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6课 大花鸡 冀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6课 大花鸡 冀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0-21 08:0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6课 大花鸡
一、教学内容
大花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装饰性特点
2.教学思考:
3.问题解决:了解动物变形、装饰的一般表现方法和规律
4.情感态度:,愿意欣赏中国民间美术,对中国民间美术感兴趣
三、教学重点
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装饰性特点,初步了解动物变形,装饰的一般表现手法的规律
四、教学难点
动物变形、装饰的一般表现方法和规律
五、教具准备
水彩笔、课件
六、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设计意图 备注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3、导入新课
4、讲授新课
5、学生作业
6、作业要求
7、互评
本课以鸡的形象为切入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初步了解装饰绘画的表现手法,感受图案的装饰美。鸡是学生最常见最熟悉的动物,易于观察了解,形象简单易画。降低了表现的难度,使学习的重点转向装饰变形上,适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对学习美术已有一定的兴趣了,接受能力强,美术的基础比较好,鸡又是常见的动物,重点转向装饰变形,适合学生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拼图游戏,我来找同学上来拼一下(找学生拼图)
师:这位同学很聪明,已经拼完了,大家猜一下是什么动物呢?
生:鸡···
师:不对,大家看他身上的花纹,大家真聪明,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大花鸡》师:大家都见过鸡嘛?
生:见过
师:那你们见到的鸡都是什么样子的啊?都有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生:头、颈、身体、尾巴、脚。头是圆形,身体大致呈三角形,尾巴弯弯的
师:在你们心中鸡有哪些性格特点呢?
生:准时、高傲、漂亮···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鸡的音,鸡-
师:如果发成二声,怎么发?生:“吉”
师:大家说的真好!在我们汉语中大公鸡的“鸡”和吉祥的“吉”有谐音。 (幻灯片鸡──吉(吉祥如意,吉星高照,吉庆有余)
师:自古以来老百姓喜欢鸡,不仅是因为鸡能给他们带来经济收入,而且因为大公鸡的“鸡”和吉祥的“吉”是谐音,有非常美好的寓意。,所以,老百姓经常把鸡的形象画在画里、雕刻在家具上、刻在剪纸里、塑成泥塑当做小摆设,借助鸡的形象来表达希望生活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出示照片)
师:老师今天还给你们带来一只大花鸡,你们看看老师用了哪些美术中的艺术手法?
生:鸡冠变形,尾巴变大···
师:大家说的很对,首先对鸡进行了夸张,夸张是把主要特征进行夸张,其次进行了变形,变形就是进一步的夸张,为了让鸡的造型突出,更加漂亮。还进行了概括提炼,最后还对鸡进行了装饰性的纹样,纹样同时也有美好的寓意,突出了民族的特色,颜色鲜明,一个纹样连续多次连在一起叫做几何纹样。
师:高傲可以把鸡冠、脖子进行夸张变形,漂亮可以把尾巴进行夸张变形,装饰纹样等等···(出示艺术手法图片)
师:知道了这么多的表现手法,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只大花鸡呢?
用装饰的方法来表现一只大花鸡,要求造型夸张,色彩鲜艳
作者先说,学生互评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这节课,我们通过画鸡学习了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理解了鸡的吉祥含义,其实在中国民间美术中,除了鸡之外,老百姓还喜欢表现鱼、牡丹、蝙蝠等等,它们也都有着吉祥美好的寓意,希望同学们在课下继续关注和体会我国民间艺术品中的各种形象,探索它们的奥秘。

游戏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能够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说鸡的样子,加深对鸡的印象,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打开思路,为创作铺垫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学生在说的时候,画出鸡的形状
在说的时候出示各种手法的图片。夸张,变形,概括,装饰纹样
七、板书设计
大花鸡
八、课后反思
通过拼图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不仅对鸡的形象特征有了深刻的认识,还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通过现场教师示范让学生观察、比较,自己总结出装饰艺术的一般方法,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是本课的亮点,不足之处是一开始让学生把书本放在左上角后应该表扬学生,肯定学生做的好。注意说话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