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6.《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6.《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20 21:4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小说三要素。
2.把握主人公心理变化并体会“孤独”的具体表现。
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孤独之旅”的深刻含义。
4.理解成长的内涵,学会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孤独。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主要内容和小说三要素,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会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孤独。
2.难点:理解“孤独”的具体表现及“孤独之旅”的深刻含义。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内容的掌握能力、分析能力已经比较好,在七八年级小说学习中关于小说三要素的理论知识基本已经全部掌握,但结合具体语句分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处于青春期初中生,有着叛逆的心理,随着年岁的增长,许多话不再和父母、朋友说了,他们拥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同时在学习上的压力,让他们觉得越来越孤单,所以学习这篇文章有利于帮助同学认识并学会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孤独、困难。
四、教学内容分析
《孤独之旅》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关于小说的知识点,七八年级的时候已经涉及到并且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在这个单元不同的文章我们有选择性地选取课文中典型的知识点来讲,比如《故乡》重点分析内容、写法及记叙顺序的作用,《我的叔叔于勒》则重点把握人物形象和主题,《心声》重点在理解标题的含义,而《孤独之旅》则重点在于环境描写的作用和主题。学习这篇课文,学生需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小说的三要素,对环境描写的作用能够进行分析,能够通过对内容的把握和环境描写的作用感知文章的主题,学会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孤独和烦恼。
五、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多媒体、白板
六、教学过程
导入
成长的路上,我们不仅有年岁的增长,有莫名出现的小情绪及不愿同别人分享的小秘密,还有丝丝孤独陪伴在我们身旁,面对成长中的孤独,你是逃避,还是勇敢面对并顽强地战胜孤独?今天就让我走进曹文轩先生的《孤独之旅》看看主人公是如何对待成长中的孤独的。
自主预习
朗读文章,扫清字词障碍。
把握文章基本内容。
预习检测(先在PPT上出示词语,学生在白板上写,再投影仪上投放)
投影:
(1)注音





4.齐读字词并听写
作者简介
曹文轩,学者型作家。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等。长篇小说有《草房子》《红瓦》《根鸟》等。
《草房子》是作者继《山羊不吃天堂草》之后的又一长篇小说力作,先后获“冰心儿童文学奖”大奖、中国作协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和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等。
2004年曹文轩被推选为“国际安徒生奖”候选人。
四、整体感知,自主思考
默读全文,自主思考:
PPT出示问题: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杜小康在孤独之旅中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并请在原文中勾画对应的语句,并大声朗读。
文中环境描写可分为几类?
对杜小康而言,“孤独”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学生交流展示
老师归纳总结(PPT出示):
文章主要内容:一位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偏远的芦苇荡放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杜小康心理变化过程:刚出发时无助——到达芦苇荡害怕——安顿后孤独——时间久了不再恐慌——雨后天晴坚强。(杜小康由不成熟变得成熟的过程)
环境:芦苇荡、暴风雨、鸭子
“孤独”的体现:情感世界的孤独;面对自然环境的孤独;对未来的恐惧:
五、深入思考,合作探究
快速浏览文章,画出文中描写鸭子的语句,思考:
在不同时段,对杜小康而言,鸭子意味着什么?
失学后,鸭子是他生活的主要内容;
孤独中,鸭子是他的伙伴,他从中得到心灵的安慰;
风雨中,鸭子让他感受到成长的艰辛和喜悦;
风雨后,鸭子的成长寓示着杜小康的成长。
故:鸭子是杜小康亲密的伙伴,是他成长的助力。
齐读下列语句,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先自主思考再小组讨论下列描写环境语句的作用。(先小组讨论;再小组分享结果,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分析得最全面,一个点1分获胜的小组课后有奖励;最老师总结)
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唯一的炊烟。(第13段)
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第21段)
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使杜小康能看见一只小鸟正浮在水面上。(第24、25段)
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第36段)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而月亮有是那么的明亮。(47段)
PPT出示:
例子(1)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唯一的炊烟。(第13段)
明确:写出了四周的寂静、荒芜人烟,渲染孤独、凄凉的氛围,烘托了杜小康父子凄苦、孤独的心情。
根据例子的分析讲解,先自主赏析其他几句环境描写的句子,再小组合作,整合答案。
(2)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第21段)
明确: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芦苇的幽深繁密,烘托了陌生的环境带给杜小康压抑、沉重、无可遁逃的感觉。
(3)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使杜小康能看见一只小鸟正浮在水面上。(第24、25段)
明确:从嗅觉、视觉两方面突出芦荡夜景的美丽,烘托了杜小康此时平静的心情。
(4)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第36段)
明确:连用四个“黑”,极力渲染暴风雨来临前的可怕,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杜小康在暴风雨中找鸭做铺垫。
(5)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而月亮有是那么的明亮。(47段)
明确:写出了雨后夜景的美好,烘托了杜小康找到鸭子之后愉悦的心情,也暗示杜小康经历磨难之后长大了。
根据上面环境描写的赏析,请归纳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
杜小康在环境的磨炼下,成长了,坚强起来了,为什么文章题目是“孤独之旅”而不是“成长之旅”、“坚强之旅”或者“无奈之旅”、“惊慌之旅”、“惊喜之旅”呢?
①“孤独”两字文学意味浓郁,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孤独之旅”是杜小康放鸭生活的一个概括,是他这趟放鸭之旅的生活底色,且渗透在他全部的生活空间和心灵空间里。
③“孤独”充满字里行间,是文章的主旋律,是杜小康成长的主要原因。
六、拓展延伸
结合文章,自抒己见,说说你的感悟。
1.体现了人的力量:人能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取得胜利走向成熟。
2.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孤独”是重要的一笔。
3.人要战胜大自然,更重要的是战胜自我。
4.青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要躲避困难,努力赢取胜利,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长感。
七、结语
赠言: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孤独的勇气。
附: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欣赏
七、板书设计
杜小康心理变化过程:无助——害怕——孤独——不再恐慌——坚强
八、教学反思
对于九年级的自读课文,本课的设计可以说比较详细具体,且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同时结合语文教学大纲和课堂改革,设计的问题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步步深入地学习。这次课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做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要求。小组评价得分机制充分调动了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展示的积极性,总体参与度较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多媒体,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较好,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掌握、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对环境描写的分析、对主题的感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成长,体会到了成长中的烦恼,并学会了如何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
任何一堂课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这次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方法的指导上,虽然归纳出环境描写的作用,但对如何赏析语句的指导还不是很到位,不够深入和细致;对某些学生大答案评价得不是很全面;其次,对于环境中的鸭子,学生还不是很了解,不能够很好地分析其作用。这个问题设置的难度有些大,耗费了很多的时间讲解这一问题;最后,在合作讨论过程中,有些同学流于形式,只是做听众,没有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不敢或者说不愿意站起来交流自己的想法,且有小部分同学在讨论过程中不思考也记录要点,只是假装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