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认识吗?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讲述:同学们,今天小熊维尼和跳跳虎上山采了一些苹果,
提问:他们一共采了多少个?
引导写出加法算式,师板书4+6=10
小猪吃掉2个,还剩多少个?引导写出除法算式
他俩还采了一些桃子,出示装在4个盘子,每盘2个,一共摘了几个桃子?
怎样写算式?
总结让学生感悟数学算式的神奇,它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2、认识除法
(1)瑞比的菜园
他们采了6个大南瓜,要把6个南瓜每2个放一筐,可以装几筐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南瓜分一分。
可以装几筐?
把6个南瓜,每2个装一筐,可以装3筐。用我们的数学算式该怎样表示呢?(引导学生认识到像这样把一些东西每几个一份分成了几份的事情,可以用数学上一个新的算式除法算式来表示)
板书: 6÷2=3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
提问:结合这道例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6、2、和3各表示什么?
教学第48页的“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的题目和图,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
提问:要知道每人分得几支,要把8支铅笔怎样平均分,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按照平均分的分发,你能填写下面的算式吗?
追问:为什么要写成“8÷2=4”?这道除法算式8、2、4各是什么?
小结:把几个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 ,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继续教学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瑞比的菜园里还有一些美丽的花,瞧,维尼采了许多花
他要把6枝漂亮的花插在3个花瓶里,平均每个花瓶要插几枝?
请生用小棒摆一摆
6枝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2枝。这用算式怎样表示?(引导学生认识到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这样的事情可以用除法计算)
板书:6÷3=2
讲述:6朵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求每瓶有几枝,也可以用除法计算。)结合这道题,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第49页的“试一试”练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说说这道除法式表示的实际意义。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分,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三、组织练习,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1、“摘果子”,轻松感悟新知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果树”,上面挂满带有数字的果子,想摘哪一个就摘哪一个,但是摘了几号果子就要回答出对应的问题才可以拿走。(在“摘果子”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各题)
1号苹果:
2号苹果:
说说10.2.5各表示什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说明:把10块按每2块搬一次,求几次搬完。用除法计算。
3号苹果:
提问:为什么也可以写成除法算式?除数3表示什么意思?商3呢?
4号苹果:
5号苹果:
提问:为什么两小题都用除法算?这两道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各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知道了只要是一些物体平均分,不管是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求每份是几个,还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分,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6号苹果:
7号苹果:根据要求写算式(老师随机说,学生按要求写出正确的算式。如:10个小朋友,平均分成2组,每组几人?小朋友一起做纸花,一个小朋友做6朵花,3个小朋友一共做几朵花?被除数是12,商是4,除数是3……)
8号苹果:
有15个苹果,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和小明,每人分得()个
9号苹果:
运用今天学习的新本领,说一道生活中的事情用除法计算
没有数字的苹果,会有老师的随机问题。
2、12个苹果,可以怎样平均分?用除法算式怎样表示?
大家为什么不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呢?生活里数学上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意义)
四、全课总结
提问: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用什么方法学会了除法?你认为怎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