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声音的高与低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2.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实验建立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2.通过柱状图分析出不同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
声音有高有低。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引入:
(1)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试。
(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
2.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证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
(2)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
(3)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音高现象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及时记录下来。
4.教师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一边演示分组活动。
记录表格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
我想到的(预测)
我听到的
我看到的
音高的变化顺序
音高
振动的快慢
音高
振动的快慢
5.整理数据。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统计好“我们的观察柱状统计图”的表格,根据实验数据,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和发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吗?还能发现什么?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通过前面的实验可以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慢,声音也越低,反之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得越快,声音也越高。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1.研究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音叉发声情况。
2.研究粗细不同的空心铜管的发声情况。
3.研究古代乐器的发声情况。
【板书设计】
声音的高与低
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教学反思】
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归纳出声音高低与声源振动频率间的关系,进一步将学生对声音的直观感受深化到对振动的认识,振动的特征量有振幅和频率,它们分别对应到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也就是音量和音高。(共14张PPT)
2020年秋精选课件
教科版(2017)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声音
6.声音的高与低
声音有高有低。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探索声音高低的变化
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度不同的声音
观察铝片琴的结构,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我的发现:琴的簧片长短不一样,簧片短,音量高;簧片长,音量低。
吹响口琴,使它发出高度不同的声音。
探索声音高低的变化
仔细观察口琴的簧片,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我的发现:口琴的簧片长短不一样,簧片短,音量高;簧片长,音量低。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研究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发出声音的音高有什么变化?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实验方案
随着尺子伸出桌面部分长度的变化,音高会发生改变。
先确定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
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
清晰地听四种不同的音高(高、较高、较低、低)
记录听到的、看到的现象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8
高
快
高
快
12
较高
较快
较高
较快
16
较低
较慢
较低
较慢
20
低
慢
低
慢
尺子伸得越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
尺子伸出桌面长度与音高的关系
把我们的观察结果做成一张图表
把我们的观察结果做成一张图表
由音高柱状图可知,尺子伸出桌面的——
长度越长,振动越(
),音高越(
);
长度越短,振动越(
),音高越(
)。
慢
低
快
高
1.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有什么关系?
2.声音高低变化有什么规律?
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物体越短,声音越高;物体越长,声音越低。
……
推测图中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会怎样变化?
物体越细、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物体越粗、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