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先识大势
再看小事
神宗时,以陕西用兵失利,内批出令斩一漕臣。明日,宰相蔡确奏知,
上曰:“昨日批出斩某人,已行否?”确曰:“正欲奏知”。
上曰:“曰此事何疑?”确曰:“祖宗以未尝杀士人臣事,不意自陛下始。”
上沉吟久之,曰:“可与刺面配远恶处。”门下侍郎章惇:“如此,即不若杀之。”上曰:“何故?”曰:“士可杀,不可辱!”
上声色俱厉曰:“快意事便做不得一件!”惇曰:“如此快意事,不做得好!”
——侯延庆《退斋笔录》
(1)蔡确和章惇以什么为武器对抗皇帝旨意?
祖宗之法
(2)从材料中看,宋代祖宗之法的要义何在?
(3)宋代缘何立国初就确立因循求稳的策略?
防弊之政,因循求稳
事为之防
曲为之制
(1)后唐第三任皇帝李嗣源的称帝之路 说明了什么?
将士难以控驭;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后唐天成元年,(因赵在礼部哗变)李嗣源至鄴都,营于城西南;……是夜,从马直军士张破败作乱,……嗣源泣谕之,不从。……乱兵拔白刃环之,曰:“此辈虎狼也,不识尊卑,令公去欲何之!” ---资治通鉴卷274
一则战事
(2)结束五代后,宋太祖宋太宗(祖宗)是如何防止地方割据、禁军难驭的?
一、防弊之政:确立家法
行政:派文官担任知州,节度使变为虚衔;
财政:设诸路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权;
军事: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实施更戍法,定期更换驻地;
枢密院和禁军调统分离;崇文抑武,扩大科举。
材料一 五代方镇残虐……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
材料二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多以赋入自赡,名曰留使……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
材料三 禁军聚之京师……皆一以当百。诸镇皆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 ——司马光《涑水记闻》
夺其权
制钱谷
收精兵
一、防弊之政:确立家法
地方:设置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
路分设帅漕宪仓四监司,互不统属,各自监州;
中央:以枢密使、三司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
强化监察机构,设御史台和谏院
一、防弊之政:确立家法
一日,罢朝,坐便殿,不乐者久之。左右请其故。曰:尔谓为天子容易耶?
早作乘快,误决一事,故不乐耳。
乾德二年旧相并罢,始命赵普平章事,但无宰相署敕,仪谓皇弟开封尹、同平章事正其职焉,从之。 ————《宋史·太祖纪三》
总括上述材料,防范武将篡乱、文臣擅权、帝王违制的祖宗之法有何影响?
积极:预防内部动乱,巩固国家统一,强化中央集权;
立纲纪
召和气
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
影响行政效率,政治因循保守
军事力量薄弱,外战常处守势
君臣各安,共治天下
防弊家法,百弊丛生
臣观治平二年,天下所入财用大数都约缗钱六千余万,养兵之费约五千万,乃是六分之财,兵占其五。 ————陈襄《论冗兵札子》
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令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选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 ————包拯《论冗官财用等》
冗官
冗兵
冗费
他们能完成整顿吏治、富国强兵的使命吗?
二、庆历新政:重振家法
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愿陛下顺天下之心,力行此事,庶几法制有立,纲纪再振。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根据材料,概括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的改革重心
整顿吏治
触犯家法
明黜陟
抑侥幸
精贡举
择官长
均公田
厚农桑
修武备
减徭役
推恩信
重命令
三、熙宁改制,超越家法
变更天下之弊法,以趋先王之意——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领域 措施 内容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募役法 纳钱代役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 取士 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概括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
富国
强兵
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何在?
三、熙宁改制,超越家法
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使天下之人嚣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於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宋史·王安石传》
《宋史》将北宋衰亡归因于王安石,是否合理?
攸尝言于帝曰:“所谓人主,当以四海为家,太平为娱,岁月能几何,岂可徒自劳苦!”帝深纳之。 ----续资治通鉴·宋纪九二
比以敌国兴师,都城失守,祲缠宫阙,既二帝之蒙尘,祸及宗祊,……
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尚在。
————《皇太后告天下人书》、汪藻《浮溪集》卷一三
四、偏安续命,重述家法
刘松年《中兴四将图》
岳飞
张俊
韩世忠
刘光世
南宋立国后最紧迫的任务是什么?
要重建祖宗家法,对宋高宗而言最紧迫的任务是什么?
盖南宋宰相兼总兵财,权莫与比。一人得政,俨然首辅,其他执政,陪位诺画而已。
开禧之后,宰臣兼使,遂为定制。
——据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等
收兵权
四、偏安续命,重述家法
很大程度上南宋并未重树而只是重述祖宗家法?这么说依据何在?
(隆兴元年四月)戊辰,张浚入见,议出师渡淮,三省、枢密院不预闻。
——《宋史》孝宗本纪
权相政治
士之绳趋尺步、稍以儒名者,无所容其身。从游之士,特立不顾者,屏伏丘壑;依阿巽懦者,更名他师,过门不入,甚至变易衣冠,狎游市肆,以自别其非党。
——《宋史》道学传三
党禁理学
帝王坏法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
造极于赵宋之世。
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