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学难点: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旧知铺垫(投影)
什么叫做比例?
口算下面各比的比值,哪些比能 组成 比例?
12 :16 3/4 : 1/8 5 : 3
9 : 15 6 : 10 10: 6
二、探索新知
师:前面我们学过比,老师写一个比3:5,它有几项?分别叫什么?谁能举一个和它相等的比,组成比例。观察这个比例,它有几项?你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吗?自学P41页例一上面的内容。然后汇报。
生: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生:(板演)在黑板上标出这个比各部分的名称。
师:你能不能把这个比例改写成分数的形式,并说一说各部分名称。
师:比有基本性质,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也有其特有的性质,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写一写,算一算,你能发现什么?
练一练:标出下面比例各部分名称并算一算,(完成作业纸第一题填空)。2.4:false1.6 = 60 : 40 false = false
⑴两个内项的积:2.4×40=
⑵两个内项的积:
两个外项的积 :1.6×60= 两个外项的积:
师:谁再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师:这句话对不对,我们验证一下,投影5:3=10:6 6:10=9:15分别算一算他们的内项和外项等于多少,谁还能举一个比例验证
老师补充后小结(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1.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 :b=c :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 )
2.试一试
⑴false=false 0.5×2=( )×( )
⑵false:false=false:false false×false=( )×( )
⑶8 : 25=40 : 125 ( )×( )= )×( )
3.判断下面的比例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⑴ 6 : 9 = 9 : 12 ( )
⑵ 5 : 2 =false:false ( )
4. 判断下面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两种方法都可以,并加以对比,那种方法简单)
⑴6 : 3和8 : 5 ⑵ 0.2 : 2.5和4 : 50
5.填空(同桌说一说理由)
⑴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8,其中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是( )
⑵8:2=24:( ) false=false
6.选择题.
(1)( )与 3 : 5 能组成比例。
A. 10:6 B. 1/3 : 1/5 C. 30 : 50
7.能力提升(小组讨论完成)
如果 5 m = 3n(m、n都不等于0)
那么 m:n=( ):( ) false=( )
8.课后拓展小组内讨论共同完成
根据 ɑb=cd(ɑ, b, c, d都不等于0),你能写出几个不同的比例来,能写几个写几个。
9.课堂小结:
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外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