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外之意
——中国传统山水画
中国画,习惯指晋唐以来流行的卷轴画,广义上还应包括战国秦汉以来的古代帛画、壁画、漆画等样式。在长期发展中,中国画形成山水、人物、花鸟三个主要画科。其中,山水画最受中国古代文人推崇。
《富春山居图》
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代表作。古人称赞此话达到了“圣而神”的境界,可与书法中王羲之的《兰亭序》相提并论。
情境问题:画家描绘的是真实的山水吗?
画中的山水是真实的富春江两岸的景色吗?为什么要画山水画?
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浓郁的山水情怀?
目录
叁
因心造境
贰
妙夺造化
壹
山水情怀
一、山水情怀
问题情境
中国山水画为什么不称作风景画?
“山水”为什么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家园?
为什么说“山水以形媚道”?
《富春山居图》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情怀?
山水画为什么不称作风景画
干草车 约翰·康斯太勃尔(英)
青卞隐居图(纸本水墨) 王蒙(元)
山水情怀
《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叙画》:“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林泉高致》:“不下堂筵,坐穷泉壑。”
《画水山序》:“山水以形媚道。”
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元)
二、妙夺造化
问题情境
黄公望注重搜集山水素材,长随身携带笔墨,见到好景就摹写下来。
什么是“外师造化”?
什么是“中得心源”?
为什么说画中的山水不同于真实的山水?
三、因心造境
问题情境
什么是山水画的灵魂?
《青卞隐居图》与《六君子图》留白有何不同?给你怎样的艺术感受?
“留白”对山水画意境的表达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青卞隐居图》 王蒙(元)
《六君子图》 倪瓒(元)
探究发现
《溪山行旅图》与《踏歌图》分别表达了什么意境?
《溪山行旅图》范宽(北宋)
《踏歌图》马远(南宋)
课堂总结
山水画源自对自然山川的写生,但又超越具体时空,具有纯粹的普遍性的美,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特质。
拓展探究
《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又一旷世杰作。与《富春山居图》对读,二者在描绘对象、表现技法、创作背景等方面有何异同?
用所学鉴赏方法分析《千里江山图》(结合创作背景)
北宋末期,宋金形成军事对峙之势,北宋的王室衰微,国土沦丧,民不聊生,在朝野内外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爱国主义力量。其中,以青年学生为主流的爱国力量在崛起,但是,面对朝廷软弱无力的政治、军事,他们仅仅将富国强兵以收复山河的理想寄托在自己的艺术文化创造中。自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将军权和政权分离之后,就进入了文治社会,文人地位很高。再加上汉代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教育,以及宋代出现的印刷术,都影响了文人艺术创作的主题。绘画从解答“人与社会”的问题,转向了解答“人与自然”的问题。
徽宗作为帝王,改变了宫廷画家的社会身份;他作为艺术创作的统领者,对绘画有着直接而明确的要求,作为画家的徽宗,从不放任宫廷画家自由创作,他对宫廷画家在形式和趣味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徽宗的审美情趣,即成为决定艺术风格的绝对标准,宫廷画家创作的艺术作品,在题材和表现技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其审美趣味和倾向。画学是宋徽宗于崇宁三年(1104 年)设立的宫廷绘画教育机构,后归属翰林院图画局。王希孟以宫廷画家的身份,创作了《千里江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