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几何小实践(圆的初步认识)沪教版(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几何小实践(圆的初步认识)沪教版(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21 12:29:31

文档简介

课题
圆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
教材分析
“圆的初步认识”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中的内容,这是小学阶段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图形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通过生活中的圆,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感性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的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本课时属于一节概念课,因此教师试图让学生经历材料感知——聚类分析(从不同中找相同)——归纳概括——抽象命名的概念形成的过程,帮助他们形成对概念内涵的丰富认识。通过学生的观察、动手,体会到圆是有一个固定的点,有一定的长度,旋转一周得到的图形,认识感悟到画圆原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常用的画圆的工具圆规来画圆。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对圆已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部分学生对“圆心”、“半径”等名称有所了解;都知道画圆可以借助圆规,但对用圆规画圆的技巧及画定圆的方法还不了解;另外,对于几何图形,学生习惯像长方形、正方形等多边形那样从边、角这两个要素去描述,对于圆要从“圆心”、“半径”这些要素去描述会不太适应。本课将学生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认知起点展开。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特征,知道圆心、半径的意义,并会用字母表示。2、知道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能用圆规比较熟练地画圆。3、运用半径、圆心的知识分析理解实际生活中的圆。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圆的特征,知道圆心、半径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用圆规比较熟练地画圆。
教学准备
课件、圆规、纸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预设
一、谈话导入,感知概念
1、师:同学们,你在哪儿见到过圆?
在这些画面中,你看到圆了吗?(课件演示)2、交流讨论:师:圆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最大的区别呢?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揭示课题。(板书:圆的初步认识)
交流生活中的圆学生交流反馈
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互动。
教学意图: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初步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核心推进,形成概念
(一)圆概念的认识1、尝试用圆规画圆。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别人画圆吗?他们是用什么画圆的?你会用圆规画圆吗?要求:不用橡皮,画几个圆。2、知道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你是怎么画的?(展示学生所画的圆。)3、小结:怎样画出一个标准的圆?师:你是不是用圆规画的?为什么你的圆不标准?师:关子圆,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墨子也得出过和我们相似的结论。只不过,他的结论是用古文描述的,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看懂?
(课件出示:
“圆,一中同长也。”)
(二)理解圆心和半径的作用,认识圆的基本性质。1、圆的大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1)思考讨论:为什么你们画的圆有大有小?你是怎么画的?(2)师生小结中引出概念半径。师:我们一般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叫做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板书:半径r)2、圆的位置是由什么来决定的?(1)思考讨论:为什么你们画的圆有的在这个位置,有的在那个位置?你是怎么画的?(2)师生小结中引出概念圆心。师:我们一般把固定的这个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板书:圆心o)
学生用圆规画圆。预设:1、不会使用圆规。2、旋转纸张。交流画圆的基本方法:学生反馈:固定的点不能动,圆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交流各自画圆的过程。交流各自画圆的过程。
认真倾听,注意力集中。
设计意图:1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经历聚类分析的过程,归纳概括画圆的原理。2通过观察交流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圆心、半径。3通过学生资源的呈现,自然的得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三、沟通延伸,巩固概念
1、在刚才画的圆中找到圆心、半径。2、猜一猜生活中的圆。(1)半径是15厘米的圆,可能是什么?(2)半径是12毫米的圆,可能是什么?(3)半径是65米的圆,可能是什么?3、小明参加寻宝活动,得到这样一张纸条“宝物距离小花5厘米”。想一想,宝物可能在哪里呢?课件演示,师生小结。
学生在纸上的圆中标出圆心和半径,学生互相说。
认真倾听老师要求,仔细审题,思维活跃,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安静认真地倾听同伴的回答。
教学意图:通过递进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半径、圆心的知识,并能分析理解实际生活中的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通过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部分教学重视合作学习,教给学生合作的策略、能及时对合作的好的学生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重视学生的交流,而且形式多样,通过合作与交流,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四、反思总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你有什么体验和收获?完成小练习。
学生说一说收获。
安静、认真地倾听,主动回答。
教学意图:教师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猜想、敢于质疑、勇于尝试、乐于交流合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评价,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获得的不仅是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化中愿学、乐学,尝到成功的快乐,建立了自信心。
板书设计
圆的初步认识
圆心o
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r
决定圆的大小圆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四年级第一学期
教学目标:1、能从实际出发,初步认识圆,知道圆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代表字母。
2、理解半径、圆心、直径的意义,学会用圆规画圆。
3、能够探索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和观察来认识圆
教学难点: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媒体展示图片)师:谁能说说这是什么?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奥运会会徽,它是由五个圆组成的)
2、师: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能看到圆吗?你在哪里发现过圆呢?(出示图片)
3、辨别图形:找一找
上述图形中哪些是圆呢?交流讨论。
是否正确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学会了今天的本领后我们再来看看究竟同学们的回答正不正确。
(揭示课题:板书:圆的初步认识)
探究尝试
(一)尝试画圆
(材料:塑料杯、圆规)师:同学们,有没有画过圆?每人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东西任取一样,画一个圆。
交流你是怎么画的?要注意什么?
小结:我们画圆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可以徒手画圆,还可以按照一些材料的轮廓来画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圆规来画圆。那么那种画圆的方法能画出最标准的圆呢?(圆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用圆规来画出标准的圆。
(二)尝试用圆规画圆,并认识圆心、半径。
1、介绍圆规的结构
圆规它有两个脚,一个是带针尖的脚,另一个是带有铅笔的脚,还有一个把手,用来旋转的。
2、先请同学自己在纸上画画看圆,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画的。交流画法:先用铅笔在画纸上点一点,再把圆规两脚分开一定距离,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点上,捏住圆规的把手,把另一只装有铅笔的脚绕固定的点旋转一周。
板书:定点、定长、绕一圈
3、师:请同学在白纸的中央画一个小圆。交流画法:先在白纸的中央画一个点,然后将圆规上有针的一头放在点上,圆规两个脚之间的距离控制得小一点,捏住圆规的把手,把另一只装有铅笔的脚绕固定的点旋转一周。
在画圆前在纸上画出的点,我们给它一个名称为圆心,还可以用字母“O”来表示。
再请同学分别在纸的左上角和右下角画两个相同大小的圆,说说你是怎么画的。(揭示:圆心的位置不同,导致了圆的位置不同。)
板书: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4、师:请同学在纸中央刚才画小圆的相同位置上画一个比小圆大一点的圆。首先我们要注意的是,画圆的圆心应该和刚才画的小圆的圆心?相同。
交流画法,说说有什么不同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同了,圆心是相同位置的,半径是不同长度的。)
小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正好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我们将这段距离称为半径,用r来表示。
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观察一下,圆的半径一共有几条?你能在你画的圆中用笔画出来吗?(半径有无数条,而且半径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5、师:请同学在刚才画的圆上画一条最长的线,看看这样画才能使得画的线是最长的呢?
(当线经过圆心时,所得到的线是最长的。)
仔细观察一下,这条线除了经过圆心,它的长度上有什么特点?(是半径的两倍)
小结:我们将这样的经过圆心,且长度是半径的两倍的线段称为直径,用“l”表示。
6、师:我们学习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知道了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现在请同学运用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在纸的中间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
(三)拓展: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同学们知道了很多有关圆的知识。用圆可以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媒体出示图片)我们也来试一试,用圆来画出美丽的图案。
板书设计:
圆的初步认识
定点
圆心
决定圆的位置
定长
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绕一周圆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七册P74-76《圆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圆规等工具画圆的操作活动,体会圆形成的过程,初步认识圆的本质特征。
2、认识圆心、半径,知道圆心半径的作用。
3、经历观察、比较、想象、抽象、概括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圆,并会正确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理解圆心、半径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圆规、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圆吗?你们脑中的圆是什么样子的?(停顿、生想)
师出示:是这样的吗?哦~这个是圆,原来你们脑中的圆是非常饱满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圆(板书:圆的初步认识),请你把圆的形状记在脑子里。
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圆的本质特征。
(一)徒手画圆
1、师:如果老师请你用铅笔在纸上画一个圆,你行吗?
师:你们对自己画的圆满意吗?(二)尝试用圆规画圆
师:这就是圆规,它有3个部分组成,这是圆规的手柄,圆规有2个脚,这是带针尖的脚,这是带铅笔芯的脚。
2、师:接下来请你用圆规试着画一个圆。(要求只能画一次)
师:你们在画圆时遇到了什么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怎用用圆规正确画圆。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小结:画一个标准的圆,我们首先要(定点)然后(定长)最后(旋转一周
这个定点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定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板书:圆心
O),这个固定的长度就叫半径,用字母r表示(板书:半径
r)。
用圆规正确画圆
师:掌握了方法请你再用圆规任意画两个圆。并标出他们的圆心和半径。
师:(展示生画的圆)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这些圆的位置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同桌相互讨论。
师小结: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板书:决定圆的大小)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板书::决定圆的位置)
绳桩画圆
师:那如果老师想在黑板上画一个圆,你有什么好方法吗?(生讨论)
师:想不想看老师是怎么画圆的?(师演示)
师小结:定圆心,定半径、旋转一周。
(五)巩固练习:
三、综合运用
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画一个规范的圆,必须要有定点、定长并旋转一周。所以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个圆没画成功了吗?(出示徒手画圆:没定点也也没定长)
拓展练习
游戏站队(公平?)
四、课堂总结、品味圆
师:圆是一个美妙的图形,可以说是魅力无穷,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思考:车轮为什么设计成圆形?
五、板书设计
圆的初步认识
1、定点(圆心)
位置
2、定长(半径)
大小
3、旋转一周
r
O
?圆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74、7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基本特征。
(2)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初步认识圆。
教学难点: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都相等;用圆的特征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圆规、直尺、铅笔、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
1.
同学们看,这里有许多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的初步认识)
2、
圆的认识:
1.
折一折:圆是轴对称图形
我们学过轴对称,说的就是如果一个图形能沿着一条轴对折,两边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那么圆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折一折吗?
2.
认识圆心
实际上,我们能像这样折出无数条对称轴。
那么请同学们现在观察一下,你折出的这些折痕有没有交叉?是不是相交在同一点?
这一点在圆的中心叫“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3.
认识直径
把一条折痕用笔和尺描出来。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称为: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想一想,圆有多少条直径?
它们的长度一样吗?
4.
认识半径
圆心把每条直径都分成了两部分,我们来量一量刚才描出的线段,从圆心到这两头的长度,它们一样么?
半径就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半径一般用r表示。
想一想,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它们长度一样么?
半径r和直径d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即时练习:找出圆的半径和直径。
3、
用圆规画圆:
1.
介绍圆规的构造
看这是圆规,圆规它有两个脚,一个是带针尖的脚,另一个是带有铅笔的脚,还有一个把手,用来旋转的。
2.
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
请同学们在练习纸左上角的范围内试着任意画一个圆。
说一说你是怎么操作的。
3.
介绍圆规的正确用法
想一想:
1.
我们刚才画圆的时候,怎样确定圆的位置?(由针尖的位置决定,针尖所在的点就是圆的圆心。因此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2.
怎样确定圆的大小?(笔尖和针尖的距离决定的,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因此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画半径3厘米的圆:
1.
画圆的时候可以先在纸上标出圆心(画一个X),确定好圆的位置,然后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3厘米)。
2.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3.
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绕圆心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4.
再画一个半径为4cm的圆。
画同心圆:
这些大小不同的圆有什么共同点?它们有同一个圆心。
这些有同一个圆心但半径不同的圆,我们称为同心圆。
练习:以O为圆心画出半径为2cm、3cm、4cm的同心圆
四、深化认识:
1.不用圆规还可以画圆吗?2.美丽的圆3.课堂总结
圆的初步认识——学习单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请任意画一个圆。
画一个半径为3cm的圆。
画一个半径为4cm的圆。
以点O为圆心画半径为2cm、3cm、4cm的同心圆。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