等来传递信息。
23.
请分析下面资料,分析回答:
资料一:都说狗和猫是天生的对头,然而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大黄狗却和一只大白猫和睦相处,并且这只刚产崽的狗妈妈还给小猫喂奶吃。
资料二:欢乐海底世界里,海狮表演的跳高顶球、转呼啦圈、模仿人走路等节目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资料三:白蚁中有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雄蚁主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承担觅食、
筑巢、照料蚁后和幼虫等工作;兵蚁负责保卫蚁巢。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中的狗妈妈母猫喂养小猫的行为属于
?,该行为是由母猫体内的
?所决定的。
(2)在资料二中,海狮的表演属于
?行为。动物的
?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
?,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
(3)由资料三判断,白蚁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的组成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些哺乳动物的群体内部存在着明显的
?。
24.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叶脉的输导功能。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A
【解析】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一生物学者为了解某一动物的行为,在森林中生活了多年,开始模似它们的动作,后来与它们交上了朋友此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
故选A。
3.
C
【解析】AC.涡虫在强光下伸展身体,涡虫在电击下收缩身体,这都是涡虫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A正确,C错误。
B.涡虫见光收缩身体的行为的原因是:实验中多次给涡虫以“光照
电击”连续刺激,涡虫对“光照”形成了条件反射,强光由无关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这是涡虫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正确。
D.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D正确。
4.
C
【解析】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同种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乌鸦受到惊吓时飞起来“哇哇”乱叫,是为了告诉同伴引起注意,有利于保护群体的安全,属于用声音交流信息;蚂蚁通过气味进行交流;蜜蜂通过舞蹈等动作来进行交流。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
5.
D
【解析】A.生殖行为是与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求偶,交配,孵化,育雏等一系列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觅食行为是动物获取食物的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
C.动物的迁徙是一种节律行为,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故C不符合题意。
D.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一个蜜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雄蜂专职与蜂王交配,蜂王专职产卵,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蜜蜂群的这种分工合作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
D
【解析】AC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就越差,“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丙的学习能力最强,甲的学习能力最差,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甲

丙,AC正确,D错误。
B.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也是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由环境因素和生活经验产生的行为,B正确,故选D。
7.
A
8.
B
【解析】A.大熊猫吃冷箭竹,属于取食行为。
B.中华攀雀在筑巢,属于繁殖行为。
C.乌贼喷出“墨汁”,属于防御行为。
D.狗撒尿做标记,属于领域行为。
9.
B
10.
B
11.
A
12.
A
13.
C
14.
C
15.
D
【解析】A.由唾液淀粉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可知,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消化分解作用,A正确。
B.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由曲线可知唾液淀粉酶在
温度时活性最强,B正确。
C.通过曲线比较可知,在温度

时的酶活性基本相同,C正确。
D.温度由

的过程中酶活性逐渐增强,由

的过程中酶活性逐渐减弱,D错误。故选D。
16.
C
【解析】A、孟德尔利用用豌豆杂交研究遗传规律,A正确;
B、参加饲养家蚕的活动,并做好观察和记录认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
C、草履虫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不存在物质,C错误;
D、胚珠在子房的中间部位,一般用解剖刀纵向剖开子房即可观察到胚珠的结构,胚珠不是细微结构(胚珠较大),用放大镜观察便可,因此可以通过解剖桃花观察花的基础结构,D正确。
17.
C
18.
C
19.
A
【解析】A.蜘蛛织网是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是一种本能行为,故A错误。
B.动物营群体生活,绝不是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的聚集在一起,而是动物之间存在组织,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所以草原上头羊带领羊群觅食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故B正确。
C.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所以,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故C正确。
D.袋鼠以“跳跃”的方式来寻找食物或逃避敌害,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故D正确。
故选A。
20.
C
【解析】A.大雁飞翔时,不断变化飞行方阵是通过动作告诉同伴,跟我一起飞,属于信息交流,不符合题意。
B.蜜蜂的各种舞蹈是通过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位置方向,属于动物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不符合题意。
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是蚊子翅膀煽动空气摩擦发出的,而非动物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符合题意。
D.狒狒面部的各种复杂表情,是通过面部表情动作向同伴表达的信息的交流方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第二部分
21.
;;;;;
【解析】警犬刑侦属于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蚂蚁觅食属于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祼子植物产生种子繁殖后代,种子祼露,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产生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外界,降低温度,提高湿度,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故:;;;;;。
22.
(1)
分工
??????(2)
动作、声音和气味
23.
(1)
先天性行为;遗传因素
【解析】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2)
学习;学习;高等
【解析】海豚的表演是一种学习行为,这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取的行为。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
??????(3)
社会;分工;等级
【解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如:白蚁的群体中,工蚁的职能是筑巢及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则专司蚁穴的保卫,雌蚁是专职的“产卵机器”,也叫蚁后,就体现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些哺乳动物如狒狒的群体内部存在着明显的等级。
24.
参考实验设计方案如图:
【解析】把食用的芹菜放入稀释过的红墨水中,注意,茎菜有个特别地方这部分是它的叶脉不是茎。放置在阳光下,随着时间推移可以观察到叶脉由下往上开始变红,最终整个芹菜叶片全部变红。这个实验很好地证明叶脉有运输水分和养分的功能。
第1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