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啰》教学设计
课题 《哈里啰》 学科 音乐
班级 二年级 课时 1 执教
一、教材简析和学情分析
教材简析:歌曲《哈里啰》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二年级第4册欢乐谷中的歌曲,是一首特立尼达民歌,具有浓郁的拉丁美洲音乐风格,4/4拍,大调式,歌曲的结构方整,四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所用音乐材料十分简洁,在每乐句尾部使用两拍后附点节奏,使歌曲充满了动力和积极乐观的情绪。歌词中较多地使用衬词和拍手动作配合,使歌曲别具一格、富有情趣,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气氛,表达了特立尼达人民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和乐观、奔放的性格。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的乐理知识比较多,学生开始视唱曲谱。这是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在对他们的教学上,我要注意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原则。教学中,我会一些小的音乐游戏,加大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在讲解知识时,要注意用充满趣味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知识,用丰富多彩的小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更好的学习知识。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演唱特立尼达民歌《哈里啰》,感受歌曲特有的舞蹈节奏。
2.过程与方法: 能用打击乐器演奏出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3.知识与技能:能快乐地歌唱、表演,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快乐的情绪表演歌曲。 难点:能较好地把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准确地演唱歌曲。
四、教学准备:课件、电钢。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声势导入 1.师生问好!
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离我们很遥远的国家—特立尼达的民歌,倾听那里小朋友的心声。你愿意么?
师生问好。
跟着老师做动作。
通过师生声势,在歌曲伴奏中律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乐曲新授 (一)整体感知。
师:来到特立尼达,热情的小朋友已经用歌声在欢迎我们了!现在请大家聆听特立尼达小朋友的歌声,感受歌曲的情绪。(播放《哈里啰》)
(二)教唱歌曲,学习难点。
1.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作《哈里啰》。师范读,你能读一读么?师教读“哈里啰”的节奏,拍手读等。
2.播放歌曲,歌曲中出现了几次“哈里啰”?
3.再次播放歌曲,启发学生把歌曲中的“哈里啰”说出来。并且做不同手位引导学生旋律的高低不同。
4.出示四句“哈里啰”旋律,边唱边做柯尔文手势,感受音高的位置。
5.引导学生把歌曲中的“哈里啰”旋律唱出来。
6.歌曲中唱到了最多的歌词就是“哈里啰”,你知道“哈里啰”是什么意思么?(播放微课视频)
7.歌曲中特立尼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特别开心?请大家再次聆听歌曲,仔细捕捉歌词。
8.师生接龙。生唱歌词“哈里啰”,师唱其他部分歌词。
9.比比谁的耳朵最灵敏。这首歌曲节奏规整,听老师演唱,歌曲哪一句的节奏发生了变化?
找出最后一句的切分节奏,并拍手学习、演唱。
完整演唱歌曲。 (一)整体感知歌曲。
感知歌曲的情绪。
(二)生学习难点。
1.带着动作有节奏地读歌名。
2.再次聆听并说歌词。
3.与师接龙演唱。
4.完整演唱歌曲。
通过带着问题聆听,整体感知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通过带着问题反复聆听、观看微课视频、声势教学、接龙演唱等多种学习方法解决难点乐句。
三、音乐创编 1.跟着音乐跳一跳。
2.创编歌词,并唱一唱。
跟着音乐()哈里啰。
通过表演既培养了学生思维,也锻炼了学生的创作实践、合作互助的能力。
四、德育渗透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特立尼达的一首歌曲,希望有机会你去那里旅行,认识更多的特立尼达的小朋友!
感受世界各民族要友好相处。 德育渗透有助于学生增强和平意识。
五、课堂小结 师:快乐的音乐旅程就要结束了,现在让我们和特立尼达的小朋友说再见吧!(播放音乐,组织学生有秩序地离开教室) 随着音乐离开教室。 跟随音乐离开教室。既能让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序地离开教室,也使学生对新知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六、板书设计
《哈里啰》
欢快地
3 45 5 0 |
2 34 4 0 | 2 34 4 0 |
1 31 1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