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课《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课《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0-21 14:3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铃儿响叮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表演童声合唱《铃儿响叮当》,熟悉外国优秀少儿歌曲。??
2、?用体态动作和打击乐器进一步体验歌曲情绪及音乐的动感,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创造能力。??
3、?欣赏不同语言、不同歌唱形式演唱的《铃儿响叮当》,丰富学生的听觉体验。??
4、熟练地掌握附点四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的唱法
二、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表演童声合唱《铃儿响叮当》,熟悉外国优秀 少儿歌曲。?
三、教学难点:用体态动作和打击乐器进一步体验歌曲情绪及音乐的动 感,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创造能
???
四、_??????_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比较法、合作式……
五、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手铃、鞭子、双响筒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游戏导入歌曲。??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抢答的小游戏。游戏方法是:老师播放一段歌曲片断,看谁最先说出这首歌的名称。如果你听出了歌名,就快快举起枪答器(串铃)并摇响它。如果你回答正确,屏幕上就会播放一段好看的动画。(使用电脑课件,学生回答完毕出现课题,
  2.律动练习、发声练习
  大家还记得冬天的寒风是什么样子吗?我们用声音“LU”来模仿。
  4/4???? 5 - - - | 5 - - - |……????????????????????????????????????
  学生用“LU”来演唱。(强弱对比)让学生体验短促、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进一步体会歌唱中气息的运用。
  我刚才听到了“叮叮当”,这是马铃的声音。大家觉得可以用什么乐器来模仿?
(手铃)
还缺一个什么声音啊?
  (马蹄声)。
师:我们能不能模仿?用什么乐器呢?
(双响筒)
  (1)x x x | x x x | ……
  (2)33 3 | 33 3 | 33 3 | 33 3 | ……
??? 叮叮当,叮叮当 ,……??
  (3)11 1 | 11 1 | 11 1 | 11 1 | ……
  学生合作练习,最后一拍可加入“嗨”练习。
??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铃儿响丁当》,边听边想想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 (高兴,欢乐,愉快,活泼。)
?  2.简介歌曲
?  这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作于1857年,又叫《雪橇歌》。雪橇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但我们大多是从电视上见过雪橇,同学们知道雪橇有什么用途吗(学生们讨论)?对!雪橇最初是在雪地里运送物资的,后来主要是供旅游者娱乐和用于体育比赛了。同学们知道雪橇是用什么拉的吗(学生们说一说)一般都使用马拉的,在少数地方也有用牦牛拉的,主要是运输物资。
?  3.学唱《铃儿响叮当》
???? 1)聆听范唱。想一想: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根据色块回答)
   2)学生随范唱轻轻唱歌词。(这首歌曲耳熟能详,估计大多数学生非常熟悉旋律)
?  3)听唱练习后师纠错,重点练习弱起的地方。
  第三部分的最后几拍能一直强吗?(就像雪橇慢慢走远)
?  4)歌曲处理
  在这首歌曲中,雪橇是用马拉的,马的脖子上还系着铃铛,雪橇上乘着欢乐的孩子们,他们迎着大风,扬鞭歌唱。
?  思考:假如我们坐在雪撬上会是怎样的心情?(学生回答,老师加以肯定、小结。)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勇敢、自信、乐观的精神。
?  强调:要求用明亮、欢快、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
?  跟着歌曲伴奏演唱。
(三)、乐器伴唱:
1、加上双响筒:双响筒模仿的是马蹄声,我们可以把它放在最前面和最后面表示雪橇逐渐到来和逐渐远去…..(开始渐快,后为渐慢)
2、加上手铃:x x x | x x x | ……
叮叮 铛 叮叮 铛
3.加上特殊乐器鞭子:放于没乐句最后
4.乐器伴唱
(四)、课堂小结:热烈的《铃儿响叮当》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丽圣洁的冰雪世界,我们同歌曲中的小朋友一起感受了滑雪的快乐。当我们真正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就会感到无比快乐。让我们伴随着这首欢快的歌曲到大自然中尽情的玩耍吧!
七、课后反思:
1.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可以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 2.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3.用多种形式来演唱歌曲,同时引导学生上课时要养成专心听讲,可以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