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化学九上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化学九上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21 10:3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教材 解读 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空气的有关内容,空
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学生凭着生活经验,能确信氧
气的存在。这节课内容所接触的是抽象的分子,正如学生
对空气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现象入
手,便于学生对抽象知识及概念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培
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能力,也为将来化学学习奠定
基础。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
观世界,也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
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
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对继续探索物质结构的奥秘,
奠定了基础。
教 学

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分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会用分子
的观点解释一些现象和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实验现象获取信息,从而运
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类等方法处理信息。
2.通过对分子性质的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
方法和能力,并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
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建立“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永恒的”的辩证唯物主
义观点。
重点 难点
重点: 分子的概念和特性。
难点: 利用分子的有关知识解释某些现象。
案例一 导学设计案例
探究点一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但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离子构成的。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 分子的性质
[情景展示 1 1]
[问题探究] 一个水分子有多大呢?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在 4 ℃时,20 滴水的体积约为 1 mL,质量为 1 g,一滴水中约含有 1.67×10 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 2 2] (视频情景详见光盘内容)
[问题探究] 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用大烧杯罩住的烧杯A 中的酚酞溶液与烧杯 B中的浓氨水没有混合,为什么浓氨水也会变红呢?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烧杯 A 中的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是由于烧杯
B 中的浓氨水扩散出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氨分子)进入到烧杯 A 中,使烧杯A 中的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了,该实验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 3 3] (视频情景详见光盘内容)
[问题探究] 为什么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为什么密闭注射器中的空气容易压
缩,而水却很难压缩呢?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不同的物质分子之
间的间隔不同;密闭注射器中的空气容易压缩,而水却很难压缩,说明气体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大,液体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小。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三 从分子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情景展示] (视频情景详见光盘内容)
[问题探究] 物质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仍然保持该物质的
化学性质,改变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分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点]
1.学生是否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在通过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时,是否还有更好的设计或完善的实验?
3.学生是否学会了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
4.学生是否理解了分子保持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不是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