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21 15:4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创建革命理论、指导工人运动的基本史实。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和分析《共产党宣言》等文字材料,培养从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树立为人类发展谋福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难点:通过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一、导入新课
【出示】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二、探究新知
(一)伟大的时代
【出示】 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不因此减弱的革命。”
【设问】 恩格斯说的“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不因此减弱的革命”,指的是什么事件?
【教师】 工业革命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也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出示】
材料一 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工业革命推动生产的迅速发展,并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机器生产本来可以用来减轻工人的繁重劳动,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它却成了更多榨取工人劳动血汗的工具。资本家常常用大批非熟练工人代替熟练工人,用女工、童工代替成年男工,以减少工资。工人随时面临着失业的危险,工人的处境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加恶化了。
材料二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已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具有鲜明的政治斗争性质。工人阶级为了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去进行斗争,并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工人们从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想从根本上改善自己的处境,就必须改变政治上的无权地位,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材料三 19世纪初,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又出现了以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更多的欧洲有识之士怀着急迫的心情,深入地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问题。
【设问】 依据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有哪些?
【教师归纳】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理论基础:空想社会主义。
(二)伟大的友谊
【讲述】 马克思与恩格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并且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参与建党活动,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出示】 马克思、恩格斯像
【出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起
1842年,恩格斯前往英国途中路过科隆,在《莱茵报》编辑部第一次会面。
1844年,恩格斯路过巴黎,第二次与马克思会面,两人充分交换了思想,在一切领域取得一致意见。
1845年,他们在布鲁塞尔进行第三次会晤,两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从此开始了共同的战斗历程。
【讲述】 两人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设问】 马克思主义理论由哪几部分组成?马克思、恩格斯身上表现出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预设】 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优秀品质:积极开拓、勇于进取的精神;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等。
(三)伟大的理论
【出示】 《共产党宣言》现存于世的唯一一页手稿
【讲述】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出示】 
材料一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下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
材料三 无产阶级不仅是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且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是新社会的创造者。
材料四 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
【设问】 阅读材料,分析《共产党宣言》阐述出了哪些问题?
【教师归纳】 《共产党宣言》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的作用;肯定了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同时指出它的局限性;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应该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并为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
【设问】 马克思主义诞生有何重大意义?
【预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师归纳】 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
(四)伟大的实践
【出示】 第一国际
【设问】 阅读课本,指出第一国际成立的时间和成立后的主要活动。
【出示】 巴黎公社社员墙
【讲述】 巴黎公社社员墙是拉雪兹神甫公墓东北角的一段灰色砖墙。弹孔深深地楔进墙中,尘封了百余年前的一夜血雨腥风。
【设问】 阅读课本,归纳巴黎公社运动的背景、时间、结果。
【设问】 巴黎公社是一个什么样性质的政权?
【学生】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设问】 巴黎公社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的意义还是重大的。请同学们分析归纳它的意义。
【学生】 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经验。
【播放】 《国际歌》
【教师】 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之后狄盖特为之谱曲。《国际歌》热情讴歌了巴黎公社战士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英勇不屈的革命气概。向资本主义宣战,充分表现了革命无产阶级不屈的豪迈气魄。
三、课堂小结
【出示】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讲话摘要
《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马克思主义诞生条件标志意义
     ↓
   第一国际 → 巴黎公社
在课堂上,结合大量的图片、史料、音频对本课进行了探究,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活动,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看法、观点,自由探究感悟历史,使学生能够抓住历史主线掌握历史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刻苦钻研、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及立志高远、为人类谋幸福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