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5《运输作用》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5《运输作用》教案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21 13:2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节
运输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说出植物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识别导管在茎内的分布部位;
辨认导管的结构特征。
(2)、说出植物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识别筛管在茎结构内的分布部位;
辩认筛管的结构特征。
2、能力目标:
通过对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的讨论与分析和得出
结论,培养学习能
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观察植物枝瘤的形成,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
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植物体的木质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教学活动,体
会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结合户外观察的长期性和困难性,培养坚韧的科学品
质;结合显微观察的复杂
性和严谨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无机物的运输及结构基础;有机物的运输及结构基础。
教学难点:导管和筛管的比较。
教学用具:课件、课本、教辅资料
教学方法:提示法、观察法、阅读法、对比法、讲解法等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1、蒸腾作用的意义有哪些?2、在现实生活中,在哪些方面要增强蒸腾作用?增强蒸腾作用方面可采用哪些措施?在哪些方面就要降低蒸腾作用?在降低蒸腾作用方面可采用哪些措施?
二、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活动】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引导学生思考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什么部分运输的?(讨论交流如何设计和实施实验方案)
总结归纳设计和实施实验方案,并显示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课本表格。
材料现象
实验材料处理
甲(剥掉树皮)
乙(保留树皮)
叶的变化
水量的变化
叶的变化
水量的变化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叶脉变红
减少
叶脉变红
减少
观察到的结论
(1)水和无机盐的运输部位:茎的木质部
(2)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自下而上
切开茎的横切面和纵切面,引导学生观察切面的颜色变化,讨论课本中的4个讨论。
1、甲、乙两组实验现象是否相同?
相同。
2、茎内部分结构被染成红色的事实说明什么问题?
茎内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
3、说出水分从瓶中到达叶片的运输途径。
瓶子
茎的木质部
叶片。
4、表述根据上述实验和观察得出的结论。
茎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位于茎的木质部里,水和无机盐是自下而上运输的。
小结:
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位于茎的木质部里,方向是自下而上运输的
【二】有机物的运输
通过我们平时一般吃甘薯的什么器官引入有机物的运输。
显示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及课本中的几个讨论。
1、描述切口上方和下方的形态变化。
切口上方形成膨大的瘤状物,下方大小变化不明显。
2、试解释切口上方形成瘤状物的原因。
叶片合成的有机物在向下运输到切口上方时,由于不能继续向下运输从而堆积在一起形成膨大的瘤状物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断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
茎运输有机物的结构位于树皮的韧皮部
小结:茎运输有机物的通道位于树皮的韧皮部里,方向是自上而下。
【三】比较构成导管和筛管的细胞
指导学生观察阅读课本96-97页的图片和文字归纳导管和筛管的不同
小结导管和筛管的不同之处
所在部位
运输物质
运输方向
组成细胞
导管
木质部

无机盐
自下而上
死细胞
筛管
韧皮部
有机物
自上而下
活细胞
四、课堂练习
1.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片刻后将枝条纵切开来,用放大镜可看出哪一部分被染红了(
)?
A.韧皮部中的筛管
B.木质部中的导管?
C.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形成层
D.韧皮部中的导管?
2.导管的运输特点是(
)?
A.由下向上输导有机物
B.由叶向其他器官输导有机物?
C.由上向下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D.由下向上输导水和无机盐?
3.将树枝环剥一圈树皮后过一段时间会发现(
)?
A.切口上方有节瘤
B.切口下方有节瘤
C.枝条枯死
D.无影响?
4.树皮的筛管运输的物质是(
)?
A.有机物
B.水和无机盐
C.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D.以上都不是?
5.导管位于(
)?
A.木质部和韧皮部
B.木质部
C.韧皮部
D.髓?
6.下列属于活细胞的是(
)?
A.导管细胞
B.筛管细胞
C.韧皮纤维
D.木纤维?
7.保护树皮的意义是(
)?
A.有利于有机物的运输
B.保护木质部不被破坏?
C.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D.保护形成层,使树能不断长粗?
8.除下列哪一项外,其余均是茎具有的功能(
)?
A.支持作用
B.输导作用
C.贮藏作用
D.吸收作用?
9.下列各项中能正确描述水分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界中的循环途径的是(
)?
A.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
B.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C.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
D.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
10.从掐断的幼嫩的植物茎上可看见汁液,它们来自于(
)?
A.导管
B.细胞液
C.筛管
D.水蒸气?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个方面的知识点:1.学习了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后,就要懂得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位于茎的木质部里,方向是自下而上运输的;2.学习了茎对有机物的运输后,就要懂得茎运输有机物的通道位于茎的韧皮部里,方向是自上而下的;3.学习了导管和筛管后,就要懂得导管和筛管分别所在茎的部位、运输的物质、运输的方向、和组成的细胞各是怎样的。
六、作业
完成《优化设计》中的相关练习题
七、板书设计:
第5节
运输作用
(一)、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位于茎的木质部里,方向是自下而上运输的
(二)、茎对有机物的运输
茎运输有机物的通道位于树皮的韧皮部里,方向是自上而下
(三)、导管和筛管
所在部位
运输物质
运输方向
组成细胞
导管
木质部

无机盐
自下而上
死细胞
筛管
韧皮部
有机物
自上而下
活细胞
八、教学反思: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较容易理解这节课的内容,为此,学生上课较认真听讲,对本节课的内容也理解掌握较好。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