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新课导入
视频:
《大国崛起》片段
知识目标
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包括革命前的政治状况、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爆发、复辟;理解《权利法案》的历史地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
本课知识结构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P80-81)
二、革命的发生(P81-82)
三、《权利法案》(P82-83)
知识链接
英国历史溯源
①罗马帝国行省(公元前54年-409年)
②盎格鲁撒克逊各国
阿尔弗雷德大帝
(849年-899):统帅臣民抵御北欧维京人入侵的英格兰之王。
③征服者威廉一世
(约1028年—1087年):建立诺曼王朝,英格兰版图开始跨英、法。
④狮心王理查(1157年-1199年):版图达中古时期极盛。
狮心王理查参与和发起十字军东征
失地王约翰(1166年—1216年)
英国历史上最失败的国王之一,他曾受法国国王腓唆使,试图在狮心王理查被囚禁在神圣罗马帝国期间夺取王位,但后来理查宽恕了他并指定他为继承人。他执政期间,失去了英格兰国王在欧洲大陆(大部分位于法国西部)上的大部分属地和对爱尔兰、苏格兰的权力辐射。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大宪章》的颁布
1215年6月15日约翰王在大封建领主、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的联合压力下被迫签署《大宪章》
(1)时间:
1215年
第12、14条:…在何种情况下应纳协助金和盾牌钱,并说明如无他们同意,不得再额外征收。
第39条:除非经过由普通法官进行的法律审判,或是根据法律行事;否则任何自由的人,不应被拘留或囚禁、或被夺去财产、被放逐或被杀害。
第34条:今后不再发出强制转移土地争执案件至国王法庭审视的令状。
第61条:组织25个大封建主监督大宪章的执行,他们在发现国王有违反情况时,可使用各种手段包括武力在内胁迫他改正。
(2)意义:
“王权有限”
“王在法下”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2、议会制度
(1)确立时间:
13世纪末
上议院:主要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又称贵族院。
下议院:主要由骑士、市民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组成,又称平民院。
(2)组成:
上议院+下议院
(3)权利:
掌握征税权
伊丽莎白一世(英文: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即位之初成功的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著名人物。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也在此期间开始确立。其统治时期,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被称为“黄金时代”。
伊丽莎白一世保持议会传统,并主持议会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3、矛盾凸显
材料1: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大西洋沿岸的贸易活动迅速发展,英国逐渐成为海上交通要道。…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势力不断增强,迫切要求自由发展资本主义…
材料2:视频-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统治→
(1)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壮大→
发展资本主义
詹姆士一世
(2)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
矛盾
英格兰
苏格兰
4、议会斗争的表现:征税问题
二、革命的发生
1、原因
查理一世:在詹姆士一世基础上继续推行君主专制
(1)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直接原因:
苏格兰人民起义
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权利请愿书》,重申: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征税;不经法院判决不能随意逮捕人;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在居民家中驻军。这份请愿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
查理一世:欺骗议会→解散议会(矛盾激化)
2、序幕:
1640年
议会重新召开
二、革命的发生
3、过程
(1)内战阶段:
1640—1649年
克伦威尔
新模范军
(2)共和国阶段:1649—1660年
①1649年
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②军事独裁:克伦威尔为“护国主”
克伦威尔驱散议会
二、革命的发生
3、过程
(3)复辟阶段:
1660—1688年
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
①恢复君主制;
②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
③反攻倒算。
(3)结束:
1688年
光荣革命
议会废黜詹姆士二世,邀请其女儿和女婿到英国共同执政
第1条:
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颁布或废止法律;
第4条: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
第6条:不得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第8条: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第9条: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
第13条: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三、《权利法案》
1、《权利法案》
(1)颁布时间:
1689年
(2)目的:
为了限制王权
(3)主要内容:
①重申国民、议会权利;
②限制国王的立法、财政、司法和军权;
③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4)意义:
①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②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材料1: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其根本的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2:“成百的国家,无论是新国家还是老国家,都选择了英格兰的议会制。”
——美国史学家柯麦芝
知识链接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对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辟了道路。
②对世界: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
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民主
专制
内战爆发
1640
处死查理一世
1649
克伦威尔独裁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60
光荣革命
1688
革命过程的特点?
长期性、曲折性、不彻底性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知识延伸
英国君主立宪制
概念:议会拥有最高权力,君主“统而不治”
安妮女王
乔治一世
乔治二世
乔治三世
维多利亚一世
威廉、玛丽无嗣,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防止天主教教徒继位,玛丽妹妹安妮继位。
德意志人,母语为德语,不会英语,也不想学,朝政由财务大臣处理,行政权转移到内阁和首相。
一生热爱军事,战争狂人,长期忙于欧洲大陆战争。
参与战争、见证工业革命,承认美国独立,精神失常。
年幼继位,内阁权利扩大,议会改革,两党制发展……→君主立宪制完善。
议会下院
内阁(政府)
对议会集体负责
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监督内阁,从而控制行政
提出名单组成责任制内阁
对议会负责
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英国议会与内阁的关系
首相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