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据统计,16世纪,英国贵族从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值是1:10.这说明()
A.
英国贵族善于经营农场
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优越
C.
农业人口大量流向城市
D.
封建庄园经济彻底瓦解
中古西欧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手工业者、商人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特殊的法律地位。他们都成为了(?
?
)
A.
城市居民
B.
大资本家
C.
破产手工业者
D.
基督教徒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A.
工厂制度的确立
B.
新航路的开辟
C.
基督教的传播
D.
手工工场的产生
从10世纪起,西欧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A.
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B.
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C.
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D.
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代英国制针工场里通常有将近20个制针匠同时进行工作,每个人仅从事20种操作中的一种。这个现象能够反映欧洲近代手工工场()
A.
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B.
组织形式以分工为基础
C.
生产规模比较稳定
D.
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
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租地农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租地农场主主要是一些富裕农民
B.
租地农场的土地所有权全部归租地农场主
C.
租地农场同市场的联系密切
D.
租地农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候”,“时代”的先驱及其作品是
A.
但丁《神曲》
B.
达·芬奇《蒙娜丽莎》
C.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D.
司马迁《史记》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A.
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B.
否定基督教会地位
C.
创立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D.
创新文学艺术形式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为
A.
全面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B.
几乎蔓延到了西欧所有国家
C.
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D.
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促使“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是()
A.
人文主义的传播
B.
封君封臣改革的开展
C.
新航路的开辟
D.
罗马帝国的建立
有学习小组就“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题进行讨论。下面四位同学的观点,你认为符合主题的是
A.
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C.
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
D.
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黄金就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哥伦布这句话反映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直接目的是
A.
寻找黄金
B.
探寻新航路
C.
地理大发现
D.
证实地圆学说
从整体史观讲,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国逐渐融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
西方的殖民掠夺
B.
东方的借鉴学习
C.
正常的文化交流
D.
世界人民的心愿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公元1500年作为重要的历史分期点,你认为以1500年为分期点的主要依据是
A.
1500年是一个整数时间,容易记忆
B.
1500年前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
1500年是欧洲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
D.
1500年前后开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
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
B.
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C.
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D.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菲律宾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这样一块纪念碑,正面写给麦哲伦,背面写给杀死麦哲伦的当地英雄拉普拉普。碑文正面是“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碑文背面是“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这说明()
A.
观念冲突,可以弥合
B.
历史是非,清晰可辨
C.
人物评价,看其主流
D.
角度不同,结论迥异
新航路开辟以后,下列哪些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道路()
①英国②美国③葡萄牙④法国⑤日本⑥西班牙
A.
??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④⑤
D.
③④⑤⑥
从16世纪晚期至18世纪,英国走向深蓝,一步一步成就“日不落帝国”。下列见证英国崛起的史实有误的一项是(
)
A.
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荷兰“无敌舰队”,开始海外扩张
B.
英国殖民者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
C.
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
D.
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
15世纪到18世纪末,殖民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
①武力征服是其主要扩张手段②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其主要驱动力
③采用商业殖民方式,建立殖民贸易公司④掠夺财富、屠杀土著人、抢占土地是其主要活动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在殖民争霸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A.
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
西班牙、荷兰、法国
C.
西班牙、荷兰、美国
D.
荷兰、德国、法国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出现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工之间彼此签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据统计,16世纪,英国贵族从他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之比是1:10。
材料二
?14世纪前后,商人也从事手工业原料和产品的贸易活动。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生产过程分成梳毛、纺线、染色、织布、平整等多道工序,由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完成。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手工业者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很快,其他部门也出现了这种资本与劳动的分离。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出现哪一新的生产组织?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手工工场具有哪些特点?
(3)概括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新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有的垦殖由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耕种。
材料二:中世纪的社会评论家经常认为欧洲社会包括三个等级或阶级:“祈祷者、作战者和劳作者。”……这种将社会整齐地分化为三个阶级的模式抓住了中世纪欧洲的一些重要事实,它清晰地反映了一个在政治、社会和经济上均不平等的社会……却也忽略了一些为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带来诸多变化的过程。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一反映了欧洲农村开展的哪一运动?这些新开发的地区有何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祈祷者、作战者和劳作者”分别指哪些人?
请用学过的知识说说中世纪欧洲社会的诸多变化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艺术的成就很高,人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学术思想,这和黑暗的中世纪是个鲜明的对比。……于是,许多西欧的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这种要求就像春风,慢慢吹遍整个西欧。
材料一中的“春风”指哪一历史事件?请举一例能够反映这一时期思想的文学作品。有人依据材料一的内容说这股“春风”是一次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古,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共产党宣言》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洲的发现者。请以英国为例谈谈你对划线部分的理解。
材料三?
英国想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西方国家对东印度的征服和掠夺,将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归纳“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说说这些“田园式的过程”产生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路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事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从此,西欧与不同地区的商贸往来日益繁荣,血腥的西欧殖民掠夺也不断加剧。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大西洋沿岸的贸易十分活跃,带动了荷兰的造船业和运输业。当时仅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上百家造船厂,其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而且造价不高。1600年,荷兰就有1万艘船,其中有一些是可装载几百吨货物的大货船。
材料三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公司资本雄厚,又有政府作为后盾,击败了葡萄牙人,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东印度公司的首要目标是夺取葡萄牙人控制的摩鹿加群岛。总部下达的命令是,“如果用条约不行,就用武力”。通过暴力和欺诈,东印度公司强占了摩鹿加群岛和爪哇岛。
(1)????
据材料一,指出西欧殖民掠夺不断加剧的原因
(2)????
据材料二、三,概括西欧殖民掠夺中荷兰成为贸易强国的原因
(3)????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殖民掠夺的积极影响。
达·芬奇(1452-1519)和哥伦布(1451-1506)是同时代的人,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世界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达·芬奇在论述绘画的宗旨时强调指出,他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一次,他作为助手和老师合作一幅画卷,老师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学观念的束缚,所绘作的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达·芬奇所绘的一个天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者成鲜明对比,老师看后自叹不如。
(1)材料一表达了达·芬奇的绘画体现了什么“时代精神”?请列举其一幅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材料二?
哥伦布说:“黄金就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2)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做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二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周一良、吴于度主编《世界通史料选辑》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材料四?
近代以前的世界史,基本上是地区史或国别史的拼凑;之所以如此,绝不是因为历史学家们无能,而是由于那时的世界尚未连成一片。新航路开辟以后,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材料五?
由于贸易商、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使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4)根据材料五,概括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因此英国贵族从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值是1:10,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优越性,故B正确。
A.本项所述是对于题干主旨的误读,故A错误。
C.题干没有人口流动的信息,故C错误。
D.本项所述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世纪的市民阶层,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A.中古西欧城市发展过程中,手工业者、商人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成为城市居民。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故A正确。
BCD.均与本题无关。
故选A。
3.【答案】D
【解析】略
4.【答案】D
【解析】略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欧洲近代手工工场,要求运用所学分析题干信息。
【解答】
A.题干体现不出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故排除A。
B.根据“有将近20个制针匠同时进行工作,每个人仅从事20种操作中的一种”可知,题干体现了手工工场的生产环节分工较细,这迫使手工工场组织形式相应发生变化,故B符合题意。
C.题干没有体现生产规模比较稳定,故排除C。
D.题干信息没有体现英国制针工场的分布,故排除D。
故选B。
6.【答案】B
【解析】略
7.【答案】A
【解析】略
8.【答案】C
【解析】略
9.【答案】C
【解析】略
10.【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14世纪前后,地中海区域是欧洲贸易最繁荣的地区,当时意大利兴起许多城市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促使“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故A正确。
BC.两项所述均与“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不符。故BC错误。
D.欧洲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进入中世纪,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的建立。故D错误。
故选A。
11.【答案】B
【解析】略
12.【答案】A
【解析】略
13.【答案】A
【解析】略
14.【答案】B
【解析】略
1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D.18世纪,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日不落帝国,排除AD
B.题干的时间应该是新航路开辟以后,当时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故B正确。
C.17世纪,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排除C。
故选B。
1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麦哲伦,要求掌握历史学科基本研究方法。
【解答】
D.通过题干中麦哲伦纪念碑正反两方面叙述的不同内容可以看出,历史研究的角度不同,结论迥异,故D正确。
A.题干中的观念冲突是不可弥合的,排除A。
B.题干对麦哲伦的评价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不能说历史是非清晰可辨,排除B。
C.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C。
故选D。
1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欧洲的殖民侵略,要求具备识记的能力。
【解答】
①③④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许多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从事“三角贸易”,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西班牙人。后来英国、法国也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故①③④⑥符合题意。
②⑤.题干体现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与美国、日本无关,故②⑤错误。
故选B(①③④⑥)。
18.【答案】A
【解析】略
19.【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要求识记相关史实。
【解答】
结合所学可知,①②③④均符合史实。
故选D。
20.【答案】B
【解析】略
21.【答案】(1)租地农场。资本主义性质。
(2)特点:分工细致;商人掌握生产资料,手工业者只靠出卖劳动力生活;面向市场。
?(3)影响: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的社会面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解析】(1)本题考查租地农场,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可知,材料体现的是英国新的生产组织租地农场。依据“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可知,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实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
(2)本题考查手工工场具有的特点,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材料二“生产过程分成梳毛、纺线、染色、织布、平整等多道工序,由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完成”说明手工工场具有分工细的特点;材料“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手工业者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可以得出商人掌握生产资料,手工业者只靠出卖劳动力生活;面向市场。
(3)本题考查新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新的生产方式即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都采用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从而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的社会面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2.【答案】【小题1】垦殖运动;这些新开发的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小题2】教士(教会贵族)、贵族(世俗贵族)、农奴(农民)。
【小题3】经济上,庄园逐渐衰落,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政治上,王权提升,市民阶层分享权力;社会上,近代大学兴起,逐渐冲破教会的思想控制。
【解析】本题以两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欧洲农村垦殖运动、欧洲的社会等级、中世纪欧洲社会变化等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欧洲农村垦殖运动、欧洲的社会等级、中世纪欧洲社会变化等知识。
23.【答案】【小题1】事件:文艺复兴。作品:《神曲》;《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不同意,理由:文艺复兴不是真正“恢复”古典文化,而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此反对教会神权之上而提倡的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此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抨击当时的文化制度,以建立新的文化,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制造舆论的思想解放运动)。
【小题2】发现者:哥伦布。理解: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凭借地处大西洋沿岸的有利地理位置,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壮大,不再甘心忍受封建专制制度。
【小题3】主要途径:殖民掠夺;屠戮(种族灭绝);不平等贸易;奴隶贸易等。影响:加速了物种、商品交流;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在此期间,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解析】1.?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于是,许多西欧的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这种要求就像春风,慢慢吹遍整个西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风”指的历史事件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品有《神曲》;《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一次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古,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因此不同意。理由就是文艺复兴不是真正“恢复”古典文化,而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此反对教会神权之上而提倡的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此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抨击当时的文化制度,以建立新的文化,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制造舆论的思想解放运动)。
2.?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因此发现者是哥伦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材料的理解是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凭借地处大西洋沿岸的有利地理位置,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壮大,不再甘心忍受封建专制制度。
3.?本题考查“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和殖民扩张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三“英国想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西方国家对东印度的征服和掠夺,将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捕黑人的场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主要途径是殖民掠夺;屠戮(种族灭绝);不平等贸易;奴隶贸易等。根据材料“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它的影响是加速了物种、商品交流;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在此期间,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24.【答案】(1)新航路开辟。
(2)造船业发达;竞争手段先进;政府支持;使用暴力和欺诈手段。
(3)有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解析】(1)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路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事件……从此……血腥的西欧殖民掠夺也不断加剧”可知,西欧殖民掠夺不断加剧的原因是新航路开辟。、
(2)本题考查西欧殖民掠夺中荷兰成为贸易强国的原因,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当时仅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上百家造船厂,其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而且造价不高。1600年,荷兰就有1万艘船,其中有一些是可装载几百吨货物的大货船”得出其原因是荷兰造船业发达;根据材料三“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又有政府作为后盾,击败了葡萄牙人,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可知,其原因是竞争手段先进,有政府支持;根据材料“通过暴力和欺诈,东印度公司强占了摩鹿加群岛和爪哇岛”可知,其原因是使用暴力和欺诈手段。
(3)本题考查西欧殖民掠夺的积极影响,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西欧殖民者通过殖民侵略,掠夺了无数的财富,他们利用抢来的这些财富,发展国内经济;同时,这些殖民地也为其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由此概括出答案,即?有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25.【答案】(1)人文主义。《蒙娜丽莎》或者《最后的晚餐》。
(2)发现美洲大陆。追求黄金(发财致富)。
(3)欧亚非美洲之间商品往来日益密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
(4)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5)原因:殖民地采矿业、种植园农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印第安人富有反抗精神,不能满足需要。
【解析】(1)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表达达?芬奇的绘画体现了人文主义“时代精神”。达?芬奇:意大利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多才多艺,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他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2)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作出的贡献是发现美洲。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材料二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寻找黄金。
(3)本题考查哥伦布为代表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据“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可知,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亚非三洲之间商品交流日益密切,促进了各地的经济发展和贸易交流,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4)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说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5)本题考查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根据材料五“由于贸易商、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了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可知,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是原南北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难以管理;种植园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印第安人富有反抗精神,不能满足需要。
第2页,共16页
第1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