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学 习 目 标
1.通过生活情境认识时刻、时间间隔,知道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能够识别具体情境中的时刻和时间间隔,会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培养运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用一维坐标系定性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得出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理解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培养信息提取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学 习 目 标
3.经历x-t图像的建立过程,能根据物体的运动画出x-t图像或根据x-t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会初步分析图像.培养运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4.知道实验室常用打点计时器来记录时间和位移,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会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时间和位移.知道如实记录原始数据的重要性.
点
线段
运动轨迹
位置的变化
有向线段
大小
方向
大小
方向
时刻t
位置x
初始位置
位置
位移
打点计时器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
8
V
0.02
s
交变电源
×
×
×
×
<
=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2
时间
位移
【基础巩固】
1.某同学从宿舍走到教室门口走了400
m,用时5
min,描述了该同学运动的
( )
A.路程和时刻
B.位移和时刻
C.路程和时间间隔
D.位移和时间间隔
答案:C
2.下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时间是
( )
A.第4
s初
B.第6
s末
C.第3
s
D.前3
s
答案:D
3.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第4
s末到第5
s初经历了1
s的时间
B.早上第一节课8:00上课,其中“8:00”指的是时间间隔
C.物体第3
s末的位置坐标是(2
m,3
m),其中第3
s末指的是时刻
D.物体第3
s内运动了4
m,其中第3
s内指的是时刻
答案:C
4.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如图所示,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
m、800
m赛跑的起跑点,B点是100
m赛跑的起跑点.在一次运动会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参加了100
m、400
m和800
m赛跑,则从开始比赛到比赛结束
( )
A.甲的位移最大
B.乙的位移最大
C.丙的位移最大
D.乙、丙的路程相等
答案:A
5.下图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
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
D.甲、乙两物体同向运动
解析:甲开始计时时,处于x0位置,乙在t1时刻从原点出发,选项A、C正确;在x-t图像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甲物体沿负方向运动,乙物体沿正方向运动,选项D错误.
答案:D
6.如图所示,t=0时,某人从坐标原点O沿x轴正方向运动,第2
s末到达位置A,第8
s末到达位置B,然后他沿x轴负方向运动,第20
s末到达位置C.求:
(1)此人在0~8
s内的位移l1和路程s1;
(2)此人在2~20
s内的位移l2和路程s2.
答案:(1)12
m,方向沿正方向 12
m
(2)24
m,方向沿负方向 42
m
【拓展提高】
7.(多选)为了研究车轮上A、B两点的运动,在车轮一侧的路面上竖直埋设一根固定不动的木棒作为参考系,木棒与车轮上的A、B两点连线重合.如图所示,当车轮往右滚动了一段距离后,请注意观察A、B两点的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车轮上A点的位移方向水平向右
B.车轮上A点的位移方向向右偏下
C.车轮上B点的位移方向水平向右
D.车轮上B点的位移方向向右偏上
解析:位移为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故A点的位移指向右下,B点的位移指向右上,故选项B、D正确.
答案:BD
8.2019年1月3日10:26,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从距离月面15
km启动发动机减速,到距离月面约8
km改为垂直下降,再到最后距离月面100
m稍稍悬停并缓缓竖直降落,整个着陆过程耗时约10
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0:26”和“约10
min”指的都是时间间隔
B.从悬停到着陆,探测器通过的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100
m
C.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将嫦娥四号探测器看作质点
D.在降落过程中,以嫦娥四号探测器为参考系,月球静止不动
解析:“10:26”对应时间轴上的点,为时刻,“约10
min”指的是时间间隔,故选项A错误;探测器的运动是相对于月球的,以月球为参考系,探测器距离月面100
m时竖直缓缓降落,做的是单向直线运动,所以从悬停到着陆,探测器通过的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100
m,故选项B正确;当探究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姿态、转动等情况时,不能将嫦娥四号探测器看作质点,故选项C错误;在降落过程中,以嫦娥四号探测器为参考系,月球做直线运动,故选项D错误.
答案:B
9.下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距离出发点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2)汽车在哪段时间没有行驶?
(3)汽车在哪段时间远离出发点运动?在哪段时间向着出发点运动?
解析:(1)从图像知位移最大为30
km,所以离出发点最远为30
km.
(2)1~2
h位移不变,所以静止.
(3)0~1
h和2~3
h位移变大,汽车远离出发点;3~4
h位移变小,汽车驶向出发点.
答案:(1)30
km (2)1~2
h (3)0~1
h和2~3
h 3~4
h
【挑战创新】
10.某十字路口的监控录像显示,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t=0时,汽车在十字路口中心的左侧20
m处;过了2
s,汽车正好到达十字路口的中心;再过
3
s,汽车行驶到了十字路口中心右侧30
m处,如图甲所示.如果把这条马路抽象为一个坐标轴x,十字路口中心定为坐标轴的原点,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如图乙所示.
甲
乙
(1)将汽车在三个观测时刻的位置坐标填入表中.
观测
时刻
t=0时
t=2
s时
t=3
s时
位置
坐标
x1= m?
x2= m?
x3= m?
(2)前2
s内、后3
s内汽车的位移分别为多少?这5
s内的位移又是多少?
解析:(1)马路抽象为坐标轴,因为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所以,在坐标轴上原点左侧的点的坐标为负值,原点右侧的点的坐标为正值,即x1=-20m,x2=0,
x3=30
m.
(2)前2
s内的位移Δx1=x2-x1=0-(-20
m)=20
m,
后3
s内的位移Δx2=x3-x2=30
m-0=30
m,
这5
s内的位移Δx=x3-x1=30
m-(-20
m)=50
m.
上述位移Δx1、Δx2和Δx都是矢量,大小分别为20
m、30
m和50
m,方向都与x轴正方向相同,即向右.
答案:(1)-20 0 30
(2)20
m,方向向右 30
m,方向向右 50
m,方向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