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 必修第一册 3.1.2函数的表示法课件+练习(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 必修第一册 3.1.2函数的表示法课件+练习(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20 19:25:00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数学表达式
图象
表格
提示:不一定.有些函数三种表示方法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因为当2
答案:C
解析:把点(0,-1)代入四个选项可知,只有B项正确.
答案:B
解析:由图象可知f(x)的定义域为[-2,3].
[-2,3]
解析:由题意可知,一开始速度较快,后来速度变慢,所以开始曲线比较陡峭,后来曲线比较平缓.又因为纵轴表示距离学校的距离,所以开始时距离最大,最后距离为0.
答案:D
x
1
2
3
f(g(x))
1
3
1
g(f(x))
3
1
3
解析:因为g(1)=3,所以f(g(1))=f(3)=1.
f(g(x))和g(f(x))与x相对应的值如下表所示:
所以f(g(x))>g(f(x))的解为x=2.
1
2
x/台
1
2
3
4
5
y/元
3
000
6
000
9
000
12
000
15
000
x/台
6
7
8
9
10
y/元
18
000
21
000
24
000
27
000
30
000
解:①列表法如下:
解:(1)因为|x|≤2,x∈Z,
所以x∈{-2,-1,0,1,2}.
所以函数的图象为直
线y=1-x上的孤立点.
如图所示.
解析:设f(x)=kx+b(k≠0),由f(0)=1可得b=1,则f(x)=kx+1(k≠0).
因为f(x+1)-f(x)=2,
所以k(x+1)+1-(kx+1)=2,解得k=2.
所以f(x)=2x+1.
?
f(x)=2x+1
解析:方法1 因为f(x+1)=(x+1)2-5(x+1)+6,
所以f(x)=x2-5x+6.
方法2 令t=x+1,则x=t-1,
所以f(t)=(t-1)2-3(t-1)+2=t2-5t+6.
所以f(x)=x2-5x+6.
?
x2-5x+6第2课时分段函数
分层演练
综合提升
A级 基础巩固
1.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在数学上有着重大贡献,函数D(x)=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函数,则D(D(π))=
( )
A.1
B.0
C.π
D.-1
答案:A
2.若f(x)=则f()+f(-)=
( )
A.-2
B.4
C.2
D.-4
答案:B
3.若函数f(x)=则f()的值为
( )
A.
B.-
C.
D.18
答案:A
4.函数f(x)=的值域是
( )
A.,+∞
B.(0,1)
C.,1
D.(0,+∞)
答案:D
5.已知函数f(x)=
(1)求f(f(f(-)))的值;
(2)若f(x)=2,求x的值.
解:(1)因为f(-)=-+2=,
所以f(f(-))=f()=()2=,
所以f(f(f(-)))=f()=×=.
(2)当f(x)=x+2=2时,解得x=0,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f(x)=x2=2时,解得x=±,其中x=符合要求;
当f(x)=x=2时,解得x=4,符合要求.
综上,x的值是或4.
B级 能力提升
6.某市出租车起步价为5元(起步价内行驶里程为3
km),以后每增加1
km,加收1.8元(不足1
km按1
km计价),则乘坐出租车的费用y(单位:元)与行驶的里程x(单位:km)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下图中的
( )
A
B
C
D
解析:由已知得y==
故选B.
答案:B
7.已知实数a≠0,函数f(x)=若f(1-a)=f(1+a),则a的值为-.
解析:当a>0时,1-a<1,1+a>1,所以2(1-a)+a=-1-a-2a,解得a=-(舍去).
当a<0时,1-a>1,1+a<1,所以-1+a-2a=2+2a+a,解得a=-.
8.如图,△OAB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记△OAB位于直线x=t(t>0)左侧的图形的面积为f(t),试求函数f(t)的解析式.
解:过点B作BE垂直x轴于点E,可得OE=OA=1,BE=.
当0
又因为==,所以CD=t,所以f(t)=OC·CD=·t·t=t2.
如图,当1
又因为==,所以MN=(2-t).
所以f(t)=×2×-·AN·MN=-(2-t)2=-t2+2t-.
当t>2时,f(t)=S△OAB=×2×=.
综上所述,f(t)=
C级 挑战创新
9.多选题下列给出的函数是分段函数的是
( )
A.f(x)=
B.f(x)=
C.f(x)=
D.f(x)=
解析:对于选项B,取x=2,f(2)=3或4;对于选项C,当x=1时,y=5或1,故选A、D.
答案:AD
10.多空题定义运算a☉b=若函数f(x)=x☉(2-x),则f(x)的解析式为f(x)=;函数f(x)的值域为(-∞,1].
解析:由题意,得f(x)=作出函数f(x)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值域是(-∞,1].(共21张PPT)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不同的对应关系
提示: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只不过在定义域的不同子集内,对应关系不同而已.
提示:分段函数的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即为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各段值域的并集即为分段函数的值域.
答案:B
解析:根据分段函数的定义域的确定原则:将每一段上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取并集,即[-5,0]∪[2,6).
答案:D
-2
-1
4
解:当a≤-2时,a+1=3,即a=2>-2,不合题意,舍去.
当-2
所以(a-1)(a+3)=0,得a=1或a=-3.
因为1∈(-2,2),-3?(-2,2),所以a=1符合题意,a=-3不合题意,舍去.
当a≥2时,2a-1=3,即a=2,符合题意.
综上可得,当f(a)=3时,a=1或a=2.
解析:当a≤-2时,f(a)=a<-3,此时不等式的解集为{a|a<-3}.当-2
8
(-∞,-3)
解析:由图象可知,第一段的定义域为[-1,0),值域为[0,1);第二段的定义域为[0,2],值域为[-1,0].
所以该分段函数的定义域为[-1,2],值域为[-1,1).
[-1,2]
[-1,1)第1课时函数的表示法
分层演练
综合提升
A级 基础巩固
1.若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底边长y是关于腰长x的函数,则它的解析式为
( )
A.y=20-2x
B.y=20-2x(0
C.y=20-2x(5≤x≤10)
D.y=20-2x(5
答案:D
2.若函数f(x)=2x+3,g(x+2)=f(x),则g(x)的解析式是
( )
A.g(x)=2x+1
B.g(x)=2x-1
C.g(x)=2x-3
D.g(x)=2x+7
答案:B
3.若f(x)是一次函数,且f(x-1)=3x-5,则f(x)的解析式为
( )
A.f(x)=3x+2
B.f(x)=3x-2
C.f(x)=2x+3
D.f(x)=2x-3
答案:B
4.函数y=-的大致图象是
( )
A
B
C
D
答案:B
5.(1)已知f(x+1)=x2+2x+3,求f(x)的解析式;
(2)已知y=f(x)是一次函数,且有f(f(x))=9x+8,求f(x)的解析式;
(3)已知f(1+)=x-2-1,求f(x)的解析式.
解:(1)因为f(x+1)=x2+2x+3=(x+1)2+2,
所以f(x)=x2+2.
(2)设f(x)=kx+b,
则f(f(x))=k(kx+b)+b=k2x+kb+b=9x+8,
所以
解得或
所以f(x)=3x+2或f(x)=-3x-4.
(3)设1+=t(t≥1),则=t-1,
所以f(t)=(t-1)2-2(t-1)-1=t2-4t+2,
所以f(x)=x2-4x+2(x≥1).
B级 能力提升
6.若函数f(2x+1)=3x+2,且f(a)=2,则a的值等于
( )
A.8
B.1
C.5
D.-1
解析:因为f(2x+1)=3x+2,所以令2x+1=t,
即x=,则有f(t)=3·+2,
所以f(x)=+2,
所以f(a)=+2=2,解得a=1.
答案:B
7.若f(-1)=,则f(x)=(x>-1).
解析:令t=-1,解得x=,所以f(t)=.又因为x>0,所以t>-1,所以f(x)的解析式为f(x)=(x>-1).
8.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铁丝弯成下部为矩形,上部为半圆形的框架,若矩形框架的底边长为2x,求此框架围成的面积y与x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其定义域.
解:由题意,知此框架是由一个矩形和一个半圆组成的图形,而矩形的边AB=2x,即半圆直径为2x,半径为x.
设AD=a,则有2x+2a+πx=l,即a=-x-x,
所以面积y=πx2+(-x-x)·2x=-(2+)x2+lx.
根据实际意义,知-x-x>0,且x>0,
解得0
即函数y=-(2+)x2+lx,其定义域为(0,).
C级 挑战创新
9.多选题下列函数中,满足f(2x)=2f(x)的是
( )
A.f(x)=|x|
B.f(x)=x-|x|
C.f(x)=x+1
D.f(x)=-x
解析:对于A项,f(2x)=|2x|=2|x|=2f(x);对于B项,f(2x)=2x-|2x|=2(x-|x|)=2f(x);对于C项,f(2x)=2x+1≠2f(x);对于D项,f(2x)=-2x=2f(x).
答案:ABD
10.多空题已知函数f(x),g(x)分别由下表给出,则f(g(1))=1;若g(f(x))=2,则x=1.
x
1
2
3
f(x)
2
1
1
x
1
2
3
g(x)
3
2
1
解析:由表知g(1)=3,所以f(g(1))=f(3)=1;
由表知g(2)=2,又g(f(x))=2,所以f(x)=2,
所以x=1.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 集合的概念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5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2.2 基本不等式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第三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3.2 函数的基本性质
3.3 幂函数
3.4 函数的应用(一)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4.1 指数
4.2 指数函数
4.3 对数
4.4 对数函数
4.5 函数的应用(二)
第五章 三角函数
5.1 任意角和弧度制
5.2 三角函数的概念
5.3 诱导公式
5.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5.5 三角恒等变换
5.6 函数 y=Asin( ωx + φ)
5.7 三角函数的应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