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水乡》第四课
《水乡船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水乡船歌》由蒋国基创作于1975年的一首笛子独奏曲, 由大 C调、小C 调和 F 调三根合成的排笛演奏。乐曲吸收了浙江民歌《柳元郞》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 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蓬勃兴旺的春日景象和特有的风土人情。全曲可以分成四部份, 引子辽阔舒展的旋律, 挥洒自如地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波光粼粼的水乡画面。第一段( A )秀美悠扬的旋律让人仿佛置身于两岸风景如画的江面上,随着音乐的节奏,好像是船在随波荡漾。第二段( B )运用对比性的小快板, 乐思在高四度的 F 调上展开, 把水乡的美和游水乡的欢快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段( A1) 是第一段主题的再现, 仿佛衬托舰队在荡漾的水面上渐渐远去。在本课的处理上,把最后一句划作“尾声”,让学品味对江南水乡的“依依不舍”之情。本节课聆听的乐曲形式为“笛子与乐队”, 在聆听竹笛吹奏的主旋律的同时, 也能注意古筝和扬琴的伴奏。
教学目标 :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民族乐器的“有趣”, 呈现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喜爱之情。
二、知识与技能
通过聆听《水乡船歌》这首乐曲,了解乐曲的情绪、曲式结构、乐曲伴奏等相关信息,从中感受到民乐的美。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模唱、听辨等方法,感受笛子与乐队演奏的《水乡船歌》的江南特色。并且记住主旋律,并比较乐曲几个部分之间的异同点。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 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 对音乐的情绪也有了较高的判断力, 但对于民族乐器了解还不是很多。这节课对于学生聆听乐队伴奏, 只能是找一找乐队中古筝、扬琴的声音,从而对民乐队中的乐器有进一步的了解。整体设计思路本节课设计的整体思路是以《水乡船歌》的欣赏,激发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之情, 从而对民族音乐、民族文化产生感情, 达到学生对民族文化具备去热爱、去传承、去发扬的远期目标。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水乡船歌》这首乐曲,了解乐曲的情绪、曲式结构、乐曲伴奏、比较乐曲几个部分之间的异同点等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
听辨笛子吹奏的主题旋律时,能过听辨出乐队其他乐器的伴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生问好!
师: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我们先来认识认识第一位吧!同学们看看是什么?(笛子)是的啊,那我们来听一听它音色如何?
师:那你们说一说笛子是哪个国家的乐器?(中国)很好,你还知道我们中国还有哪些民乐?(古筝、扬琴、二胡、鼓等)
师:那我们从中挑几个乐器来听听他们的音色如何。
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这些乐器的音色,单独听会不会有些单调啊,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合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2、播放《水乡船歌》的引子部分并放一些江南的图片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刚才的民乐合奏好不好听,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的所放的图片是哪一地区的特色。
师:今天啊,我们就随着蒋国基老师的《水乡船歌》来看看这美丽的江南吧!
二、新课教学
师:在欣赏这首器乐曲合奏曲之前老师有几个小问题,要大家从中找到答案
这个合奏曲中主奏乐器是什么?从旋律的情绪、速度以及音色来判断有几个部分。
师:同学们,都很棒。我们一一给他们起个名字吧。
(一)、欣赏引子部分
师:我们来听开始的旋律,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出示水乡的图片)
师:谁乘过船? (引导学生作身体左右晃动,如乘船状。)
这一段呢,我们啊叫他引子部分(板书:引子)
(二)、聆听第一段
1、听一听
师:同学们,坐稳了,小船要出发了,让我们乘着小船,一起来欣赏这河岸边优美的风景吧,但是也别忘仔细听听音乐。
师:听了有什么感觉?(板书:优美)我们欣赏了这岸边美丽的风景后心情怎么样啊,谁能把自己的心情说出来?(开心、愉快)
2、唱一唱
师:孩子们,既然我们的心情如此的高兴,想不想用歌声告诉大家,我们一起“啦”来哼一哼(哼唱第一乐段的乐思前半部分)
师:你们真厉害,看老师的手势,随着乐曲轻轻的哼一哼。
师:这一部分就是我们这首乐曲的第一部分,我们称之为乐曲的 A 段(板书: A )。
3、辨一辨
师:孩子们,要发挥你们机灵的小耳朵了,我们再来听听这一段,看一看这里出现了哪些乐器?(古筝、扬琴)
(三)、聆听第二段
1、师: 音乐很优美, 岸边的风景也很优美, 你们想不想上岸去看看呢?下面我们来听乐曲的 B 段。(板书: B)
2、师:同学们,这一段情绪怎么样,(板书:欢快)描绘着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农民伯伯丰收的场景)
3、师:是的啊,这么热闹的场面中,哪个乐器跑来凑热闹了,(鼓)对的,看到农民伯伯们脸上的笑容,我们的心情不禁也激动了,我们也用鼓来表达我们激动的心情?
4、师:同学们真厉害,不知道你们灵敏的小耳朵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笛子也发生了变化。像A部分,我们叫他曲笛,它是以伴奏昆曲而得名,音色圆润柔和。B部分的我们叫他梆笛,他是以伴奏梆子戏而得名,音色高亢明亮。
师:那除了我们所用的笛子不同外,我们这两段还有没有不同了啊。(速度、旋律、节奏、音区)
(四)、聆听第三段
1、师:回程上船喽! 仔细听这一段,和我们之前的有没有异同点。
2、师:对的,所以我们把这段称为 A1 段。(板书: A1)
(五)、聆听尾声
师:结尾运用了什么音乐表现手法?为什么用渐弱呢?
三、整体聆听,丰富感受
师:同学们,让我们完整的聆听这首器乐合奏曲吧!
四、拓展
师:同学们,乐曲好听吗?江南的风景美吗?其实啊,我们的家乡也很美,让我们课后一起去找一找吧!下课。
五、板书设计
《水乡船歌》
引子 A B A1 尾声
优美 欢快
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