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的重大事件: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发表;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正确评价拿破仑。理解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在感知、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史实的过程中,掌握对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归纳的方法;在解读《人权宣言》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史料分析、合作探究的方法;在观察、分析教材插图的过程中,学习以图证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人民参与和推动革命的史实,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通过对拿破仑对外战争史实的分析,认识到侵略战争最终必然失败,树立“热爱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的观念。
重点:《人权宣言》基本内容;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及其评价。
难点:对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的评价。
一、导入新课
【出示】 法国国旗
【教师】 国旗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象征,可以说每一面国旗都是一部生动的历史。它书写着这个民族的历史与发展,见证着这个国家的荣辱与辉煌。这面三色旗是哪国的国旗?
【学生】 法国。
【教师】 你知道它的颜色分别有怎样的深刻寓意吗?
【学生】 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后来三色代表着法国的国家格言自由、平等和博爱。
【教师】 那么,法国的蓝白红三色旗是从何时起飘扬在法国上空?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法国,追寻历史的足迹,去探寻历史的答案。
二、探究新知
(一)旧制度的危机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课本P88—P89,探究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教师归纳】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1)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2)启蒙思想的影响;(3)财政危机的影响;(4)受英国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影响;(5)社会等级的严重对立。
【出示】 法国等级制度示意图、三级会议开幕
【讲述】 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三级会议由这三个等级分别推举代表组成。1789年国王路易十六召开175年没有召开过的三级会议。
【设问】 国王路易十六为什么要召开三级会议?结果如何?
【讲述】 三级会议由此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即直接原因。
会议目的:为摆脱财政危机,与资产阶级发生尖锐对抗。会议结果:资产阶级宣布把会议改为制宪会议,要求制定宪法,改革国家体制。
(二)革命进程,风云激荡
展示材料 “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因为,连经常进行的猎鹿游戏都没有,所以,无事可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
——《大国崛起》解说词
【设问】 “今日”何事改写了法国历史?
【预设】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由此开始。
展示图片:《攻占巴士底狱》
【设问】 为什么攻占巴士底监狱是革命开始的标志?
【预设】 巴士底狱是封建专制的象征,巴士底狱的攻陷,标志着法国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开始。
【讲述】 1789年7月14日这一天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不久,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展示材料 今天,在法国国家档案馆里,珍藏着一份记录了一百多年前法国革命理想的文件。这份文件,被历史学家们称为“新制度的诞生证书”。
——《大国崛起》解说词
【教师】 阅读P90材料研究,分析为什么《人权宣言》被历史学家们称为“新制度的诞生证书”?
【预设】 因为《人权宣言》以法律形式否定了王权、神权和封建特权,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展示材料】
材料一 1792年夏,法国处于危机之中。国王路易十六勾结外敌镇压革命,奥地利和普鲁士联军侵入法国本土。为拯救革命,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将国王及王后逮捕入狱。9月22日,宣布建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材料二 面对革命,法国国民激情澎湃。他们编制了“共和历”以取代传统日历;街头到处都是激昂慷慨的演说家;人们不再使用“先生”一词,而是彼此称呼“公民”。但是,群众的激情渐渐地失控了。与此同时,害怕革命蔓延的欧洲各君主国组成了反法同盟,对法国开战。
材料三 法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造成了国内形势动荡不安,同时欧洲一些国家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为借口,企图趁机侵略法国。
【设问】 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预设】 材料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国王路易十六勾结外敌造成法国危机;材料二,反法联盟对法国开战;材料三,法国内忧外患。
【教师】 为了保家卫国,巴黎人民又一次发动了起义,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了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平息了国内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但是,雅各宾派的打击面过宽,罗伯斯庇尔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三)革命影响,震撼欧洲
合作探究:历经多年的动荡,法国大革命,改变了法兰西也影响了世界,那这场革命有何历史意义呢?
【展示材料】
材料一 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渡过的。
——列宁
材料二 马克思写道:“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这两次革命不仅仅反映了它们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教师归纳】 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四)拿破仑帝国,涤荡欧洲
【过渡】 法国大革命的高潮结束以后,法国再次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那么是谁来拯救法国的呢?
【出示】 拿破仑画像
【设问】 请同学们阅读P91-92页的内容,简要概括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预设】 1799年发动政变,组成一个新政府;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战场上多次打败反法联盟;1812年远征俄国失败;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设问】 时至今日,拿破仑依然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评价拿破仑呢?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出示】 (1)要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2)要看主流和主导方面。(3)将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师总结】 拿破仑是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他创建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推动法国大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的军队,扩大了法国的疆域。但连年征战也给法国人民及被侵略国家人民带来巨大的摧残。但总的来说拿破仑的一生功大于过。
三、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大革命的序幕。革命迅速发展,特别是雅各宾派采取果断措施,稳定了国内局势,打退反法同盟,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在法国大革命中,拿破仑崛起,建立了拿破仑第一帝国。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对外发动战争,屡屡打败反法同盟,并扩大了法国疆域,控制了欧洲的很多地方。这些举措一方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但另一方面,对外战争的侵略性引起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广泛反抗,最终导致了帝国的覆灭。同时,法国封建王朝在反法同盟的帮助下乘机复辟。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课堂教学紧扣课标进行,通过大量的史料和图片,使学生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教学效果较好。针对本课教材,对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历史线索明确,学生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