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
——冯友兰《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目录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二、从部落到国家
三、商和西周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石器时代: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距今约200万年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距今约1万年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代表:
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生产生活:①使用打制石器②从事渔猎和采集③过着群居生活④已经学会用火
社会组织:原始人群(早中期)、母系氏族社会(晚期)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东南西北,分布广泛
2.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3.地处平原,大河文明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生产生活:①使用磨制石器②大量使用陶器③开始从事原始农业④饲养家畜⑤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
社会组织:母系氏族社会(早中期)、父系氏族社会(晚期)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典型代表: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和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
生产生活:仰韶文化——粟、彩绘陶器;河姆渡文化——水稻、养蚕缫丝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典型代表: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
生产生活:黑陶(“蛋壳陶”);玉器;祭坛和神庙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
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制取代母权制)
磨制石器→生产力提高→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出现→阶级分化加剧→原始社会解体,国家机器产生
二、从部落到国家
华夏族的传说(炎黄子孙)
三个人物:黄帝、炎帝、蚩尤
两次战争:涿鹿之战、阪泉之战
二、从部落到国家
三皇五帝的传说(仰韶、龙山文化时代)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二、从部落到国家
禅让制:通过推举和考察的方式,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二、从部落到国家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 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 燕策一》
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权力传承:传贤→传子
国家性质:公天下→家天下
社会转型:原始公有制→奴隶私有制
二、从部落到国家
统治制度
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地方:聚族而居,直接统治夏后氏部落,间接统治其他部族
二、从部落到国家
夏文化的遗存: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
三、商和西周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商汤讨桀)
迁都:盘庚、殷、殷朝(殷商)
疆域: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三、商和西周
统治制度——内外服制度
中央:商王、尹及事务官(史、卜、祝)
地方:侯和伯
三、商和西周
商文化的遗存: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三、商和西周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殷人尊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
甲骨文,比较成熟的文字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三、商和西周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周武王(武王伐纣)
三、商和西周
分封制
1.含义?
2.目的?
3.内容?
4.对象?
分封制
1.含义:封邦建国
2.目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维护统治,巩固政权
3.内容:“授民授疆土”,土地和人民
4.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三、商和西周
分封制
5.诸侯权利与义务?
6.特点?
分封制
5.诸侯权利与义务:
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服从命令,朝觐述职
6.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宗族统治
三、商和西周
分封制
7.积极作用?
8.消极影响?
分封制
7.积极作用:加强地方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格局,成为强国
8.消极影响:独立性,诸侯强大,王权衰弱
三、商和西周
宗法制
1.含义?
2.基本原则?
宗法制
1.含义:父系血缘关系,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
2.基本原则:嫡长子继承制
“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三、商和西周
宗法制
3.内容?
宗法制
3.内容:大宗、小宗体系;相对性;周天子是天下大宗和最高领袖
三、商和西周
宗法制
3.内容?
4.特点?
宗法制
4.特点:政治关系和血缘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和家国同构;社会等级森严
三、商和西周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关系:
分封制(表)、宗法制(里)
三、商和西周
西周灭亡:
①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国人暴动”、“共和行政”
②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
三、商和西周
商周经济文化成就:
①农业为主,生产工具——木石骨蚌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土地制度——井田制(奴隶主土地国有,集体劳作)
②手工业为辅,青铜铸造鼎盛,青铜文化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