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0-21 08:01:03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填一填)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
(1)概念: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2)分类: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典型案例
(1)半坡村落遗址:大多分布在河谷阶地上。
(2)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大多分布在盆地边缘,且大多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
平原地区更容易形成聚落,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发育在平原上。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影响深刻)、气候、水文。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
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1)线路密度:我国东部交通线路分布稠密,西部交通线路分布稀疏。
(2)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
(3)交通线路走向:在山区交通线路一般沿山谷或河流延伸。
(4)科技因素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限制不断降低。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交通线建设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但自然因素不能忽略,科技是保障。
(做一做)
1.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聚落就是指人们居住的场所
B.聚落形态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活动的差异而互不相同
C.聚落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景观,它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D.聚落一旦形成就不再发生变化
解析:聚落是生活、工作的场所,其形成受自然和文化的共同影响。
2.诗人感慨“常恨春归无觅处”,其实世界上有一些地方“四季如春”,如我国云贵高原上的昆明、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4°N)、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位于赤道附近)等。这些“春城”所在的地形一般是( C )
A.平原         
B.盆地
C.高原
D.谷地
解析:低纬度高原地区,气温年变化小,四季如春。
3.下列关于南方山地丘陵聚落与北方平原聚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北方聚落一般较南方聚落规模更大
B.南方聚落多沿河分布
C.北方聚落多呈条带状分布在河流沿岸
D.北方聚落较南方聚落分布更为集中
解析:北方平原地形平坦,对聚落限制较少,耕地分布集中,因而聚落规模较大、分布集中、呈团块状分布;南方丘陵山区平地少,且多河流,因而聚落规模较小、比较分散、多沿河流谷地呈条带状分布。
4.下列地区交通线路密度最小的是( C )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
D.珠江三角洲
解析:青藏高原人口和城市少,交通线路少。
5.四川省西部交通线路稀少,东部交通线路密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东西部( B )
A.经济条件的差异
B.地形条件的差异
C.科技水平的差异
D.气候条件的差异
解析:在不同的地形区内,交通线路呈现出不同的布局和形态。四川省地形复杂,西部是川西高原,东部是四川盆地,因而西部交通线路稀疏,东部稠密。
主题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兰州,地处黄河上游,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
兰州的城市形态为什么呈带状?
提示:兰州处于黄河谷地中,受南北山地的限制,城市形态呈带状分布。
1.地形影响聚落的分布和形态
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突出因素,其对聚落的形态、分布等都具有深刻影响,不同地形区自然地理条件不一样,对聚落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如下表所示:
地区
聚落分布
原因分析
聚落形态
高原
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两岸泥沙淤积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呈狭长的条带状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土壤,适宜聚落发展
明显的条带状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
平原
聚落分布最密集区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更适宜聚落发展
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
2.我国不同地区的聚落分布特点
地区
地形特征
分布特点
西北地区
沙漠广布
多分布在绿洲上
青藏高原
高原波状起伏
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云贵高原
山河相间,地形崎岖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
北方平原地区
平坦广阔
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南方丘陵山区
地形复杂
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分析影响聚落分布因素的方法
1.主导因素分析法
在影响聚落分布的诸因素中,总有一个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个因素就是主导因素,在分析时要紧紧抓住它。例如武汉位于河流交汇处,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就是河流。
2.综合因素分析法
即对聚落分布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力求全面彻底。分析时一般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进行,根据实际情况再把这两方面细化为各种因素。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如图所示:
读我国某村落分布图,回答1~2题。
1.影响M地村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B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湖泊
解析:M地村落位于山谷,受地形影响。
2.图中所示地区村落分布特点是( D )
A.顺应地势,呈团聚型分布
B.环绕湖泊,呈多边形状分布
C.沿河流呈带状分布
D.沿道路呈带状分布
解析:图中聚落沿道路呈带状分布。
民谣“十八怪”形象地描述了不同地区独特的景观和习俗。阅读不同地区“十八怪”对村落的描述,完成3~4题。
①石头洞里有村寨(云南)
②山上挖洞把房盖(山西)
③烟筒砌在山墙外(东北)
④水泊梁山无水寨(山东)
3.村落形态较为分散的“怪”是( A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在山区、牧区,缺水、炎热或严寒等自然环境恶劣的区域,聚落空间分布较为分散。
4.村落发展处于穴居阶段的“怪”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①利用“天然洞穴”是穴居阶段的特点;②窑洞是人工开挖的洞穴。
主题二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重庆是有名的山城,重峦叠嶂,江河纵横,山地和丘陵占面积的90%。过去人们提到重庆,常说一句话,叫作“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在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下,交通对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影响重庆交通建设中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由于重庆山区面积广大,崎岖不平,在交通建设中,地形是主要影响因素。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分布的影响
图示法理解交通线路的选线原则
读我国台湾岛铁路分布图,完成1~2题。
1.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图思考,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
A.地形   
B.河流
C.气候   
D.矿产
解析:读图可知,台湾山脉南北走向,受地形影响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
2.台湾岛铁路沿海岸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A )
①城市众多,客货运量大
②地势相对缓和,工程造价低,难度小
③水源充足
④地势低,热量条件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由于台湾山脉南北走向,且台湾岛东西狭窄,铁路线主要分布在城市众多、客货运量大的沿海地带,且呈环状分布。
3.如图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据图分析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 A )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解析:结合图例,读图可知本区铁路基本上沿图中各支流汇合处(干流沿线)延伸,而河流汇合处应为山谷。
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1~3题。
1.图中居民点分布在( C )
A.河流三角洲平原
B.山地半山腰
C.河谷阶地
D.河流冲积平原
2.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聚落布局充分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生物
3.随着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②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 B )
A.团聚型
B.带状
C.网状
D.棋盘状
解析:在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图中居民点位于河谷阶地上。②位于河流沿岸,沿河发展,一般形成带状聚落。
下图为某地交通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关于图中交通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①是较低等级公路,②是高等级公路
B.甲、乙两地相对高度大
C.②公路单位距离造价低
D.①可能是城市干道
解析:由图看出:①公路多弯道,需要联系较多的居民点,为低等级公路,不是城市干道;②公路需要修建隧道,造价高;②公路以直达为主,为高等级公路,故A项正确。
5.丁地最可能是( D )
A.山顶
B.陡崖
C.山谷
D.鞍部
解析:①公路为较低等级公路,多沿等高线修建,所以判断出丁处最有可能为鞍部。
6.图中公路最可能位于( D )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云贵高原
解析:根据图中公路呈“之”字形分布的状况可以看出,该类公路位于山区,最有可能是云贵高原地区。
7.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地形角度来分析,城市B、D之间公路没有修成直线的原因是山地地形限制。
(2)图示区域山地东西两侧交通线路密度较大的是东侧,导致这种分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是东侧地形平坦,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而西侧分布有沙漠,且有山脉阻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分布、布局的自然因素,根据图示地形、城市、交通线分布、沙漠分布等有效信息,可分析出交通线布局的原因。第(1)题,B、D之间有山脉,因此影响因素是地形。第(2)题,东西两侧地形有差别,并且西侧有沙漠分布,东侧有河流,因此影响因素有地形、河流、沙漠。
PAGE
-
12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填一填)
一、全球气候变化
1.概述
(1)概念: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
(2)度量要素:某些与平均天气状况有关的特征,如温度、降水量、风等。
(3)气候变化史的划分:从时间尺度来看,通常把全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段。
(4)冰期:指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冰川广泛发育的时期。
(5)间冰期:指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
2.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1)时间:距今1万年前。
(2)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3.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1)时间:第四纪末次冰期结束以后。
(2)变化:有两次较大的波动。
(3)影响
4.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在许多地区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
2.加剧了自然灾害。如暴雨、干旱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3.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大量物种灭绝。
4.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
5.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扩大某些疾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做一做)
1.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为( C )
A.上亿年       
B.10万年以上
C.上千年
       
D.几百年
解析:历史时期的气候,一般是指第四纪末次冰期结束以后,近1万年来的气候,因而时间尺度应为上千年。
2.近代气候变暖的趋势( A )
A.是全球范围的变暖现象
B.仅出现在高纬度地区
C.只出现在个别国家
D.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有相同的反映
解析:近代气候变暖的趋势是全球性的。
3.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B )
A.有百害而无一利
B.中纬度地区受损,高纬度地区受益
C.我国是利大于弊
D.世界粮食产量总体上会上升
解析:全球变暖使北半球温度带北移,有利于高纬度地区农作物生长;而中纬度变干,作物所需水分减少。
4.全球气候变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能有( C )
①扰乱人体的新陈代谢
②皮肤癌患者增多
③传染病患者增多
④白内障患者增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全球变暖会导致全球疾病增加,为许多病菌提供了温床,会扰乱人们的新陈代谢,同时病菌多了会使传染病患者增多,而皮肤癌患者增多和白内障患者增多是地球上空臭氧层的空洞,使得进入大气中的紫外线增加而引起的,故选C。
5.人类在20世纪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了20%。怎样消除地球的“温室”现象,保护好人类的家园?下列削弱“温室效应”的做法,你认为不可信的是( D )
A.植树造林
B.把“温室气体”液化输入深海岩石中
C.使用基因工程培植大量的海藻和海草,来吸收“温室气体”
D.人工降雨
解析:人工降雨对于二氧化碳的浓度没有影响。
专题一 全球气候变化
该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该漫画反映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大量融化,企鹅将会失去生存的家园。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的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特点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解析:树木的生长与气温和降水有关,而树木生长的快慢通过树的年轮就能体现出来。由图中可以看出,M时期树生长缓慢,可能这一时期气候寒冷或降水稀少,而其前后气候却温暖或降水丰富。
2.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的是( C )
A.人类不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黄赤交角的变化
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
解析:气候变化的原因有人为原因,也有自然原因,若是人类的影响,即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但由于人类的排放是逐渐增加的,温度应一直升高,这不符合题意,故应为自然原因,自然原因中太阳活动是其中原因之一。
3.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C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解析:M所指时期,气候寒冷,冰川面积增大,海平面可能下降。
主题二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候鸟有迁徙的习性,但是欧洲国家立陶宛的一些候鸟不再在冬季来临之前向温暖的地区迁徙,而是干脆留下来过冬。
一些候鸟竟然改变了习性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提示:全球气候变暖,冬天温度升高,暖冬现象改变了候鸟的生活习性。
1.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海平面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2)对资源及自然灾害的影响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但整体而言害大于利,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
2.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纬度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最终后果如下图所示。
(2)对工业的影响: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因此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到工业结构调整,具体如下图所示。
(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图示法理解缓解气候变暖的对策
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D )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解析:人烟稀少的格陵兰冰原面积缩小,只能是自然原因气温升高使冰川融化所致。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 )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解析:全球冰川大量消融以后,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但全球的水量大致是一个定值,不会因此而增加,只能说全球液态水量增加;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海洋面积增大,陆地面积相对缩小,海岸线长度会因此而减小;全球变暖是原因,冰川消融是结果。
读下图,回答1~2题。
1.一百多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特点是( D )
A.没有变化
       
B.逐渐下降
C.持续上升
       
D.波动上升
解析: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一百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波动上升),但不是持续上升。
2.若这一气温变化趋势持续下去,受其直接影响最显著的产业是( D )
A.商业
       
B.工业
C.运输业
       
D.农业
解析:若全球年均气温的上升趋势持续下去,积温增加、蒸发加剧,会直接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引起两极冰川融化等一系列问题。据此完成3~4题。
3.对冰川加速融化产生的后果表述错误的是( C )
A.可以改变当地地貌
B.可以加速水土流失
C.从长远看,可以改善灌溉条件
D.增加了灾害危险
解析:冰川加速融化会导致水量增大,增加了灾害危险;水量增大,可以加速水土流失,进而导致当地地貌的变化。冰川加速融化在近期内增加了某些地区的水资源,但随着冰川数量的减少,从长远来看,当地的灌溉条件会越来越差。
4.冰川消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全球气温升高,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5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A.全球普遍变得干旱
B.山地0
℃等温线将上移
C.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D.海平面将上升
解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将改变各地区的干湿状况,某些地区将变得干旱,另一些地区将变得湿润。
5.读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元素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物质,它不但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而且参与能量流动。上图中各数字所表示的作用或结果分别是:①光合作用;②沉积作用;③全球生态系统破坏;④气象灾害增加。
(2)据图说出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
答案: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毁林。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答案: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调整;加强全球合作;提高人类保护大气的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各数字的作用或结果。第(2)题,CO2的增多一方面是由于大量使用煤炭和石油等矿物燃料,释放大量CO2;另一方面是由于毁林造成吸收CO2的能力减弱。第(3)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可从减少矿物燃料使用,提高新能源利用比重,加强国际合作和提高人们保护大气的意识等方面采取措施。
学习至此,请完成课时作业18
PAGE
-
11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填一填)
一、自然资源概述
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属性: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和社会性。
3.分类
(1)按自然属性: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2)按自我再生性质: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影响因素: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2.阶段特征
(1)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
(2)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影响。
(3)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迅速上升。
(做一做)
1.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物质和能量
B.所有的自然环境都是由自然资源组成的
C.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衡的
D.除矿产资源外,其他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资源
解析: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的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
2.下列有关自然资源属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可再生资源不具有有限性特征
B.自然资源在数量或质量上无地域性,只在分布上有地域性
C.不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D.大部分自然资源有多用性,所有自然资源有社会性
解析:可再生资源的再生、更新、循环总有一定周期,因此也具有有限性特征;自然资源在数量或质量上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规律,但不是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3.赤道地区水资源比副热带地区丰富,说明了自然资源( A )
A.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B.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C.数量有限
D.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解析:水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但又具有地带性规律。赤道地区多雨,副热带地区少雨,导致水资源的地区差异。
4.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因地制宜,体现了自然资源的( C )
A.有限性        
B.整体性
C.地域性
       
D.多用性
解析: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地域性,某种自然资源总是相对集中于某些区域中,因此开发利用时要因地制宜。
5.煤炭的用途极为广泛,素有“乌金”之称。人们对煤炭资源的利用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关于前煤炭时期和煤炭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前煤炭时期,水能在能源消费中占首位
B.21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以煤为主的“煤炭时代”
C.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
D.19世纪的秋明、休斯敦等城市形成以煤炭、钢铁为主的大型工业区
解析:前煤炭时期,以木柴作为主要能源;至20世纪初,世界进入“煤炭时代”;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秋明、休斯敦都是因石油开发而兴起的城市。
主题一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某同学在网上搜集了下列图片。
(1)这些图片反映的地理事物都是自然资源吗?并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提示:图片中所示瀑布、老虎、煤炭都是自然资源,而水泥和闪电不属于自然资源。
理由:水泥不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闪电虽然存在于自然界,但人类还不能够利用。
(2)请你给上面图示的自然资源分一下类。
提示:瀑布属于水资源、可再生资源;老虎属于生物资源、可再生资源;煤炭属于矿产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1.自然资源的属性
不同的自然资源具有的属性不同,其开发利用的要求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2.自然资源的利用——以煤炭为例
能源时期
前煤炭时期
煤炭时期
后煤炭时期
时间
18世纪中期以前
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初
20世纪60年代初到现代
发展背景
生产力不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少,人们一直以地球上分布广泛而容易获取的木柴、水力等作为基本能源
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
随着内燃机的问世,汽车、飞机、船舶制造业兴起,各工业部门和运输业相继采用石油产品作为燃料,石油消费量增加
煤炭地位
对煤炭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开发利用程度很低
煤炭在能源中,居优势地位,其开发利用对当时世界工业布局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煤炭在世界能源中的优势地位逐渐被石油和天然气所取代
主要能源
木柴、水力
煤炭
石油、天然气
3.能源资源及其分类
(1)概念:可以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称为能源资源。
(2)分类:能源资源的种类很多,对能源进行分类的方法也很多,同一种能源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属于不同的类型。
1.判断某种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的方法
判断某种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就要看:①是否直接从自然界获得;②能否用于生产和生活。凡是既符合①,又能满足②的物质或能量,就是自然资源。只符合其中任何一条的,则不属于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与能源的判定方法
能源资源是指能够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的物质或物质运动,因此能源资源只是自然资源中能够提供能量的那一部分,并不是能源的全部,如煤、石油、天然气既是能源,又是自然资源;汽油、水电、核电只是能源,但不是自然资源。其中关系可见下图所示:
1.人们改良沼泽地、盐碱地,利用滩涂发展养殖业,收到了较好的效益。某些用途唯一的资源,现在已经有了多种用途,这说明( B )
A.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B.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且大部分自然资源具有多样性
C.陆地自然资源的数量和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D.陆地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解析:沼泽地、盐碱地、滩涂都属于土地资源,但原来都是不能被人们所利用的;但如今通过改良或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都被充分开发利用了,说明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下图反映了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2~3题。
2.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超过生物能源的时间约在( C )
A.1850年前后
       
B.1870年前后
C.1880年前后
       
D.1910年前后
解析:读图可知,木柴的比重逐渐下降到50%的时间在1880年前后。
3.世界能源由“木柴时代”到“煤炭时代”,进而步入“石油时代”,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B )
A.木柴和煤炭资源的日渐枯竭
B.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C.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D.石油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解析:人类认识和利用煤炭与石油资源的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主题二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天然气在我国东部地区一次能源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将持续推动天然气产业迅速发展。
天然气的大量使用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有怎样的影响?
提示:天然气属清洁能源,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同时也促进东部的经济结构调整等。
1.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如下表所示:
历史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对自然资源依赖度

较大
减弱
起主要作用的资源
气候、水、土壤、生物
矿产资源
后天性资源
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弱化
举例
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源丰沛、土壤肥沃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都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以大庆等为代表的石油工业城市,以鞍山等为代表的钢铁工业城市,以金昌等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都靠近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
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
2.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途径
要求
适度开发
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
利益兼顾
人类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
环境保护
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的生存环境的目标
公众参与
应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下图反映了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资源名称:
A水,B生物,C矿产。
(2)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大,在暖温带和亚热带相对湿润地区,尤其是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古代城市。
(3)在工业社会阶段,影响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以及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
(4)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则迅速上升。
(5)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
解析: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地受到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在一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农业文明得以形成和发展,并形成古代城市。在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则迅速上升。
下图为自然资源、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属于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B )
A.煤炭
       
B.水能
C.铁矿
       
D.焦炭
解析:四个选项中只有水能属于可再生资源。
2.下列自然资源没有地带性规律的是( B )
A.水资源
       
B.煤炭资源
C.土地资源
       
D.森林资源
解析:煤炭资源具有一定的地质成矿规律,但没有地带性规律。
3.按自然资源的属性,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D )
A.生物资源
       
B.气候资源
C.水资源
       
D.铁矿资源
解析:铁矿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读人类文明发展四个类型示意图,完成4~6题。
4.木柴在能源消费中居首位的是( A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世界能源从________进入“煤炭时代”( C )
A.①
       
B.②
C.③
       
D.④
6.后天性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居主导地位的时期出现在( D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图中人类手中的工具是题眼,在阶段①~④中,人类手中的工具依次是石器、简易农具、电气钻、计算机,分别代表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时代。第4题,木柴在能源消费中居首位出现在工业革命之前。第5题,世界能源从工业革命开始进入“煤炭时代”。第6题,在后工业化阶段,后天性资源在地区发展中居主导地位。
7.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
材料二: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的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
材料三: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水可以用于灌溉,还可以用于工业用水,还可以用于航运等。
(1)材料一说明这三种资源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是(多选)( AC )
A.有限性
       
B.整体性
C.地域性
       
D.无限性
(2)材料二说明我国矿产资源存在的问题是矿产资源相对短缺,因而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看,都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压力。
(3)材料三说明水资源具有多用性,材料中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率低,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第(1)题,我国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说明自然资源具有地域性,煤、耕地、水资源的数据可以看出具有有限性。第(2)题,材料二结合我国国情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矿产资源相对短缺,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3)题,材料三的两组数据说明,我国不论农业用水,还是工业用水都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原因与我国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有关。
PAGE
-
13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填一填)
一、自然灾害的概述
1.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分类
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
3.特征
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
4.危害
二、中国的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的类型
(1)洪水: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暴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
(2)雨涝: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
(3)关系:由于两者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所以常统称为洪涝灾害。
2.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1)影响因素
(2)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与夏季风的进退
(做一做)
1.自然灾害的成因类型包括( A )
①气象灾害 ②地质灾害
③农业灾害
④林业灾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农业灾害和林业灾害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成因类型。
2.下列现象体现了自然灾害群发性特征的是( D )
A.全球变暖—沙尘暴—地震
B.火山—台风—干旱
C.寒潮—酸雨—南极臭氧空洞
D.台风—洪涝—水土流失
解析:考虑各个自然灾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D正确。
3.下列有关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在荒无人烟的地区也会发生自然灾害
B.人类活动不可能改变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C.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和海洋灾害等
D.自然灾害具有非周期性、单因性、群发性等特征
解析:自然灾害强调的是自然异变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因此A错误;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范围和危害与人类活动相关,B错误;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受多个原因影响的,D错误,C正确。
4.我国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B )
A.地震和火山爆发
    
B.洪涝和干旱
C.台风和寒潮
       
D.滑坡和泥石流
解析:我国东部为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
5.某学生对城市洪水的发生颇感兴趣,并在课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该学生首先对城市洪水发生的原因进行假设。下列假设最不合理的是( C )
A.城市化过程中,因住宅区、工业区等建设的需要,填埋了许多池塘和河道(湿地)
B.城市的道路路面,大多是采用不透水的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城市居民多用自来水,很少打井取水,导致地下水位升高,渗入地下的地表水减少
D.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偷工减料等不法行为的存在,导致某些路面排水不畅
解析:注意设问:“最不合理”的。城市化过程中,填埋河湖,加之路面硬化之后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因此容易内涝。
主题一  自然灾害及危害
某年7月4日,德惠市的段某家的太阳能板遭到了雷击,结果导致电闸、电视和一部分墙体都发生了损坏。先前段某购买了农村家庭综合保险当中有自然灾害险这一项,他向财产保险公司提出了索赔,但保险公司拒赔,理由是现在雷击不属于自然灾害。
上述材料中的雷击事件属于自然灾害吗?
提示:材料中的雷击事件发生在地球的表层系统,具有自然属性,同时也造成了财产损失,应当属于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的类型
分类
种类
备注
地质地貌灾害
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
在各种地质灾害中,地震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最为严重
气象灾害
洪涝、干旱、暴雨、寒潮、台风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干旱造成的受灾面积最大
生物灾害
虫灾、鼠灾
海洋灾害
海啸、风暴潮
2.自然灾害主要特征
特征
含义
潜在性
灾害发生之前都有长短不一的孕育期,用来积累或转化能量,以打破原有平衡和稳定性
突发性
灾害出现之前常常没有可直接感受到的前兆或严格的规律可循,通常不易被人们察觉和分辨
周期性
相同事件间隔一定的周期后反复发生
群发性
一些相同或不同类型的灾害常常接踵而至或者相伴发生
复杂性
某种灾害常常与其他灾害组成灾害链
多因性
一种原因可能引起多处灾害,同一事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3.自然灾害的危害
(1)直接经济损失:指自然灾害直接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的损毁。
(2)间接损失:指因停产停工、交通通讯中断等导致的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
(3)人员伤亡:包括生理伤害(给人体造成死亡、伤残等)和心理精神伤害(恐惧、忧愁、痛苦等)。
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自然异常变化)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极大威胁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C )
①2013年9月24日,巴基斯坦发生7.8级地震,人员伤亡严重
②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爆炸
③“二战”期间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
④“……飞蝗蔽日,食禾至尽,民饥相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的自然事件,且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才属于自然灾害。
2.上题中事件④描述的“民饥相食”现象,说明自然灾害具有( B )
A.复杂性
       
B.群发性
C.潜在性
       
D.突发性
解析:“飞蝗蔽日,食禾至尽”就是发生了蝗灾,导致粮食绝产,然后“民饥相食”。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3~4题。
3.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 )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4.对图中甲、乙两区域此类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解析:由图可知,此灾害在东部地区多发,西部地区较少,可能是由于雨带移动而造成的干旱灾害。在华北地区一般在3、4、5月出现严重的春旱,而在江淮地区则在7月易出现伏旱天气。
主题二  中国的洪涝灾害
我国的洪涝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受灾人数多、成灾面积广、经济损失严重的特点,这与我国夏季风进退规律的反常有关。下面是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关系示意图。
(1)正常年份华南地区,江淮地区,华北、东北地区出现强降水的月份是何时?
提示:4、5月份——华南地区;6、7月份——江淮地区;7、8月份——华北、东北地区。
(2)夏季风的强弱与我国旱涝灾害有什么关系?
提示: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降水少,多旱灾。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长期控制南方,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多旱灾。
1.中国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造成我国东部季风区旱涝灾害多发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进退早晚和势力强弱。
(1)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
(2)夏季风的强弱与降水
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降水多,形成洪涝;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降水少,多旱灾。
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长期控制南方,南方降水多,形成洪涝;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多旱灾。可用下图来表示:
2.我国洪水形成的主要因素
洪水的成因比较复杂,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见下表:
3.洪灾的应对措施
(1)工程措施
①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②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
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
④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
(2)非工程措施
①增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②严格控制乱砍滥伐,减少水土流失。
③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管理系统。
④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
⑤加强灾前水利建设与减灾科研投入,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和抗灾等。
图示法理解洪灾的成因
根据洪灾的定义,洪灾的形成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短时间大量“来水”,二是无足够空间“容水”,三是无法及时“去水”。其中“来水”多与自然因素有关,而“容水”“去水”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造成短时间大量“来水”的原因
如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汛期长,特别是雨季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上中游干支流同时大量汇水。而淮河流域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无足够空间“容水”的原因
流域中下游无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或湖泊数量少、容积小。如长江中下游因围湖造田、上游滥伐森林造成下游泥沙淤积等原因造成湖泊萎缩;淮河下游少湖泊,围湖造田等,使洪水无处容纳,造成漫溢或溃堤。
3.无法及时“去水”的原因
如长江中游荆江段河道弯曲造成水流不畅;黄河夺淮后淤塞淮河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口;淮河下游地势低平;长江、淮河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泄洪能力降低,造成两流域容易发生洪灾。
1.下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图中显示的我国暴雨水灾严重地区的共同特点是( B )
A.河网密布,径流量大
B.地势低平,地形平坦
C.年降水量大,季节分配均匀
D.冬季积雪融水量大
解析:洪涝形成是由于地势低平,降水集中,排水不畅。
读图,回答2~3题。
2.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A )
A.雨带停滞
       
B.冬季风势力强盛
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D.受地形阻挡
解析:雨带曲线平直说明纬度移动幅度小,故为雨带停滞。
3.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
解析:雨带位于①时,是华北平原的春季,正是华北平原的春旱时期。
1.某年春季,湖南、江西等省出现了大范围的暴雨洪涝,而贵州省却出现了严重的干旱。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分类,暴雨洪涝和干旱属于( B )
A.地质灾害
       
B.气象灾害
C.生物灾害
       
D.海洋灾害
解析:暴雨洪涝、干旱、寒潮、台风等都属于气象灾害。
2.下列关于我国洪涝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在我国自然灾害中,洪涝灾害的危害较小
B.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较为复杂,但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
C.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大致呈下降的趋势
D.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近年来气候异常
解析:我国洪涝灾害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大;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较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呈上升的趋势。
3.下列人类活动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的发生或加剧危害程度的是( B )
A.植树造林
       
B.围湖造田
C.蓄洪泄洪
       
D.修建水库
解析:A、C、D三项均有利于防治洪涝灾害的发生。
读20世纪50~90年代广东省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完成4~5题。
4.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B )
A.地震、洪涝、台风
       
B.台风、暴雨
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
   
D.海啸、风暴潮、干旱
解析:广东省是我国沿海省份中纬度较低的,受台风影响较多,暴雨灾害较多。选项中的地震、滑坡和海啸不属于气象灾害。
5.一个时期以来,广东省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原因是( D )
A.寒潮灾害频繁
B.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
C.季风环流改变
D.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
解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防灾意识在增强,防灾、减灾的技术在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同等的灾害强度,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会有所增加。
6.滞洪区是为了抵御洪水而划定的地区,在洪水来临时蓄水以保证干流河堤的安全。下图为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滞洪区集中分布地区A是海河流域,C是淮河流域,B、D在黄河和长江的中下游地区。
(2)A地区滞洪区较为集中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自然原因:7、8月份降水集中,多暴雨,海河流域地势平坦,泥沙淤积严重,导致下游地区排水不畅,极易出现洪涝灾害。社会原因: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
(3)D地区需要划定滞洪区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答案:长江三峡以下的荆江河段形成了“悬河”,堤坝容易漫溃。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B、D分别为我国的海河、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第(2)题,A地区为海河流域,地势平坦,泥沙淤积严重,排水不畅,易出现洪涝灾害,滞洪区较集中。第(3)题,D地区为长江三峡以下的荆江河段,因为是地上河,堤坝易漫溃,故划定为滞洪区。
PAGE
-
13
-章末知识整合
一、我国能源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1)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2)地区分布不平衡。
(3)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约占70%。
(4)能源需求增长快,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我国能源问题及成因
(1)问题
①石油供应紧张;石油进口依存度提高,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改变。
②石油进口的可靠性差。世界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中国石油进口一半左右来自中东,1/4来自西非,这些地区政局的不稳定直接影响我国石油进口的可靠性。
③石油进口脆弱性强。中国石油进口运输方式以油轮为主,大约占90%,增加了石油进口的脆弱性。
(2)成因
①我国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
②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
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④能源勘探、开发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⑤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⑥我国石油储备体系不完善。
3.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
(1)进口石油采取多元化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2)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增加石油产量。
(3)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
(4)稳妥发展核电。
(5)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
(6)加大技术革新,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洁净煤技术。
(7)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
(8)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利用乙醇汽油等。
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 )
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
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
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高保障区主要位于中西部省区,能源低保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2.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C )
A.能源生产总量
       
B.能源消费总量
C.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对比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解析:能源产量越大,消费量越小,能源的保障水平就越高。
3.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原因是( A )
①天然气资源丰富 ②水能资源丰富 ③核能资源丰富
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M地区为四川盆地,水能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核能发展较慢,太阳能资源较少。
4.如图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列国家中,与1990年相比,2006年我国新增的石油进口来源国中比重最大的三个国家依次是沙特阿拉伯、安哥拉和俄罗斯。
(2)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
国外方面:拓展石油供应渠道(来源地多元化);保障石油运输安全(运输方式多样化)。
国内方面:加强石油勘探开发;建立石油储备基地。
解析:第(1)题,读图即可得知答案。第(2)题,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的主要措施有:①多元化的进口渠道,减少对中东石油进口的依赖;②运输方式多样化,例如管道运输,减少海运中的不安全因素;③加强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增加石油产量;④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应对石油提价、石油供应紧张等不稳定因素。
二、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和防御措施
名称
成因
特点
防御措施
气象灾害
台风
热带、副热带海域强烈发育的热带气旋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易造成洪涝灾害;缓解旱情
加强预报,及时防护;建沿海防护林
暴雨
水汽供应不断、强烈上升运动、持续时间长
来势迅猛,雨量集中,易产生洪涝灾害
加强预报、绿化、防洪工程建设
干旱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大气缺少水汽、地表少水、土地干燥、严重缺水
“开源节流”,加强防护林和农田水利建设
沙尘暴
植被稀疏、土壤干燥、大风;建筑扬沙
源地土壤肥力下降;袭击地影响生活生产
加强预报、增加植被、建设防护林
干热风
雨季尚未来临而蒸发旺盛或位于山地背风坡,空气干热
土壤缺水,作物减产甚至绝产
适时浇水、营造防护林、选用优良品种、喷洒化学制剂
寒潮
强冷空气入侵造成剧烈降温
降温、大风、雨雪或冰冻初春与秋末危害最大
准确警报
地质灾害
火山
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气体、固态物质从地壳中喷出
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加强科学研究和管理、实施减灾抗灾措施、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地震
地壳运动、火山喷发
烈度同震级、震中距、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关
滑坡
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破坏甚至淹没农田、建筑物、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下图为1977~2012年我国东部H省洪涝灾害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1998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B )
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C.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解析:由图可得出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
2.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A.降水强度大
       
B.冰川消融快
C.湖泊面积广
       
D.植被覆盖好
解析:H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强度大是形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3.H省洪涝发生频繁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A.夏季风的进退强弱变化
B.地形平坦
C.退耕还林还湖还草
D.人口、城市集中
解析:东部地区的气象灾害多由夏季风的进退变化引起。
4.下面图1、图2、图3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4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1)~(2)题的相应空格内。
A.洪水          
B.风暴潮
C.干旱
       
D.水土流失
E.泥石流
F.台风
(1)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A、C;在图4中,地区Ⅰ、Ⅱ与地区Ⅲ共有的自然灾害是A、C(多项选择);在地区Ⅱ内C、D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E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2)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D、E,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C、F,发生在水圈中的是A、B。
(3)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写出我国加强防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三例)
①兴建长江三峡(或葛洲坝、小浪底)大型水利枢纽(水库)等;②在黄河中上游(或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或加固长江、黄河堤坝等;③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或在城市内疏通排水通道等)。
解析:第(1)题,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中国洪水与干旱分布地区最广。从图4中可看出Ⅰ、Ⅲ都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属季风区,因此在两区内洪水、风暴潮、干旱、泥石流都多有发生。地区Ⅱ属黄土高原地区,干旱、水土流失多有发生。地区Ⅳ地处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由于地质活动、降水集中等因素的影响,多发生泥石流。第(2)题,水土流失、泥石流多发生于岩石圈内,干旱、台风则发生在大气圈中,洪水、风暴潮是水圈变化造成的灾害。第(3)题,可联系近几年我国的水利工程、生态工程作答。
PAGE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