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芣苢》《 插秧歌》(练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芣苢》《 插秧歌》(练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21 20:21:30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6 芣苢 插秧歌
1.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中表现出的劳动之美。
2.阅读诗歌,感受两首诗歌的艺术魅力。
任务一 文本知识解读
一、走近作者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其诗大多描写自然景物,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感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
二、探究背景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借助新媒体,进一步了解相关背景,为欣赏作品做好准备。
(1)《芣苢》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毛诗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后人多不赞成毛序的说法。
(2)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三、拓展知识
“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反映了约500年的社会面貌。孔子曾概括《诗经》的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你搜集的内容:
任务二 基础知识积累
自查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一、识记字音
芣苢(
)
(
)
  掇之(
)
捋之(
)
袺之(
)襭之(
)
胛(
)
兜鍪(
)
(
)
半霎(
)
莳(
)
未匝(
)

shà
duō
dōu
luō
móu
jié
xié
   
jiǎ

shì

二、一词多义
薄言采之(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薄言采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照管鹅儿与雏鸭(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助词,无实义
动词,看不起
动词,迫近
动词,说
连词,和
动词,给
同“欤”,语气词
助词,无实义
三、古今异义
寥廓·辽阔

唤渠朝餐歇半霎
古义:

今义:人工开凿的水道。
一、结构脉络
芣苢
插秧歌
二、内容主旨
芣苢
本诗是一首明快而优美的劳动之歌。诗歌描述了田家妇女采车前草的集体劳动情景,歌颂了广大妇女热爱劳动的美德,表达了她们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心声。
插秧歌
本诗刻画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全家上阵、冒雨抢插秧苗的场景,描摹细致,细节生动,描绘出了一幅雨中插秧的农耕风俗图画,表现了农民艰辛的劳动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
任务一 文本梳理细品鉴
 
(一)感受诗人的情感,体会诗中表现出的劳动之美。
1.《芣苢》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车前草的劳作过程,这个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答案:
(1)综观《芣苢》一诗,“采”“有”“掇”“捋”
“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极具特点,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了出来。
(2)《芣苢》中叠字用得颇多,“采采芣苢”中的“采采”二字,在重章复沓中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将女子劳作的过程和劳作的心情自然地表达了出来。
2.杨万里描绘农民的日常劳动及生活场景,是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去领悟生活内蕴的。请结合《插秧歌》谈谈这一特点。
答案:全诗最成功的地方在于诗末所撷取的细节。农民一年到头,备尝艰辛,还要时时生活在种种忧患当中。这不,顶风冒雨插好了秧苗,还要时刻提防被家禽踏坏。诗人此处一反常调,不去揭示水旱灾害的侵袭和沉重赋税的盘剥,而是从细微处着眼,以农民对家禽的提防来写农民的忧患。而农民所担心的事情越细微,也就越令人感到辛酸和悲悯。
3.《芣苢》《插秧歌》描写了古人的日常生活与劳作场景,使人感受到他们劳动时的欢乐与情趣。试结合诗歌说说“乐”从何来。
答案:观点一:采撷之乐。
《芣苢》一诗使人仿佛看到这样的场景:三三两两的美丽姑娘行走在田野间,满山遍野的芣苢绿得鲜亮,姑娘们快乐地投入到劳动中。一开始,姑娘们是一棵棵“掇之”。芣苢太多了,姑娘们兴致勃勃,一把把“捋之”,手提衣襟“袺之”,扎起衣襟“襭之”。她们一边采摘一边对歌,清亮的歌声在田野里飘荡。
观点二:耐劳之乐。《插秧歌》一诗中说雨势甚猛,农民尽管戴盔披甲,仍被淋得浑身湿透。在如此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可见耐劳之乐。
观点三:爱惜之乐。《插秧歌》一诗的尾联是农夫对送饭人的答话:“秧还没插完,没空吃早饭。你回去要管好家里的鹅与鸭,免得它们糟蹋庄稼。”语言描写生动朴实,极富生活气息,勾勒出一个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爱惜劳动成果的农民形象)。
(二)感受两首诗的艺术魅力。
1.前人读《芣苢》说:反复吟咏,“自然生其气象”。本诗有什么写作特点?产生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2.《插秧歌》一诗句句平易自然,却又不乏新奇快语,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答案:重章叠句。不断重复产生了简单明快、回环往复的音乐感。同时,六个动词的变化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答案: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平实,表现出插秧时一家人分工明确。颔联写雨中插秧的情形,用“盔甲”防护,雨水仍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颈联写劳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饭让插秧的人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插秧的人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如此便写出抢插秧苗的紧张程度。最妙的是尾联,写出了全家其乐融融的画面,模拟农夫口吻说这块田还没插完,让送饭人赶紧照看好那帮鹅鸭。诗人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随意撷取农夫的肢体动作和对答语言,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3.杨万里的《插秧歌》具有立意新、构思奇的特色。请谈谈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
答案:开篇二句节奏急促,通过多而密的主语和动词变换,十分巧妙地表现了插秧工作的紧张、繁忙。第三、四句紧承前两句,运用了一个新颖的比喻,把他们头上戴的斗笠比作头盔,把身上披的蓑衣比作铁甲。头盔和铁甲都是战士打仗必备的装束,如此比喻,也就将插秧的情景比作了战斗场景,突出了劳动的紧张气氛。诗人以一种貌似轻松的笔调言之,实际上饱含苦涩意味,表现了农民的艰辛。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如《插秧歌》中“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两句,没有直接说雨大,但通过雨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
请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一个场景或者刻画一个人物,200字左右。
任务二 重点难点全突破
答案:
(示例)剧场里,每个角落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从前面一排向后一望,这里简直像人海,但海面平静,人们都屏住呼吸,等待女主角登场。
当女主角迈着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澎湃起来了,观众山呼海啸一般对这位女主角报以热烈的掌声。
她开始唱了,歌词像珠子似的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一、(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B项,“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误。D项,“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错误。这两项都是从苏轼要求弟弟苏辙谦虚处世的角度分析的。结合诗歌内容及注释可知,苏轼用这个典故是出于对弟弟的安全的考虑,告诫他要小心谨慎,希望他平安归来。
答案:BD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首先,要审清题意,题目限制了答题的范围——本诗首联,因此不需要联系全诗回答。其次,要思考答题角度,即分析诗人的性格,除知人论世外,须从理解诗句传达的情感入手。首联诗人化用王勃的名句抒情,所以了解王勃的名句,理解其传达的情感是关键。王勃原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苏轼化用这两句,显然也有此意。根据以上分析,并结合诗歌内容可以概括出诗人的性格。
诗意速通:我们隔着云海遥遥相望,见不到面已经多年了,哪会因这次远行而添悲伤呢?你应该不辞远道骑马的辛劳,冒着风雪到那里去,让骄傲的胡人见识见识不可多得的人才。你置身沙漠要时常回头望望自己的国家,思恋湖山时做梦也要梦到杭州的湖光山色。要是单于问起你的家世来,你可别把自己说成是中原的第一流人物呀!
答案: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二、
(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景物特点分析类试题要从景物本身的特征入手,着重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个,写的是什么景;第二个,所写之景具有怎样的特征。
答案:
①艳丽;②清幽。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2.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分析诗歌形象特点,要结合诗中描写的人物行为进行分析。通过诗人的“寻诗”行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诗人,这是他的社会角色。分析他的行动:两诗都写寻诗,第一首“三日醉”后寻诗,是白日寻诗;第二首“醒来推户”即寻诗,是夜中寻诗。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主人公沉迷于诗歌创作,第一首“亭角寻诗”,第二首“爱把山瓢”,可以看出诗人不慕富贵、志趣高雅以及洒脱的性格。这里着重强调一点,高考答题时要高度重视注释,因为高考试题严格控制篇幅,惜字如金,跟解题没有关系的内容,是不会进行注释的,一旦有注释,解题时肯定用得到。本题第一条注释点明诗人的社会角色,第二条注释点明诗人洒脱的性格。
答案:这是一个行为洒脱、情趣高雅的诗人形象。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
诗意速通:第一首:楚酒使人倦怠,我接连醉了三天,谁料到春雨过后鲜花竟红遍满园。可惜没有人能画出我的影像,在亭角寻觅诗句却只有清风把两袖装满。
第二首:请不要嘲笑我好酒贪杯,苦恼中只有它能催我入睡。醒来时推门而出去寻觅诗句,伴着明月在高耸的大树间徘徊。
1.知人论世,注重背景。
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风格,还要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风貌,结合作品的背景,客观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诗歌的人物形象。
2.要抓住关键词。
从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入手,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诗歌往往通过一些关键的字词,以简练的笔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3.要适当进行想象补充。
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对其描绘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人物的一组语言、一个声音、一个典型的细节等。这些形象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进一步补充。6 芣苢 插秧歌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     采采:茂盛的样子。
B.薄言掇之  
掇:拾取,摘取。
C.唤渠朝餐歇半霎 
渠:沟渠。
D.秧根未牢莳未匝  
莳:移栽、种植。
解析:C项,渠:他。
答案:C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B.“风”指十五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C.
杨万里的绝大部分爱国忧时诗篇,不像陆游那样奔放、直露,而是压抑胸中的万丈狂澜,凝蕴地底的千层熔浆,大多写得深沉愤郁,含蓄不露。
D.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大约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解析:A项,“六艺”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六部经书,即《诗》《书》《礼》《易》《春秋》《乐》,《诗经》当为六部经书之一;二是指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
答案:A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就是葫芦。    ,    。    。    。    。    。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大雅·公刘》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做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解析:由横线前的“葫芦”可以判断出下句应介绍“葫芦”是什么,即③,⑤句中“它”指代③句中的葫芦,④介绍葫芦容器的制作过程,⑥①介绍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②是对整个语段进行总结。
答案:D
4.下列对《芣苢》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是总体描写,“采采”的反复叠唱,有着音乐的美感,也体现着妇女们呼朋引伴、轻松欢乐的情调。“掇”“捋”“袺”“襭”描述了妇女采集的过程。
B.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体现了作者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从一颗一颗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谓一路辛劳,反映出当时的劳动妇女身负沉重的压迫。
C.由“薄言袺之”到“薄言襭之”,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其中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赏,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
D.《芣苢》一诗,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解析:“反映出当时的劳动妇女身负沉重的压迫”于文无据,属于主观猜测。
答案:B
5.下列对《插秧歌》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抛”“接”“拔”“插”四个动词描绘出全家插秧时忙碌混乱的场景。
B.“雨从头上湿到胛”写出雨势之猛,表现出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C.本诗的颈联与白居易《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样,都表现了农民抢抓农时、忘我劳动的心理。
D.《插秧歌》似是率口而出,却又不失耐人寻味的新鲜之意和活泼之趣。
解析:A项,首联用“抛”“接”“拔”“插”四个动词描绘出全家插秧时忙碌的场景,但是不混乱。
答案:A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
击 鼓
《诗经·邶风》
击鼓其镗①,踊跃用兵②。土国③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④,平⑤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⑥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⑦”,与子成说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⑨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⑩兮,不我信兮。
  【注】①镗(tāng):击鼓的声音。②兵:刀枪等武器。③土国:指在国内服土工劳役。④孙子仲:人名,统兵的主帅。⑤平:调和。⑥爰(yuán):何处。⑦契阔:聚合离散。⑧成说:约定誓言。⑨于嗟:感叹词。⑩洵(xún):长久。
6.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先用一阵阵镗镗的击鼓声造成一种紧张急迫的气氛,然后再交代“击鼓”的原因——国家要有战事。
B.“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两句,诗人把自己的遭遇与众人做对比,突出自己的英勇,不再筑城,将独去南征。
C.“不我以归”即“不让我归家”,“忧心有忡”即“内心忧伤”,这两句直接表达诗人对战争造成的长期分离的不满。
D.诗歌写出了一个被迫南征的兵士在出征前、出征时和出征后的复杂心理和行为,其中又插叙忆人,悱恻感人。
解析:B项,“土国城漕,我独南行”,是突出自己的不幸,而不是突出英勇,众人筑城,唯独自己南征。
答案:B
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传诵千古的名句。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其流传千古的原因。
答案:“与子偕老”是美好的誓愿,谁料到归期难望,与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诗句将战争的残酷与征人的无奈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表达了征人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子 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①嗣音:传音讯。②挑兮达兮:独自来回走动的样子。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比喻恋人。
B.“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刻画出女主人公急盼之中的矜持之态,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娇嗔之情。
C.诗中表现女主人公的动作行为时仅用“挑”和“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
D.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
解析:A项,“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代指恋人,用了借代的手法。
答案:A
9.“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女主人公强烈思念的情绪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
[宋]杨万里
病眼逢书不敢开,春泥谢客亦无来。
更无短计销长日,且绕栏干一百回。
不关老去愿春迟,只恨春归我未归。
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
10.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诗的一、二两句写诗人因眼疾不能读书,因“春泥”无客来访而深感寂寞。
B.春末时节白日并不长,诗人用“长”字表明自己的寂寞无聊和对这种生活的厌倦。
C.“且绕栏干一百回”以质朴的语言、略带夸张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塑造了一个百无聊赖,围着栏杆打转的诗人形象。
D.第二首诗的一、二两句照应题目中的“旅怀”,写出了诗人希望春天晚一点到来的心理。
解析:D项,这两句暗点题目中的“春尽”。春天已经过去,但诗人还是希望春天走得慢一点。
答案:D
11.请找出诗中“以状物写人情意”的句子并简要赏析。
答案:“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欺客子”“向人”赋予杨花以人的神情、动作,写出杨花仿佛故意向诗人炫耀而惹人恼恨之态,丰富了诗的意蕴,表达了诗人浓重的思归之情。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和子由四首·送春
[宋]苏轼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1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交代写作缘起。“和”的意思是“唱和”,本诗是诗人为应和弟弟苏辙而写的。
B.首联呼应题目,表明虽然“青春”已难挽回,但自己仍能以写诗度过余生的积极心态。
C.颔联虚字运用巧妙,“惟”“亦”二字相互呼应,既强化了语意,又形成了对比。
D.尾联表达愿望,诗人希望能够忘却烦恼,泯除机心。
解析:“又形成了对比”分析错误,颔联中的两句没有对比关系。
答案:C
13.本诗颔联和颈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两联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答案:老病无聊、青春不再的感伤;忘却烦恼、泯除机心的愿望。颔联下句描写黄蜂在蜜熟之际也不采蜜,以黄蜂之懒,间接写出自己的心灰意懒。颈联上句描写芍药、樱桃的花凋零,表明春色不再,表达伤春伤己之情。
三、语言运用
14.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举办《诗经》读书交流会。主题是“《诗经》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③不写称呼语、问候语;④不超过60字。
答案: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经典名句脍炙人口,耐人寻味。让我们走进《诗经》,去鉴赏其中无穷的璀璨与绚丽吧!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自然界的香味叫人开脾健胃,恶臭则令人掩鼻。为什么要“掩鼻”呢?①因为鼻子是闻气味的唯一器官,掩住了鼻子,就等于关闭了嗅觉器官。那么,②植物也有鼻子吗
?答案是有。植物不但有鼻子,而且不止一个,它们也会“闻”气味。科学家发现,③植物闻气味的本领超过人类。有人做过测验,当空气中氟的浓度达到亿万分之四十时,人类的鼻子再灵也丝毫不觉,但剑兰的叶片却可以闻到,三小时内,它还会在叶片上用伤斑告诉你:空气中有氟。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