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 课件(60张PPT)+教案+学案+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 课件(60张PPT)+教案+学案+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21 09:27: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学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课堂教学流程】
任务1:【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一、九一八事变
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
沈阳
北郊柳条湖附近
南满铁路
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沈阳城。东北军不战而溃。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日军扩大侵略,相继占领
东北三省
。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3.1932年,日本扶植
溥仪
,在长春建立
伪满洲国
,企图把
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东北3
000万同胞过着屈辱的
亡国奴
生活。
4.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寇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
杨靖宇
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
局部抗战
开始了。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东北抗日联军
,与日寇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
“华北自治运动”
,妄图使
华北五省
脱离中国版图。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
不抵抗
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
亡国灭种的危险。
2.1935年12月9日,在
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这就是著名的
“一二·九运动”。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
吞并华北
的阴谋,促进了全国
抗日救亡运动
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
1.在中国共产党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的感召下,在西北“围剿”红军的爱国将领
张学良、杨虎城
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
联共抗日
。但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
2.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
“兵谏”
,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3.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
全民族的利益
出发,主张
和平解决
,联蒋抗日,派
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经过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等条件。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
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
的序幕,成为
扭转时局
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
任务2:【小组探究】阅读课本“九一八事变”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说出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间、地点、经过是什么?
问题2.列举伪满洲国成立的时间、地点、人物?
任务3:【小组探究】阅读课本“华北危机与一二?九”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列举华北危机的表现有哪些?
问题2.说出一二?九运动的时间、领导党派、口号、意义?
任务4:【小组探究】阅读课本“西安事变”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说出西安事变的时间、人物、目的、结果、意义?
任务5:
【探究一】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不主张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结论: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入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探究二】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①担心共产党的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
②认为中日双方实力悬殊,中国战则必败;
③认为国联会制裁日本;
④认为交出东北,可确保其他十八省的安全;
⑤根本原因:其代表和维护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共反人民始终是他的首要目标,他宁可牺牲中华民族的利益,也要巩固自己的统治。
任务六:【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时间: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经过: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东三省→伪满洲国建立
抗争:抗日义勇军(杨靖宇)
东北抗联
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爆发
时间:1935年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
原因:日本制造华北危机,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
口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过程:扣押蒋介石——和平解决
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争初步形成
一、选择题
“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其中这“十四年”开始的标志是(?A??)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2、八十多年前,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传唱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它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与此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B?)
A.俄国割占库页岛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3、
“我们亲爱的将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试问:“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B??)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4、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杨虎城发表通电,提出“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他们呼吁(?C??)
A.变法维新
B.民主科学
C.团结抗日
D.和平建国
5、如果你来编写《西安事变》课本剧,代表中国共产党出现在西安谈判桌上的应该是(?A??)
A.周恩来
B.杨虎城
C.张学良
D.毛泽东
6、“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这首凄怆的《松花江上》时刻告诫着我们勿忘国耻。九一八事变距今(2020年)(?B??)
A.74年
B.89年
C.95年
D.100年
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河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河山”主要是指(?A??)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平津地区
D.华南地区
下图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的迁徙路线图(局部)。1931年9月,东北大学从沈阳迁往北平的原因是(?D??)
?积极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D.?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形势所迫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摘自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
请回答:
(1)
材料中的“此案”指什么事件?
九一八事变
(2)
上述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
不抵抗政策
(3)
国民政府对此案的态度导致了什么结果?
导致东三省沦陷,日本帝国主义侵华野心膨胀。
10.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到:“不论我们对这一时间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请回答:
(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由谁发动的?
1937年,张学良、杨虎城。
(2)“这场军事政变”发动者的政变动机是什么?
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3)“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扭转时局的关键,是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两党走向合作抗日的标志。
【学后反思】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学到什么?
有何疑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60张PPT)
第18课《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
部编版
八上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记录反馈老师。
自主预习
?
?
?
?
?
?
自主学习
?
?
?
自主学习
?
?
?
?
?
?
?
?
自主学习
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归纳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材料二:“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是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1927年,田中义一提出了《田中奏折》
材料三: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四: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蒋介石政府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这给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以可乘之机。
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日本通过对外战争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消除经济危机;
国共内战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九一八事变
讲授新课
九一八事变爆发前,日本侵略者制造了什么事件?
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国策。为了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日本精心策划了柳条湖事件。
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军事上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讲授新课
1、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
欺骗世界舆论。
2、日军想在事件后迅速对北大营和沈阳进行攻击。
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讲授新课
九一八事变
时间
1931年
9月18日
地点
沈阳
经过
请同学阅读教材,举手简述九一八事变经过
讲授新课
事变名称
简单经过
结果
九一八事变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亡。
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旧绝的抗战。
讲授新课
阶段小结
九一八事变前后蒋介石发给张学良的电文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
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
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




扩大.”


不抵抗政策
知识拓展
2.阅读下列材料,总结归纳出蒋介石不抵抗日军的原因。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
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冯玉样《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材料二:“政府现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1931年9月23日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
材料三: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时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日本国力强大,抗日会亡国。
把希望寄托于国联,希望联能主持正义。
蒋介石对共产党的仇恨。
合作探究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东三省沦亡
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后果
蒋介石的态度:
不抵抗
结果:东三省沦陷
讲授新课
识图学史
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州国。
目的
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伪满洲国(1932年-1945年),日本占领东三省后,由于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谴责,关东军不敢悍然武力占领满洲全境,因此扶植傀儡伪政权。因国民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对伪满政权均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首都设于新京(今吉林长春)。
1932年3月9日,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
讲授新课
伪满洲国
图为溥仪“登基”后着元帅装的留影
识图学史
奴化教育
掠夺资源
细菌实验
血腥屠杀中国人民
东北3000万同胞过着屈辱的亡国奴生活。
识图学史
我们身边的历史
位于长春市东北角
的伪满洲国皇宫
知识拓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伪满洲国八大部
伪满新皇宫
旧址(地质宫)
2.伪满国务院(白求恩医大基础部)
3.司法部(医大校部)
4.交通部
(医大卫生系)
5.治安部
(医大一院)
6.文教部
(师大附小)
7.民生部(省
石化设计院)
8.外交部
(省社会科学院)
我们身边的历史
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中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是否其他社会阶层也在坐以待毙呢?
共产党的态度:
坚决抵抗
中国共产党派出了以杨靖宇、赵一曼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党员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杨靖宇
赵一曼
讲授新课
东北人民的态度:
不做亡国奴,奋起反抗。
东北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许多东北军将士也不愿意离开家乡进入关内,而是组织了抗日义勇军,奋勇抗击日本的侵略。
爱国将领马占山
“吾奉命为一省主席,守土有责”
“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土地沦于异族。
讲授新课
蒋介石为什么要实行“不抵抗政策”?
(1)惧怕日本,认为武器装备不如日本,抵抗必亡国。
(2)幻想国际联盟能主持公道。
(3)出于反动阶级的本性,以反共为第一要务。
(4)蒋介石集团的官僚资本主要集中于华东、华中地区,利益受损不大,让出东北三省以换得暂时苟安。
(5)与英美的对日政策密切相关。
合作探究
华北危急!!!
华北危机与一二·运动
讲授新课
华北危机
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形势图
表现
1
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
2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讲授新课
一二·九运动
反动军警镇压爱国学生
时间
1935年12月9日
领导党派
中国共产党
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华北自治”、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讲授新课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铁的表年学生。
经过
讲授新课
一二·九运动
意义
1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2
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
3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讲授新课
北京一二·九运动
北大学生黄敬在电车上演讲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6000多人示威游行,向群众宣传抗日,与国民党军警英勇搏斗,这便是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识图学史
阶段小结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背景1:
1935年8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了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调整了党的斗争方向,提出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讲授新课
西安事变的背景2:
国民党: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置民族大义于不顾,同时为了排除异己,蒋介石将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调到西北围剿红军,企图一箭双雕。
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
军事上遭到红军的打击,屡次失败。不甘心东北沦陷,想打回老家,内心同意中共的停止内战的号召。
讲授新课
阶段小结
又称“双十二事变”。
讲授新课
西安事变
时间
1936年12月12日
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
目的
逼迫蒋介石抗日
张学良
杨虎城
《西安文化日报》报道西安事变的消息
兵谏亭
讲授新课
张学良、杨虎城在多次恳请无望的情况下,在西安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张学良与杨虎城
兵谏亭(捉蒋亭)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介石的卫队交火。蒋介石闻枪声,仓皇越后墙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员陈诚等10余人拘押。
经过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讲授新课
问题1.小组探讨: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中国共产党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并多次要求蒋介石抗日。
蒋介石不接受建议,并到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陕北红军。
合作探究
西安事变震惊全世界,引起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
如何处置蒋介石呢?
杀蒋?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放蒋?
合作探究
问题2.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日本、美国、南京方面主张“杀蒋”还是“放蒋”,各自的目的是什么?你们觉得如何解决对中国有利?
《西安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进行了推道,这份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事态如此发展,将会引起国内、国际时局怎样的变化呢?
下面是日本东京、美国华盛镇、南京等地记者发回的消息。
材料一
驻东京的记者:日本暗中支持何应钦向西安进兵,企图挑拨中国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从中渔利,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材料二
驻华盛顿的记者:美国白宫因为担心中国国内亲日派会排挤美英在华的势力,他们主张蒋介石和中国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联合。
材料三
驻南京的记者:南京方面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主张“讨伐”张学良,12月16日,亲日派调大军进攻潼关,又派飞机准备轰炸西安。与此同时,有消息说,国民党亲英美派宋子文、宋美龄将到西安和张、杨谈判。
合作探究
日本企图挑拨亲日派何应钦扩大内战,借机杀掉蒋介石,从而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美国担心亲日派掌权会排挤美英在华势力,主张释放蒋介石;
南京方面亲日派主张“讨伐”张学良,亲英美派宋美龄等竭力主张释放蒋介石。
合作探究
中国共产党会怎样做呢?
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不主张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明了什么?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秦邦宪
叶剑英
周恩来
解决西安事变的中共代表
讲授新课
问题3.影响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回南京
讲授新课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到南京,蒋背信弃义,软禁了张学良。后国民政府撤往台湾,蒋介石将张学良转至台湾继续软禁。1975年,蒋介石逝世。1990年起张学良逐渐得以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下午2时50分,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享寿101岁,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将军。
张学良和赵一荻在张学良90大寿合影
西安事变后的张学良——
张学良的幽禁岁月
2001年,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101岁。
作为一个军人,我是应该被枪毙;但是依我的良心,我没有做错!
——张学良
知识拓展
西安事变后的杨虎城——
市民自发为杨虎城将军等烈士送行
西安事变后被迫出国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被迫出国“考察”。1937年,秘密潜回香港打算参与抗日,但被国民党逮捕,并于1949年及其子女、卫士、秘书一共8人在戴公祠被军统局人员杀死,后被证实这次屠杀行动的终极命令者是蒋介石。
知识拓展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此后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日本侵占东北后,继续侵略华北,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方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再一次握手言和,共赴国难。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B
D
巩固提升
D
巩固提升
C
B
巩固提升
B
A
巩固提升
C
B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教案
第18课《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知识与能力
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分析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荣传统,当代青少年应以先辈们为榜样,树立和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来
每一年的9月18日晚,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在全国还有许多城市也在这一天拉响了警报,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这个国耻日。你知道“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一天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记录反馈老师。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九·一八事变
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归纳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材料二:“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是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1927年,田中义一提出了《田中奏折》
材料三: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四: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蒋介石政府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这给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以可乘之机。
2.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小结:
①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②日本通过对外战争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消除经济危机;
③国共内战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3.教师出示图片,并将学生简单叙述九一八事件的大致经过。
学生回答: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经过——炮轰沈阳城,占领沈阳,占领东北三省;结果——短短4个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4.阅读下列材料,小组合作探究:总结归纳出蒋介石不抵抗日军的原因。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
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冯玉样《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材料二:“政府现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1931年9月23日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
材料三: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时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5.学生展示交流成果,教师小结:
①日本国力强大,抗日会亡国;
②把希望寄托于国联,希望联能主持正义;
③蒋介石对共产党的仇恨。
5.教师提问:伪满洲国于何时何地成立?执政是谁?有哪些危害?
学生回答:1932年,长春。执政是末代皇帝溥仪。危害:企图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东北3000万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6.教师过渡: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奋起抗争。提问: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中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是否其他社会阶层也在坐以待毙呢?
学生回答:东北的抗日义勇军和杨靖宇的东北游击队,以及后来改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7.教师提问:你认为这些可敬的英雄们身上哪些精神最可贵、最值得你崇敬?
学生:顽强奋战,勇于献身、大无畏的爱国精神。
目标导学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教师: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没能阻拦住日本步步进逼的侵略,日军占领整个东北后,又开始了新的图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一二·九运动的原因、概况和意义
学生:(阅读教材并归纳)
原因:日本把侵略魔爪伸向华北,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意义: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目标导学三:西安事变
教师:东北沦陷,华北告急,国难当头,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又一举国震惊的事变爆发了,那就是“西安事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西安事变”这一目内容,一起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
学生:(阅读教材,整理西安事变相关知识点)
原因:蒋介石不同意合作抗日(直接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性质: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教师:张学良、杨虎城作为蒋介石的部将为何敢以下犯上发动“兵谏”?
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分析)
教师展示材料:
思考: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日本、美国、南京方面主张“杀蒋”还是“放蒋”,各自的目的是什么?你们觉得如何解决对中国有利?
教师:通过以上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国民党内部的纷争,它们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唯独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摒弃前嫌,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教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在于它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此后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日本侵占东北后,继续侵略华北,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方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再一次握手言和,共赴国难。
本课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升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种资源,通过恰到好处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思考,讨论,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树立对国家、民族正确的责任感以及人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教学知识过程中,比较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两大知识点进行前后梳理。还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理解、分析,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训练
第18课《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19年黑龙江大庆)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七七事变
2.(2018?烟台)如图所示材料中“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2019年重庆A)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2019年四川自贡)某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准备推出一期“抗日战争”板报,设计“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三个板块,下列可入选“抗战爆发”板块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百团大战
D.八一三事变
5.(2019年江苏苏州)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在延安正式开学。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诗、张学明,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这一做法(

A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C
.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D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
6.(2019年四川泸州)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部分),据此可知


姓名
身份
牺牲时间
牺牲原因
诺尔曼·白求恩
加拿大和美国援华医疗队医生
1939年
抢救伤员感染病毒
张自忠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
1940年
枣宜会战
左权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2年
反“扫荡”
戴安澜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五军200师师长
1942年
赴缅参战
①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且持续时间最长
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③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④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7.(2018?扬州)据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回忆:张学良问。联蒋抗日行吗?周恩来立刻答道,可以,只要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只要他能够同意合作共同抗日,我们就能跟他联合。这历史场景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
A.南昌起义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万隆会议
8.(2019年重庆A)抗日战争期间,重庆人民广泛开展了为抗战献金和献机的活动,1940年,全市参加献金活动的有数十万人。1943年,重庆妇女界捐献飞机十三架。材料表明重庆人民(

A.踊跃参军参战保家卫回
B.积极参与抗战的物资运输
C.努力生产抗战军用物资
D.支援前线抗战的热情高涨
9.(2019重庆市模拟一)著名诗篇《露营之歌》写道:“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国公约》的签署
C.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0.(2019新疆模拟二)为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一首题为《冬夜题□□□□》的诗写道:“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血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和肝。八年烽火山河破,三载硝烟宪政残。青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应是(  )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11.下列历史事件中,促进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是(  )
A.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百团大战的发动
D.“双十协定”的签订
12.(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日本陆军中将花谷正在《“满洲事变”是这样策划的》中写道:“在北大营,一无所知的中国军队,多数人还睡在梦乡……黎明时,奉天(沈阳)全城都落到我们手里……”他记载的事件是(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13.(2019广东深圳中考)“妥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为了避免冲突或争执而让步”。下列事件通过“妥协”方法解决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4.(2019重庆中考)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5.(2019年四川广安)1936年12月《桂林日报》登载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材料中的“陕变”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
九一八事变爆发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一二·九运动爆发
D.
华北危机
1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有利于(  )
A.
中国国民党
B.
中国共产党
C.
中华民族
D.
日本人
18.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  )
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②西安事变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④①②③
D.
③④①②
19.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各界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蒋介石命令张学良率东北军将士予以坚决的抵抗
B.
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协议,统一行动共同抗日
C.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
D.
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制定了军事抵抗为辅、外交斡旋为主的方针
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B.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推动
D.
国民党内部分化的加剧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国民政府向国联提出上诉,由仲裁法庭解决中日冲突。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宣言,杨靖宇、赵一曼等共产党人被派往东北组织抗日斗争;上海成立“上海各界救国委员会”开展对日经济绝交活动;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是这一运动的领导力量,中央党部认可并支持各地党部积极介入运动。
材料二 金德曼在《中国与东亚崛起1840—2000》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代表了两大阵营之间对1919年以后国际现状的全球性争夺。从这一角度看,第二次世界大战早在1931—1932年占领东北亚(中国东北)就开始了,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进攻,以及1937年开始的中日战争是其继续,希特勒对波兰的袭击导致了英国和法国对其宣战。
(1)材料一表述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活动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及理由。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义’的电告不能不听,忍辱方能负重,小退以图大进,不可不慎!”张学良咬紧牙关,声音颤抖地向东北军发布命令:“不能打……我方当忍辱负重,勿使事态扩大,静候中央的外交干涉。”
材料三
?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结交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1)材料一这份电文是谁下达的?材料二是谁下达的命令?
(2)材料一这份电令说明对日本采取什么态度?
这份电令的后果是什么?
(3)?如何评价材料二所说的这件事?
(4)材料三中“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结交共产党”,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张学良为什么会“彷徨无策”?
(5)与材料三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23.阅读材料:
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摘自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此案”指什么事件?
(2)上述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
(3)国民政府对此案的态度导致了什么结果?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漫画名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在1946年的《东北画报》上。
材料二
材料三西安事变发生后,掌握实权的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积极准备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国民党内亲英美派竭力主张和平解决,宋子文、宋美龄亲自到西安和张、杨进行谈判。
(1)材料一反映的是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事件?该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实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发动者是谁?
(3)结合材料三,指出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部有哪两种不同主张。
(4)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训练
第18课《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
(解析版)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1.(2019年黑龙江大庆)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七七事变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018?烟台)如图所示材料中“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切入点,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放弃围剿红军,共同抗日,西安事变发生。因发生在12月12日,又被称为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发生,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奔赴西安积极协调,最终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故选:B。
3.(2019年重庆A)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B
【解析】西安事变爆发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不顾前嫌,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B符合题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并不能消除与国民党的矛盾,A不符合题意;1934年7月,中国共产党组建东北抗日联军,积极准备北上抗日,C不符合题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1937年9月,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2019年四川自贡)某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准备推出一期“抗日战争”板报,设计“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三个板块,下列可入选“抗战爆发”板块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百团大战
D.八一三事变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故A符合题意。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故排除B项。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故排除C项。八一三事变使南京和上海受到了威胁,故排除D项。故选A。
5.(2019年江苏苏州)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在延安正式开学。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诗、张学明,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这一做法(

A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C
.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D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诗、张学明,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可知,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严重,中国共产党的做法有利于团结各阶层抗日,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故D
符合题意;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与题干无关,故ABC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6.(2019年四川泸州)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部分),据此可知


姓名
身份
牺牲时间
牺牲原因
诺尔曼·白求恩
加拿大和美国援华医疗队医生
1939年
抢救伤员感染病毒
张自忠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
1940年
枣宜会战
左权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2年
反“扫荡”
戴安澜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五军200师师长
1942年
赴缅参战
①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且持续时间最长
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③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④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都有高级将领的牺牲,说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材料中“赴缅参战”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仔细审查C.③④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且持续时间最长、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故含有①②的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7.(2018?扬州)据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回忆:张学良问。联蒋抗日行吗?周恩来立刻答道,可以,只要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只要他能够同意合作共同抗日,我们就能跟他联合。这历史场景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
A.南昌起义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万隆会议
【答案】C
【解析】本题以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回忆文字为切入点,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由材料中的信息“联蒋抗日”“张学良”“周恩来”等信息可知,该历史场景出现在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C。
8.(2019年重庆A)抗日战争期间,重庆人民广泛开展了为抗战献金和献机的活动,1940年,全市参加献金活动的有数十万人。1943年,重庆妇女界捐献飞机十三架。材料表明重庆人民(

A.踊跃参军参战保家卫回
B.积极参与抗战的物资运输
C.努力生产抗战军用物资
D.支援前线抗战的热情高涨
【答案】D
【解析】据“抗日战争期间,重庆人民广泛开展了为抗战献金和献机的活动,参加献金活动的有数十万人,妇女界捐献飞机十三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重庆人民踊跃支援抗战,支援前线抗战的热情高涨,D符合题意;材料中说明的是重庆人民捐献抗战的活动,并不是踊跃参军参战,A不符合题意;材料也没有提及参与抗战的物资运输,B不符合题意;努力生产抗战军用物资不符合材料中“捐献的活动”,C不符合题意。故选D。
9.(2019重庆市模拟一)著名诗篇《露营之歌》写道:“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国公约》的签署
C.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中的“铁岭”“松江”和“逐日寇”等信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到半年就占领了东北三省,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等同敌人展开斗争,诗篇《露营之歌》表达的正是中国人民坚强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
10.(2019新疆模拟二)为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一首题为《冬夜题□□□□》的诗写道:“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血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和肝。八年烽火山河破,三载硝烟宪政残。青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应是(  )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答案】B 
【解析】与诗中的“古都”“兵变”“国共缓攻矛与盾”等信息相符的只有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1.下列历史事件中,促进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是(  )
A.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百团大战的发动
D.“双十协定”的签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大肆屠杀革命群众和共产党员,它反映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破裂;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百团大战发生在抗日战争过程中,当时国共两党已经合作;“双十协定”的签订是重庆谈判的结果,当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B项。
12.(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日本陆军中将花谷正在《“满洲事变”是这样策划的》中写道:“在北大营,一无所知的中国军队,多数人还睡在梦乡……黎明时,奉天(沈阳)全城都落到我们手里……”他记载的事件是(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日本”“满洲事变”“北大营”“沈阳”,可知该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爆发的九一八事变,故B项正确。七七事变爆发于北平(今北京)附近宛平城外的卢沟桥,淞沪会战发生在上海,武汉会战发生在武汉,故排除A、C、D三项。
13.(2019广东深圳中考)“妥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为了避免冲突或争执而让步”。下列事件通过“妥协”方法解决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1936年12月,西安事变通过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故选C项。A、B、D三项均与材料中的“妥协”不符,排除。
14.(2019重庆中考)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以民族利益为重。结合所学可知,这并没有消除两党之间的矛盾;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时还没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A、C、D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正确答案选择B。
15.(2019年四川广安)1936年12月《桂林日报》登载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材料中的“陕变”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材料中的“汉卿”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指的是张学良;而“迫以兵谏、1936年12月”这些关键词又可以告诉我们,此事件指的就是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在1932年;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所以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
九一八事变爆发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一二·九运动爆发
D.
华北危机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符合题意。九一八事变爆发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A不符合题意。一二·九运动爆发、华北危机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无关,C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注意识记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1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有利于(  )
A.
中国国民党
B.
中国共产党
C.
中华民族
D.
日本人
【答案】C
【解析】为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利于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故选C。
18.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  )
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②西安事变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④①②③
D.
③④①②
【答案】C
【解析】题目给出的四个事件,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是九一八事变后;②西安事变是在1936年12月;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则是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④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是在1931年9月18日。故选C。
19.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各界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蒋介石命令张学良率东北军将士予以坚决的抵抗
B.
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协议,统一行动共同抗日
C.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
D.
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制定了军事抵抗为辅、外交斡旋为主的方针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C符合题意。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B.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推动
D.
国民党内部分化的加剧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符合题意。AC两项可看作是促进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国民党内部分化的加剧不是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国民政府向国联提出上诉,由仲裁法庭解决中日冲突。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宣言,杨靖宇、赵一曼等共产党人被派往东北组织抗日斗争;上海成立“上海各界救国委员会”开展对日经济绝交活动;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是这一运动的领导力量,中央党部认可并支持各地党部积极介入运动。
材料二 金德曼在《中国与东亚崛起1840—2000》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代表了两大阵营之间对1919年以后国际现状的全球性争夺。从这一角度看,第二次世界大战早在1931—1932年占领东北亚(中国东北)就开始了,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进攻,以及1937年开始的中日战争是其继续,希特勒对波兰的袭击导致了英国和法国对其宣战。
(1)材料一表述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活动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及理由。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1)九一八事变。
(2)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开始冲击一战后的国际秩序(或华盛顿体系)。(4分)(意思相近即可)
(3)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中“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可知,中国人民抗日活动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九一八事变。第(2)问,材料二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早在1931—1932年占领东北亚(中国东北)就开始了”表明,金德曼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九一八事变。由材料可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冲击了一战后的国际秩序(或华盛顿体系)。第(3)问,根据材料和问题可知,本题探究的主题是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义’的电告不能不听,忍辱方能负重,小退以图大进,不可不慎!”张学良咬紧牙关,声音颤抖地向东北军发布命令:“不能打……我方当忍辱负重,勿使事态扩大,静候中央的外交干涉。”
材料三
?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结交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1)材料一这份电文是谁下达的?材料二是谁下达的命令?
【答案】蒋介石。张学良。
【解析】根据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根据材料二“张学良咬紧牙关,声音颤抖地向东北军发布命令:“不能打……我方当忍辱负重,勿使事态扩大,静候中央的外交干涉。”的信息可知,这是张学良下达的命令。
(2)材料一这份电令说明对日本采取什么态度?
这份电令的后果是什么?
【答案】说明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后果是短短4个多月,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解析】根据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的信息可知,这份电令说明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
这份电令短短4个多月,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3)?如何评价材料二所说的这件事?
【答案】张学良听从蒋介石的命令,将东北军撤至关内,致使东北三省被日军占领,是错误的。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所说的是张学良听从蒋介石的命令,将东北军撤至关内,致使东北三省被日军占领,这是错误的。
(4)材料三中“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结交共产党”,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张学良为什么会“彷徨无策”?
【答案】日本加紧侵略中国;蒋介石继续坚持内战,对日不抵抗;全国人民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学良会“彷徨无策”的原因是日本加紧侵略中国;蒋介石继续坚持内战,对日不抵抗;全国人民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5)与材料三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答案】西安事变。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材料三有关的重大事件是西安事变,这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发动的兵谏,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日本侵华从九一八事变开始,蒋介石开始是不抵抗的政策,给东北人民带来了灾难,后来西安事变转变了蒋介石的态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给中国的抗日战争带来了希望。
23.阅读材料:
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摘自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此案”指什么事件?
【答案】九一八事变
【解析】依据材料的“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借口诉诸国联,“以待公理之解决”,命令军队不准抵抗。因此,材料中的“此案”指九一八事变。
(2)上述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
【答案】不抵抗政策
【解析】依据材料的“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借口诉诸国联,“以待公理之解决”,命令军队不准抵抗。因此,上述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3)国民政府对此案的态度导致了什么结果?
【答案】导致东三省沦陷,日本帝国主义侵华野心膨胀。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借口诉诸国联,“以待公理之解决”,命令军队不准抵抗,最后导致东三省沦陷,日本帝国主义侵华野心膨胀。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的含义,明确材料的此案指的是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借口诉诸国联,“以待公理之解决”,命令军队不准抵抗,实质体现的是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最终导致东北三省沦陷敌手。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漫画名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在1946年的《东北画报》上。
材料二
材料三西安事变发生后,掌握实权的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积极准备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国民党内亲英美派竭力主张和平解决,宋子文、宋美龄亲自到西安和张、杨进行谈判。
(1)材料一反映的是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事件?该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实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答案】发生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短短4个多月,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1946年的15年前指的是1931年,另据漫画可知,发在在1931年的东北,蒋介石不允许张学良抵抗的史实是九一八事变,日本局部侵华战争开始;漫画中的蒋介石对日本的侵略行为采取的是不抵抗的政策;该政策导致东三省迅速沦亡。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发动者是谁?
【答案】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解析】材料二为张学良、杨虎城发表的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的全国通电,所以事件是西安事变,发动者是张学良、杨虎城。
(3)结合材料三,指出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部有哪两种不同主张。
【答案】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讨伐张、杨,置蒋介石于死地;而以宋子文、宋美龄为代表的亲英美派主张通过谈判和平解决。
【解析】据材料可知,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讨伐张、杨,置蒋介石于死地;而以宋子文、宋美龄为代表的亲英美派主张通过谈判和平解决。
(4)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答案】第二种观点(和平解决)。因为当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因此支持第二种观点。原因是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因为此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对全国抗战有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