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暑期寄语
虚度光阴往岁迁,云高秋立再结缘
偃城莞尔圣人笑,陋室愧然俗子虔
师旷炳烛终不晩,老泉悟道亦为贤
今兹亮剑招招论,终信悬梁必曙天
1.
实词的解释
2.
虚词的用法
3.
句读
4.
句子的翻译
5.
文意的把握
6.文化常识
高考文言文考什么?(19分)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
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
千年碑易拓
却难拓你的美
真迹绝真心能给谁
牧笛横吹
黄酒小菜又几碟
夕阳余晖
如你的羞怯似醉
摹本易写
而墨香不退
与你共留余味
一行朱砂到底圈了谁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
那岸边浪千叠
情字何解
怎落笔都不对
而我独缺
你一生的了解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
那岸边浪千迭
情字何解
怎落笔都不对
而我独缺
你一生的了解
弹指岁月
倾城顷刻间烟灭
青石板街
回眸一笑你婉约
恨了没
你摇头轻叹
谁让你蹙着眉
而深闺徒留胭脂味
人雁南飞
转身一瞥你噙泪
掬一把月
手揽回忆怎么睡
又怎么会
心事密缝绣花鞋
针针怨对
若花怨蝶你会怨着谁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
那岸边浪千叠
情字何解
怎落笔都不对
而我独缺
你一生的了解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
手书无愧
无惧人间是非
雨打蕉叶
又潇潇了几夜
我等春雷
来提醒你爱谁
兰亭序
周杰伦
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的作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字逸少。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世称“王右军”
。
王羲之
(303--361)
作
者
简
介
王羲之像
《兰亭集序》
唐人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古人的一种游艺项目,众人坐在环曲的溪水边,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动,停于某人处,即取而饮之,或吟咏诗赋来代替。
流觞曲水:
流觞曲水
☆时间:
☆地点:
☆目的:
☆人物:
☆环境:
☆活动:
☆天气:
☆感慨:
良辰
美景
赏心
悦事
乐
第一部分(1—2):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
交代了哪些内容?
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时节难得
会稽山阴之兰亭
聚地清雅
修禊事
欢欣之事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名士相聚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环境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优美
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活动有趣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气候宜人
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悦目赏心
人贤
辰良
事趣
赏心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
景美
信可乐也
情真
第三段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是哪个?
痛
痛惜???
痛苦?
??
痛心?
??
悲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
这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
作者从不同处世形态的共性—“情怀”出发,抒发了自己“重死生”的感慨。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急剧动荡,“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就是保全性命。有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但时光飘忽,人生短促,即使明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也无法摆脱“死”给内心带来的煎熬。此处之“痛”,痛在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人生短暂。
☆作者因何而痛呢?
☆在文中找出能引起作者“痛”的词句。
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当其欣于所遇
不知老之将至
痛
悟言一室之内(静)
放浪形骸之外(躁)
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人生短暂之痛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世事无常之痛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往事不再之痛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无常之痛
死生亦大矣
惜!
人生感慨:“欢乐有尽,人生短暂”“死生亦大矣”
☆第四段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是哪个?
悲!
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为人生无常而悲,无不为生死之事而叹。
死生之大 古今同感
★第四段中找出和作者生死观有密切联系的一句话,说说什么意思?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对于作者的人生观,还有哪些人与之相同?
本文的写作意图?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悲!
古人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时人
以作者为代表的一类文人雅士
后人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千古同悲
主
旨
这篇书序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强调了生死问题,表明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这篇课文中,哪几个字可以显示作者情感的
变化?
乐
痛
悲
整体感知
今昔之悲?
死生之痛
相
聚
之
乐
乐
痛
悲
乐:
兰亭盛会
痛:
人生感慨
悲:
作序目的
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列坐其次
丝竹管弦之盛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足以极视听之娱
夫人之相与
重点实、虚词
古代的一种风俗
高
长
地方,这里指水边
热闹
繁多
用来
……的原因
动词,尽享
交往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有时
会面
动词,注定
面对
明白
本来
动词,把……看作一样
动词,把……看成平等
原因
如同,好像
对
这
重点实、虚词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贤德之人
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②
况修短随化
寿命长
寿命短
死生亦大矣
大事
2、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把……看作相等
3、名词作动词 ①映带左右
环绕 ②一觞一咏
喝酒
4、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古今异义: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古义:全、都。今义:
盐味)
2:列坐其次
(古义:水边。今义:居于次一等的)
3: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自然界。今义:种类)
4:或取诸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
6、茂林修竹
7、
曾不知老之将至
8、
向之所欣
9、
终期于尽
10、
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长;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
古:竟;
今:无此义
古:过去;
今:常用义为方向
古:至,及
今:无此义
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5:所以游目骋怀
古:用来。今:连词,表因果关系
【特殊句式】
(一)
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
(二)倒装句:
⑴ 介宾短语后置(
于+宾语
也叫状语后置):
①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② 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③ 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④ 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
⑵ 定语后置:
1,
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
2,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
三,省略句:
⑴ 省主语:
① (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 (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
⑵ 省介词宾词:
引(之)以为流觞曲水
⑶ 省介词“于”:
① 映带(于)左右
② 悟言(于)一室之内
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
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出自本文的成语
抗拒人生虚幻性的真正行之有效的办法只能是
在给定的生命限度内进行最大可能的价值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