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光的反射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B.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入射角为5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2.下列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说明人们观察树木在水中倒影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日晷指针形成的影子
B.小鸟在水中倒影
C.手在墙上形成的影子
D.筷子在水面处“弯折”
4.如图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0°,S′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角的大小为40°
B.当水面升高时,反射角将变大
C.当水面升高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
D.当水面升高时,S′到水面的距离变小
5.自行车尾灯能将照射过来的光原方向反射回去,下列光路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C.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D.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7.如图是小科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相关实验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应选用光滑的硬纸板
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
C.图乙中反射光不存在
D.图丙、甲中现象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8.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能在光屏上看清光路,应尽量选择表面光滑的光屏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将看不见反射光线
C.光屏应与平面镜垂直放置
D.实验中应多次改变入射光光线的方向,验证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9.如图所示,雨后的晚上,天刚放睛,地面虽已干,但仍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则( )
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较暗处是水潭
B.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较亮处是水潭
C.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较暗处是地面
D.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较亮处是水潭
10.如图,交于P点的三条光线a、b、c.在交点P前放置一平面镜,有关三条反射光线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会相交
B.三条反射光线可能会发散
C.三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P点
D.三条反射光线是否相交由镜面角度决定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是30°,如果将平面镜围绕入射点顺时针旋转10°,则反射角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在节日盛典中,我们能同时看到各色射灯从地面射到空中的色彩斑斓的光柱和空中绽放的绚丽的烟花,这是分别利用了光的
和
。
13.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当入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转20°时,反射角变为
。
14.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则:白纸比较
,(填“亮”或“暗”)因为它发生
反射。
15.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三.作图题
16.在如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17.图中MN为平面镜,OB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四.实验探究题
18.小明利用如图中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E和F连接起来的,可绕ON折转。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
放置,并使纸板E和纸板F在
。
(2)小明根据图示实验数据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结论,但是小华说这样不正确,理由:
。
(3)若让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沿
方向射出,因为光反射时光路是
。
19.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
∠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向ON
(填“靠近”或“远离”)。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
的。
(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
。
(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参考答案
1.解: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光线、法线以及反射光线重合,因此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都是0°;故A错误;
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故B错误;
C、由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因此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入射角为50°,故C正确;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故D错误。
故选:C。
2.解:人们观察树木在水中倒影,看到的是树木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由树木“射”向水面的光线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故B正确。
故选:B。
3.解:
A、日晷指针形成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手在墙上形成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筷子折断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解: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0°,反射角为90°﹣40°=50°,故A错误;
B、因为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当水面升高时,再次的水面是平行的,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故反射角不变,故B错误;
C、当液面升高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
故光电屏上的光斑A向左移动到A′位置。如图所示:
D、当水面升高时,物体S到水面的距离小了,所以像到水面的距离也小了,故D正确。
故选:D。
5.解:过反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然后过二次反射点作法线,仍然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的方向,二次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即将射来的光逆向射回。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解:在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为了得出普遍的规律,应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这样才能避免结论的偶然性,应进行的操作是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解:
A、当光线照射到硬纸板上时,为了能看清光路,需要硬纸板发生漫反射,所以硬纸板的表面要粗糙一些,故A错误;
B、根据入射角的定义可知,图甲中∠EON是入射角,∠EOM是入射光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故B错误;
C、纸板的右半部分向后折,此时看不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是存在的,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当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射入时,会逆着入射光线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故D正确。
故选:D。
8.解:A、为了能在光屏上看清光路,应尽量选择表面粗糙的光屏,故A错误;
B、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要向后折反射光线的那侧,即左侧光屏,故B正确;
C、法线在光屏上,法线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光屏与平面镜不垂直,则镜面的法线不在纸板上,入射光沿光屏照射后,反射光线不在光屏上,则我们在光屏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故C正确;
D、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故D正确。
故选:A。
9.解:平静的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光线很强,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
(1)迎着月光走,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而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水面反射后的光线进入眼睛的较多,所以水潭处是亮的,地面看上去是暗的;
(2)背着月光走,水面发生镜面反射的光线射向前方,没有进入人的眼睛,而地面发生的漫反射会有一部分光线进入眼睛,因此水潭处是暗的,地面看上去是亮的。
故选:B。
10.解:
如图所示,a、b、c三条光线会聚于P点,若在P点之前任意放一平面镜,先画出点P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P′,假设该点有一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P点,连接发光点和入射点,可得相应的入射光线,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原来三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P'。
故选:A。
11.解: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60°;如果保持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入射点顺时针转动10°角时,即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角也会变大。
故答案为:变大。
12.解:
能同时看到各色射灯从地面射到空中的色彩斑斓的光柱,是空气中的尘埃反射光线造成的,是光的反射现象;
能看到空中绽放的绚丽的烟花,是因为烟花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到人眼,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故答案为:反射;直线传播。
13.解: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时,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为6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60°=120°;
当入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转20°时,此时的入射角为60°﹣20°=40°,反射角也为40°。
故答案为:120°;40°。
14.解:当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时,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所以光线会集中在竖直方向,所以从侧面看到的平面镜是暗的;而纸会发生漫反射,所以在侧面看到的纸是亮的;
故答案为:亮;漫。
15.解:(1)由“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可得入射角为90°﹣50°=40°.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4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
(2)当液面下降时,入射光线不变、法线仍与液面垂直,则入射角的大小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反射光斑将向右移到A的位置,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80°;向右。
16.解:
首先画出法线(用虚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60°,则入射角为90°﹣60°=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下侧画出反射光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30°,如图所示:
17.解:先过入射点O作出法线;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所以反射角为90°﹣60°=30°;由反射定律知,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由此作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30°.如图所示:
18.解: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并使纸板E和纸板F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有偶然性,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
(3)让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会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即反射光线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表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垂直;同一平面内;(2)只进行一次实验,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3)OA;可逆的。
19.解:
(1)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此时∠BON=∠AON.
若将AO向ON靠近,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则OB向ON靠近;
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光路具有可逆性;
(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纸板E、F不在同一平面内,则在纸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
(3)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可以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
故答案为:(1)等于;靠近;可逆;(2)不能;同一平面内;(3)避免偶然性(或使结论具有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