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旅行社(word版,含部分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旅行社(word版,含部分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21 13:1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单元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
1.
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A.
沃森
B.
达尔文
C.
林奈
D.
克里克
2.
以下生物学研究案例中,主要运用调查方法的是
?
A.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B.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C.
清査校园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D.
用望远镜观察珍稀鸟类
3.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飞蛾扑火”和“鹦鹉学舌”分别属于
?
A.
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B.
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C.
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D.
社会行为、学习行为
4.
鱼群中一条鱼的身体受伤后,能分泌一种物质,鱼群中的其他个体觉察到这种物质的气味后,就会迅速逃走,这种物质和它产生的气味,起到的作用是
?
A.
标记
B.
求偶
C.
攻击敌害
D.
传递信息
5.
狒狒群体中往往有一定的组织和分工,具有这样特征的行为属于
?
A.
迁徙行为
B.
社会行为
C.
取食行为
D.
繁殖行为
6.
下列哪种是动物的学习行为
?
A.
蜘蛛结网
B.
亲鸟給雏鸟喂食
C.
小鼠学走迷宫获取食物
D.
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
7.
楚汉时期,汉王刘邦派谋士在项王必经之地“召集”蚂蚁,写出“项王死于此地”几个字,项以此认为是天意安排,遂拨剑自戕,此事件中,汉王谋士主要利用了蚂蚁的什么行为
?
A.
社会行为
B.
生殖行为
C.
学习行为
D.
防御行为
8.
下图是科学家做的“涡虫对光的行为反应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涡虫在光照下舒展身体是先天性行为
B.
涡虫见光收缩身体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C.
涡虫在电击时收缩身体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
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9.
牧羊人放牧,只需要管好头羊,羊群中的其他羊都会跟着头羊走,依据是羊群具有
?
A.
取食行为
B.
社会行为
C.
贮食行为
D.
繁殖行为
10.
“蜜蜂筑巢”和“鹦鹉学舌”分别属于
?
A.
学习行为、学习行为
B.
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C.
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D.
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11.
穷人家的孩子会爬树掏鸟蛋,贵族家的孩子会骑马射箭,这充分说明
?
A.
先天性行为受环境影响
B.
先天性行为不受环境影响
C.
学习行为受环境影响
D.
学习行为不受环境影响
12.
下列科学家中,研究方向不属于生物学领域的是
?
A.
屠呦呦
B.
钱学森
C.
袁隆平
D.
施一公
13.
“尝试与错误”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学习理论。他通过对动物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动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要经过多次尝试,逐渐淘汰错误的反应,发现并保留正确的反应,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下列对动物“试错”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试错”是常见的动物学习行为
B.
“试错”次数与动物所处环境复杂程度有关
C.
“试错”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D.
动物越高等,形成某行为的“试错”次数越少
14.
小林高兴地对小明说“每年四月,都能看到几对凤头??()在颐和园的水面上筑巢,今年它们又来了。”以下关于凤头??的推测合理的是
?
A.
它的繁殖季节在冬季
B.
它的筑巢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C.
它长期栖息在北京
D.
它与人类非常亲近
15.
小明为研究蚂蚁的活动情况,选择不同时间点观察并记录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每次观察
分钟,记录结果如表所示。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
第二天蚂蚁活动最频繁
B.
前蚂蚁没有活动
C.
蚂蚁活动频繁
D.
蚂蚁上午的活动比下午的活动频繁
16.
细菌的发现者是
?
A.
英国人弗莱明
B.
荷兰人列文虎克
C.
法国人巴斯德
D.
瑞典人林奈
17.
小明为研究蚂蚁的活动情况,选择不同时间点观察并记录离开蚂蚁窝的蚂蚁数目。每次观察
分钟,记录结果如表所示。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
第二天蚂蚁活动最频繁
B.
前蚂蚁没有活动
C.
蚂蚁活动频繁
D.
蚂蚁上午的活动比下午的活动频繁
18.
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动物行为是
?
A.
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B.
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
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
蜜蜂的舞蹈作用
19.
石景山区某实验学校为弘扬祖国文化,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抖空竹”课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这项运动需要肱二头肌收缩和肱三头肌舒张才能曲起手臂
B.
抖空竹时手臂的伸展和曲起是围绕肘关节为中心的运动
C.
左右手臂伸展和曲起的交替运动需要小脑发挥协调运动的功能
D.
学生调整抖空竹的动作以维持空竹正常旋转属于先天性行为
20.
在研究蚂蚁的通讯过程中,先在侦察蚁要经过的地方铺上纸片,纸片的尽头放食物,待侦察蚁回巢后,我们将纸片重新排列成圆形,结果蚂蚁
?
A.
直奔食物取食
B.
在纸上来回打转
C.
找不到食物,停下来再派侦察蚁侦察
D.
相互用触角商量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试分析回答: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
?。
(3)幼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
?而获得。
(4)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
?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的。
(5)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
22.
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举例:白蚁群体(无等级制度:雌蚁、雄蚁、工蚁、兵蚁),狒狒群体(有等级制度:“首领”雄狒狒、下级雄狒狒、雌狒狒、幼狒狒)。
(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
?等来传递信息。
23.
请分析下面资料,分析回答:
资料一:都说狗和猫是天生的对头,然而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大黄狗却和一只大白猫和睦相处,并且这只刚产崽的狗妈妈还给小猫喂奶吃。
资料二:欢乐海底世界里,海狮表演的跳高顶球、转呼啦圈、模仿人走路等节目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资料三:白蚁中有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雄蚁主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承担觅食、
筑巢、照料蚁后和幼虫等工作;兵蚁负责保卫蚁巢。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中的狗妈妈母猫喂养小猫的行为属于
?,该行为是由母猫体内的
?所决定的。
(2)在资料二中,海狮的表演属于
?行为。动物的
?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
?,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
(3)由资料三判断,白蚁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的组成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些哺乳动物的群体内部存在着明显的
?。
24.
近百年来,海螺沟冰川慢慢消融,逐渐露出裸地,形成了一条长达
公里的狭长冰川退缩带(见图
)。退缩带上依次覆盖了从草本、灌木到森林等不同类型的植被。为研究最早形成的裸地是如何演变成森林的,研究者选择了七个样地,统计记录其植物种类、土壤状况等相关指标(见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方法是
?法。
(2)冰川退缩后的裸地养分状况较差,逐渐长出黄芪等草本植物,而后出现了高
米的灌木和小乔木沙棘、川滇柳。研究发现,这些植物的根部生有可以固氮的根瘤菌,这是造成土壤中
?的直接原因,也为后续大型木本植物的生长奠定了物质基础。该统计结果说明生物与环境相互
?,这是植被类型更替的动力之一。
(3)研究者测定了不同样地上几种植物占乔木层有机物质总量的比例(如图
)。冬瓜杨是可高达
米的阔叶乔木,川滇柳与沙棘占比逐渐减少,可能是因为它们无法得到充足的
?条件,生长受到影响所致。随后冬瓜杨被更为高大的云冷杉取代。可以推测,冬瓜杨和其他三类植物之间均存在
?
关系。这也是推动植被类型更替的重要力量。
(4)植物为动物的生活提供
?,可以推测,在植被类型更替的过程中,该地区动物类群也随之发生变化。可见,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
年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合作,提出了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阶段,故AD不符合题意;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故B不符合题意;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他被称为“分类学之父”,
故C符合题意。
2.
C
【解析】A、设计一组对照试验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属于实验法。A错误;
B、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属于收集和分析资料法。B错误;
C、清査校园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属于调查法,C正确;
D、用望远镜观察珍稀鸟类属于观察法。D错误。
故选:C。
3.
A
【解析】“飞蛾扑火”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鹦鹉学舌”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的学习行为、因此从行为获得途径看,“飞蛾扑火”和“鹦鹉学舌”分别属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4.
D
【解析】鱼群中一条鱼的身体受伤后,能分泌一种物质,鱼群中的其他个体觉察到这种物质的气味后,就会迅速逃走,这种物质和它产生的气味,起到的作用是传递信息的作用。
5.
B
6.
C
7.
A
【解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该事件中,一只蚂蚁发现糖后通知其他蚂蚁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故选A。
8.
C
【解析】AC.涡虫在强光下伸展身体,涡虫在电击下收缩身体,这都是涡虫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A正确,C错误。
B.涡虫见光收缩身体的行为的原因是:实验中多次给涡虫以“光照
电击”连续刺激,涡虫对“光照”形成了条件反射,强光由无关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这是涡虫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正确。
D.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D正确。
9.
B
【解析】羊群中的其他羊都会跟着头羊走是由于羊群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等级,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牧羊人只需要管好头羊就可以了。故B符合题意。
10.
B
11.
C
【解析】动物后天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环境决定的行为。穷人家的孩子会爬树掏鸟蛋,贵族家的孩子会骑马射箭,这充分说明学习行为受环境影响,C正确。
12.
B
13.
C
【解析】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因此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有关。“试错”次数与动物所处环境复杂程度有关,“试错”是动物学习中和在生活经验中获得的学习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动物越高等,“试错”的次数就越少。所以C错误。
14.
B
【解析】A.根据题干描述,它的繁殖季节在春季。A错误;
B.它的筑巢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一种先天性行为。B正确;
C.它每年四月来北京。C错误;
D.无法推测它与人类的关系。D错误。
故选B。
15.
C
16.
B
17.
C
【解析】分析观察结果可见:第二天蚂蚁活动最不频繁,A错误;
表中没有
前的数据,无法说明
前蚂蚁没有活动,B错误;
分析观察结果可见:
蚂蚁活动频繁,C正确;
分析观察结果可见:蚂蚁下午的活动比上午的活动频繁,D错误。
18.
A
19.
D
20.
B
【解析】蚂蚁是依靠气味进行信息交流的。侦察蚁发现食物后,会在沿途(纸片上)留下特殊的气味,其它工蚁会沿着气味找到食物。如果我们将纸片重新排列成圆形,气味乱了,结果蚂蚁在纸上来回打转,找不到食物。B正确。
第二部分
21.
(1)
学习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黑猩猩的这种行为是在后天的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
??????(2)
不能
【解析】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因为生活经验不足,学习能力差,因此不能完成这种行为。
??????(3)
学习
【解析】幼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而获得。
??????(4)
遗传;遗传
【解析】由分析可知: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的。
??????(5)
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解析】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
22.
(1)
分工
??????(2)
动作、声音和气味
23.
(1)
先天性行为;遗传因素
【解析】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2)
学习;学习;高等
【解析】海豚的表演是一种学习行为,这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取的行为。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
??????(3)
社会;分工;等级
【解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如:白蚁的群体中,工蚁的职能是筑巢及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则专司蚁穴的保卫,雌蚁是专职的“产卵机器”,也叫蚁后,就体现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些哺乳动物如狒狒的群体内部存在着明显的等级。
24.
(1)
调查
??????(2)
含氮量增加;影响(作用)
??????(3)
光照;竞争
??????(4)
食物和栖息地
第1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