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数学广角──集合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数学广角──集合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20 21:0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第104页
教学目标
1、让学习经历维恩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集合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卡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悟重复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道题想考考你们。(课件出示)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去动物园,他们只买了三张票,便顺利的进了动物园,这是为什么?
(使学生体会爸爸身份的“重复”)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引发“冲突”
师:学校定于下周五举行运动会,请三年级各班选拔参加跳绳比赛和踢毽比赛的学生。我们三年一班的同学报名可积极了。
(课件出示统计表),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预设:跳绳比赛的有9人,参加踢毽比赛的有8人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题,重点关注“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让学生解答。
生答:8+9=17(人)
师追问:你确定有17人吗?你能证明为什么不是17人吗?
(三)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师:大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你能不能借助图、表或其他方式,让大家都清楚的看出结果呢?
出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卡,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连一连或填一填等),能清楚的看出有几人既参加了跳绳比赛,又参加了踢毽比赛?如果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可以在空白处表示出来。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四)学习集合,列式计算
师:老师还有一种方法,用图表示就更清楚了。
(课件出示维恩图),边出示边讲解集合中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师:像这样的图是由英国数学家维恩发明创造的,所以被称为维恩图,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集合”。(板书课题)
师: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想一想,应该怎样列式解答?
(学生会结合维恩图列出多种方法,突出基本方法“9+8-3=17”)
师:与之前的方法比较,集合有哪些优点?
(五)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完成课本105页“做一做”第1题
2、拓展性练习:
估计三(3)班可能有多少同学参加比赛。
根据学校要求,每班要选拔9人参加跳绳,8人参加踢毽子比赛,你觉得三(3)班可能会选拔多少人?
判断:参赛的同学最多有17人。(? )
参赛的同学最少有 8人。(? )
(六)总结收获,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的学习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利用集合这种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上能多观察、勤思考,探寻更多的数学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