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数学广角──集合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数学广角──集合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21 07:3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数学广角——集合
课 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体会集合图的好处,学会利用集合的思想来思考问题。
过程与方法: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生活实例,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树立运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
学情分析:我们前面学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思想的基础,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针对刚从二年级上升至三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验集合思想,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星期天老师去逛了两家超市,发现鑫帝超市卖葡萄、苹果、菠萝、樱桃、梨、西瓜六种水果,凯通超市卖香蕉、草莓、梨、苹果、桃、桔子、西瓜七种水果。那么两个超市一共卖多少种水果?
(学生说法不一)
师:大家都有各自的道理,但老师先不告诉你,相信你学过今天的集合就能找到答案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集合。(板书课题《集合》)
探究新知
师:接下来,我们看发生在三(1)班的问题
1、课件出示例1:
师问:这是三年级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跳绳的有9人,踢毽的有8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学生解答,教师关注不同的答案,抓住“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有些同学说:8+9=17(人)(教师板书学生算术后,在后面打个问号)
问:是这样计算的吗?对不对呢?
出示比赛名单:
跳绳的学生名单
杨明 陈东 刘红
李芳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踢毽的学生名单
刘红 于丽 周晓
杨明 朱小东 李芳
陶伟 卢强

师:你们再仔细观察比赛名单发现了什么?
师:对,有的人两个项目都参加了,两项都参加的人数重复了。
师再问:有多少人两项比赛都参加了呢?
师生共同找出有重复名字的共三个。
师引导探究:因为有三个人重复了,那肯定不是17人了。我们怎样用一种方法表示,既能清楚地看出跳绳有哪些同学,踢毽的有哪些同学,又能明显看出两项都参加的有哪些同学?方便我们计算呢?让我们来画一画吧。
3、学生自主探究表示方法:
师:大家现在有办法了吗?请把你想到的方法在练习纸上表示,出来,行吗?你可以自己画,如果感觉有困难也可以和你组的同学合作完成。
(学生探究画法,教师巡视,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准备交流。)
展示交流:
这位同学,他是这样画的,他把两项都参加的同学连起来,就可以看出有3个重复了。
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同学的方法,他是这样画的。
他把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同学的名字写在前面,并用小圆圈画出来了。
(教师出示学生作品)问:你们能看懂这位同学画的吗?
师:这个方法很容易看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同学,而且他们的名字只写了一次。
教师先表扬其优点再问: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几人?(9人)可是他画的跳绳的圈里有几人?(6人)那么能不能把他的图升级成一个圈里有所有跳绳的人,又能像这样明显地看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人,而且只写一次他们的名字。大家开始帮他进行一下升级设计吧。
师:说说看设计的升级版的图有什么优点?
对,我们能一下子就看出参加跳绳和踢毽比赛的各是哪些人,还能清楚地看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是哪几个人。
5、揭示韦恩图:
师:我们用的这一方法是100多年前韦恩想到的,韦恩是十九世纪英国的哲学家和数学家,他在1881年发明了韦恩图,所以这种图是韦恩图,也叫集合图。用一个圈来表示参加跳绳比赛的同学,再用一个圈来表示参加踢毽比赛的同学。还是两个圈,不同的是,这两个圈不是分开的,而是有一部分重叠在一块的,利用两个圈重叠的这一部分,我们恰好可以用来表示什么呢?对了,表示重复的部分。像这些图都是韦恩图。
6、对比图表,形成概念
师 :咱们把参赛的同学用表格和集合图两种方式进行了统计,做一下比较,看看集合图有什么优点?
对,集合图把两项都参加的单独列出,让我们看得更明白、更清楚。
师:我们多棒呀!会用好多种方法来表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比赛”了,那如果让你用计算来说明,又该怎样列示呢?(生列算式,并说出算式里的数据表示什么意思)
生1:9+8-3=14(人)(参加跳绳的9人+踢毽的8人-重复的3人);
生2:8-3+9=14(人)(参加踢毽的8人-重复的3人+跳绳的9人 )同样道理,生3:9-3+8=14(人)(参加跳绳的9人-重复的3人+踢毽的8人);
生4:6+3+5=14(人)(只参加跳绳的6人+重复的3人+只参加踢毽的5人);
··· ···
师:我们也用了好多方法来计算出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比赛。那么,一开始我们留下的“两个超市一共卖多少种水果”的问题,你知道答案了吗?(边说边出示导入情境。学生回答计算方法及结果,教师给予评定。)
三、应用提升
1、出示教材105页的“做一做”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让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分的?重叠分的动物有哪些?
2、完成教材105页的“做一做”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
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第(1)题的?要注意什么?
强调:圈出重复的姓名,再数出来。要认真仔细找,不要漏掉。
问:第(2)题是求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
求的是获得“语文之星”的和“数学之星”的一共有多少人?先求出获得“语文之星”的人数,再数出获得“数学之星”的人数,相加后,再去掉既获得“语文之星”又获得“数学之星”的人数。
(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可借助韦恩图帮助学生理解。)
四、畅谈收获,总结全课
师:同学们,说说你们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呢?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有趣的集合,还会用集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的1、2、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