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21 16:2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科年级
八年级
教材版本
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声的世界》是学生接触物理的第三章,本节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的部分理念:
(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二)“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二、学生特征分析
声音是人们最熟悉的现象之一,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学生不仅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与声音有关的感性知识,而且在小学自然课中也学过了与声有关的常识。
尽管有这些前期经验与常识,但是对于“为什么会产生声音?人们为什么能听到声音?”
等问题,大多数学生并不是很清楚,本节将使学生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对声的世界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
三、教学目标定位和信息技术融合目标定位
一、知识与技能
(一)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一)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二)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通过教师、学生双向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二)注意在探究活动中培养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
【教学难点】
声音的传播?
五、教学过程设计
六、信息技术应用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跳舞高手,有请它上台来给大家秀一段好不好?“当当当当”来罗!先将蜡烛点燃,(点燃蜡烛),这是一个音箱,将扬声器正对烛焰(老师拿出音箱,将扬声器中央正对烛焰,接入电脑,播放歌曲《冰河时代2》,烛焰随音乐节拍舞动起来)
......
[师]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难道烛焰真的有音乐细胞?要想弄清楚其中的道理,就请走进今天的新课《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进行新课:
(一)声音的产生
[师]
?现在,同学们的课桌上有一把直尺,你能使它发声吗?赶快动手试一试。
(学生用直尺发声)
[师]
?谁愿意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上台展示直尺发声)
[师]
?直尺发声时,大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
?直尺在摆动。
[师]
?正确。像直尺这种往复运动,我们把它叫做振动。直尺发声时要振动,其他的物体发声时也要振动吗?
[师]
?老师这儿有一把音叉,你能使它发出声音吗?
(学生敲击音叉发声)
[师]
?听到声音了吗?
[生]
?听到了
[师]
?发声的音叉有振动吗?
[生]
?有......
[师]
?你们看到了音叉的振动吗?
[生]
?没有
[师]
?那如何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呢?
(学生提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
......
[师]
?为什么会水花四溅?
[生]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师]
?你能让音叉停止发声吗?
[生]
?用手握住音叉
[师]
?谁愿意来试试?
(老师敲击音叉,使其发声,再让该同学用手握住音叉)
[师]
?请问一下,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生]
?手很麻
[师]
?现在音叉还在发声吗?
[生]
?没有
(老师再将不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
[师]
?还能看到水花四溅吗?
[生]
?不能
[师]
?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师]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
(板书:一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
[师]
?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小组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发出声音,观察并思考有什么物体在振动,器材有:一个装有水的玻璃杯,一个纸杯,橡皮筋若干,气球若干。好,开始。
(学生实验......)
[师]
?有哪个小组愿意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分小组上台演示,讲解自己的发声方式)
[师]
?听到了什么?
[生]
?听到了水的声音
[师]
?什么物体在振动?
[生]
?水在振动
[师]
?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
?水声是由水的振动产生的
......
[师]
?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实验完成得非常好!
[师]
?大量的实验表明,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生]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师]
?非常正确
[师]
?生活中还有哪些发声现象呢?
[生]
?......
[师]
?我们说话时是什么在振动?
[生]
?声带
[师]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感受一下声带的振动。
(老师和同学一起将手贴在声带处)
[师]
?啊-------
[生]
?啊--------
[师]
?同学们感受到声带的振动了吗?
(投影幻灯片:“生活中的发声现象”)
[师]
?(播放视频)
[师]
?知道二胡是靠什么振动发声的?
[生]
?琴弦
[师]
?正确(播放视频)
[师]
?笛子是靠什么振动发声的呢?
[生]
?空气柱
[师]
?很好
[师]
?这是什么动物?
[生]
?知了,蝉......
[师]
?它又是靠什么振动来发声的呢?
[生]
?......
[师]
?(播放视频)蝉是靠腹部下面的鸣膜振动发声的
[师]
?那蟋蟀又是如何发声的呢?
[生]
?......
[师]
?(播放视频)蟋蟀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
[师]
?这些物体的发声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因振动而发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发声的物体,请大家下去仔细观察并思考,它们是如何发声的。
(二)声音的传播
[师]
?在刚才的例子中,声音都是从讲台的电脑这儿发出的,那同学们为什么能听到呢?声音是怎样从讲台传到同学们的耳朵的呢?
(投影幻灯片:“探究三:声音是怎样从声源传播到远处的”)
[师]
?同学们请看:(出示真空玻璃罩)老师这儿有一个玻璃罩,它叫做真空玻璃罩,这儿有一个闹钟,我把闹钟打开,同学们听到声音了吗?
[生]
?听到了
[师]
?哪个物体在振动呢?
[生]
?有一个小锤在敲击闹钟的金属盖,金属盖在不停的振动。
[师]
?把闹钟放入玻璃罩内,还能听到声音吗?
[生]
?能
[师]
?现在,如果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掉,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
[师]
?我们再来观察一下。(切断电铃电源,打开抽气机抽气)
[师]
?(关闭真空罩阀门,切断抽气机电源)同学们听到铃声没有?
[生]
?没有
[师]
?闹钟还在振动吗?
[生]
?在振动
[师]
?既然在振动,那为何我们听不到铃声呢?
[生]
?因为没有空气
[师]
?现在如果我要听到铃声,如何能够做到呢?
[生]
?将空气重新注入玻璃罩内
[师]
?好的(打开玻璃罩阀门,重新注入空气)现在听到铃声了吗?
[生]
?听到了
[师]
?很好,这个实验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生]
?真空不能传声
[师]
?正确。当把空气抽掉之后,即使有声源在振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物质,我们就把这种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板书:“二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师]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空气是声音的一种介质,除了空气,还有什么物质也可以传播声音呢?
[生]
?......
[师]
?同学们请看,老师这儿还有一个闹钟(打开闹铃,闹钟发出声音),同学们听到声音没有?
[生]
?听到了
[师]
?声音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到你们的耳朵的?
[生]
?空气
[师]
?正确,下面我把它放入水中(将闹钟用塑料薄膜包好,投入水中),同学们还能听到声音吗?
[生]
?能
[师]
?现在声音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的?
[生]
?先通过水,然后通过空气
[师]
?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它们都是声音的介质,那固体能传播声音吗?
[生]
?能
[师]
?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吗?
[生]
?将耳朵紧贴在桌面,另一位同学在另一端轻敲桌子,可以听到声音。
[师]
?非常好,下面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体验下固体的传声好吗?
[生]
?......
[师]
?非常好,声音的介质包括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
(板书:“包括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
[师]
?同学们请看:(投影:“学以致用”
)2011年9月29日晚上9时许,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又一次实现了中国人的航天梦想。
[师]
?航天器在飞行时,有时宇航员需要出舱活动,但太空中又没有空气,宇航员怎么通讯呢?
[生]
?利用无线电通讯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声源的振动引起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如果遇到高墙,大山等障碍物,会被这些障碍物反射回来,再次传入人耳,请看:
(播放视频:“回声”)
[师]
?在刚才的介绍中,我们看到了雷电。当发生雷电时,我们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呢?
[生]
?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师]
?这说明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生]
?需要。
[师]
?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声音有一定的速度。我们把声音在介质中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板书:“三
?声速


[师]
?关于声速,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一下教材的40页,看一看书上介绍了哪些重要的信息。
[生]
?(阅读教材40页)......
[师]
?通过阅读,你获得了哪些重要信息,谁来说一说?
[生]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生]
?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次是液体,最小的是气体
[生]
?声音传播的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有关
[生]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水中的声速是1500m/s,钢铁中的声速是5200m/s。
[师]
?非常好,我们把声音传播的速度简称为声速
(板书:
?1
与介质种类、压强、温度有关
????2
通常情况:v空气=340m/s)
三、尾声:
[师]
?学完本节课后,你能解释这个实验了吗?(投影幻灯片“想一想,舞林高手是如何炼就的”)
[生]
?因为音箱在发声时,扬声器在振动,使周围的空气振动,空气振动使烛焰跟着跳动。
[师]
?非常正确,那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
?......
[师]
?达芬奇曾经说过:“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国庆期间陈老师去了一趟重庆磁器口古镇,(投影“学以致用:生活中的发声现象”
):在中国易经协会重庆西北分会的门口赫然放着一个古老的金属盆,盆内装有一些水,老板美其名曰:“金盆洗手”,陈老师也上去洗了一下
(播放视频:“金盆洗手”振动发声)
(投影:“课后体验”
)?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掌握和应用。评价分为两部分:?1.?定量评价?
评价总分=课堂学习成果评价表得分(50)+小组协作互助表得分(30)+学习感受得分(20)?
2.定性评价?
一系列的定性评价和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意见等等。
八、教学板书、演示文稿及其它数字化资源
【教学资源】
一、实验器材
教师用:音箱,蜡烛,打火机,音叉,小锤,水槽(装有水),真空玻璃罩,
闹钟两个,海绵,磁铁,抽气机,塑料薄膜,圆筒(装有水)
学生用:直尺,纸杯,烧杯(内装水),气球,橡皮筋
二、多媒体资源:
PPT课件,歌曲:《冰河时代2》
,视频(网上资源):《二胡及声音》、《曾格格笛子独奏
?牧民新歌》、
《蝉的叫声》、
《蟋蟀发声》,《声音的反射、回声》,
视频(自制):“金盆洗手振动发声”
【板书设计】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包括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

声速:与介质种类、温度、压强有关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声速:v=340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