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21 15:0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公元前
2070年
夏朝
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
1046年
商朝
西周
公元前
770年
公元前
221年
东周
(春秋战国时期)
秦朝
政治上:
诸侯争霸、兼并
文化上:
经济上:
铁农具、牛耕
回顾知识
大变革
第8课
学习目标
1.了解老子和他的辩证思想,孔子及其学说。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
2.掌握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诸子百家的言论。
3.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重点】
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知识难点】
如何认识和理解百家争鸣在当时与后世的意义和影响
考考你:
“子”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尊称,
“家”是指各种学术派别。
快速浏览教材,找出本课主要介绍了哪些“子”,哪几“家”,诸子各属哪一家?
1.身份:
2.学派:
3.著作:
4.思想主张:
春秋后期楚国人
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
一、老子(李耳)
a.顺应自然
b.事物都有其对立面,且可相互转化
c.“无为而治”
如果请你给老子设计一张名片,你打算如何设计?P38
《塞翁失马》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相互转化
1.身份:
2.学派:
3.著作:
4.思想主张:
春秋后期鲁国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核心:“仁”仁者爱人,有爱心和同情心;
政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教育: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孔子的核心思想


爱心、同情心
和谐相处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材料一
《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
材料二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四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因材施教
谦虚好学
“温故而知新”
5.影响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提出的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时儒家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消极:维护旧秩序
孔子是世界上公认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被后人看为“万世师表”,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并名列第一。
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的背景:
生产力的发展(根本)
牛耕和铁器的推广
引发社会变革
商鞅变法
各诸侯国变法
奴隶制瓦解
封建制度确立
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
思想的活跃(诸子百家)与百家争鸣
孙武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墨家
法家
兵家
孔子
老子
庄子
道家
孟子
儒家
“百家”主要指哪些学派?各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学派
人物
主要思想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荀子
墨子
庄子
韩非
“礼治”;明确尊卑
“兼爱”、“非攻”;选贤;“节俭”
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
依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战争
孟子
2、自主学习,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作品(提炼总结)P40-41
孙武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We
are
伐木累
面对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社会剧变,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更适合成为治世药方?为什么?
拜师学艺
法家反对空谈仁义、主张法治、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富国强兵,在战国争雄中立于不败之地
方式一:以德来教化同学们——
取法古人,建设良好校风
  某校存在一些不良的校风,比如有的同学不爱护学校公共财物。怎样来改善不良校风,使同学们自觉去保护好学校的公共财物呢?
儒家
法家
道家
方式二:用“刑罚”来限定同学们,
做错一点也加以“处罚”——
方式三:自觉遵守、“无为而治”,
让同学们自觉去要求自己——
3.百家争鸣的意义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儒家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哲学基础
法家变革精神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
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孙武
老子
韩非
改革变法
“爱人”
“无为而治”
“仁政”
“兼爱”“非攻”
“知己知彼”
朴素的辩证法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
趣味百家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易中天
活动探究:感悟“诸子百家”
背景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分层导练
步骤一
在历史留言板上,贴上下列四位人物,并写出他们代表的派别。
步骤二
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班级出现乱扔纸屑的现象。大家对解决问题的意见不一:
卫生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款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了几张而已,无所谓的事情,根本不用管。”
上述材料中,三人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的三家学派的观点,请你分别指出他们运用的是哪一家学说的主张。
卫生委员:
班长:
生活委员:
法家
儒家
道家
师生共勉:
让我们拥有“”仁(儒家:孔子)的美德抱一颗“兼爱”(墨家:墨翟)之心用发展“辩证”(道家:老子)的眼光为维护世界和平呼吁“非攻”(墨家:墨翟)树立“环保”(儒家:孟子)意识为“改革”(法家:韩非)开放的中国努力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