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化学九上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化学九上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20 18:1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三 化学 课堂导学案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学习目标】
1.知道石墨、金刚石等碳单质的特性和主要用途,认识几种无定形碳及其主要用途,进一步明确物质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系。
2.认识碳的性质,了解碳和一氧化碳的燃烧及其产物,知道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含义。
3.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和煤炉的安全知识。?4.理解碳及其氧化物的转化关系。
【教学重点】明确物质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系,碳单质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碳的完全与不完全燃烧,碳及其氧化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课堂学习案
【自主学习】
1.金刚石和石墨
金刚石 石墨
色 泽

硬 度

导电性

特 性

用 途

2.阅读知识视窗
①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 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金刚石和石墨中 不同。
②C50、C60、C70等称为富勒烯,它们都属于 (单质或者化合物)。
3、无定形碳包括包括 四种。焦炭和木炭常作为 ,而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很强的 性,可用于防毒面具、净水器中的 材料,炭黑在常温时 可制成墨汁进行书法和绘画创作及制成碳素墨水书写档案,可保持长时间不褪色。
4、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 。
【小检测】课本P134,1、2、4题。
【问题探究】1、碳的化学性质:
①常温时 ;
②高温时 ,即:碳具有 性,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碳的完全燃烧 ,放热 ;
碳不完全燃烧 ,放热 。
③碳具有 性,即:在高温条件下,炽热的碳可使CO2转化为CO,化学方程式是 ,此反应是吸热反应。
2、一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CO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化学方程式为
【特别提醒】不纯CO点燃有可能发生 ,所以点燃CO前一定要 。
②还原性:CO还原CuO 化学方程式为 。
③毒性:CO与血液中的 结合能力很强,使血液失去 ,发生煤气中毒。
【注意】冬天用煤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注意通风。
【小检测】课本P134,3、5、6(1)题。
【课堂小结】


【知识应用】煤火炉中发生的反应有哪些?

(通风良好)

(通风不畅)
【中考真题、易错题链接】
1、今年5月,中俄签署了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炭黑或一氧化碳。(1)CO具有还原性,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 。
(2)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 反应生成CO。
2、下列相关知识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石墨和金刚石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热胀冷缩虽然分子间的间隔都发生了改变,但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所以二者属于物理变化
 C.乙醇和甲苯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所以二者元素组成一定相同。
D.铝和铁均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二者都易锈蚀。
某物质经测定只含一种元素,则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不是化合物 D、一定不是混合物
【补充资料】
煤气中毒的有关问题
(1)煤气中毒症状:
煤气中毒时病人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当他意识到中毒时,常挣扎下床开门、开窗,但一般仅有少数人能打开门,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如救治不及时,可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2)紧急处理措施:
①立即打开门窗,移病人于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注意保暖;
②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如发现呼吸骤停,应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作出心脏体外按摩;
③若病人危重,及时送医院治疗。
(3)预防煤气中毒:
①在安装炉具时,要检查炉具是否完好,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
要及时更换和修补;
②在使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安装烟筒。烟筒接口处接牢,严防漏气。要定期
清扫烟筒,保持烟筒通畅,如发现烟筒堵塞或漏气,要及时清理或修补;
③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④伸出室外的烟筒,还应该加装遮风板或拐脖,防止大风将煤气吹回室内;
⑤每天晚上睡觉前务必检查炉火是否封好、炉盖是否盖严;
⑥在使用煤炉取暖时,在室内如感到有头晕、恶心等症状,应先考虑有无煤气
中毒因素,并立即开窗通风,严重者立即拨打120求救。
- 2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