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关于光线的概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是客观存在的东西
B.光线是光束的抽象
C.光线是用来表示光束传播速度的直线
D.光线是尘埃微粒对光的反射所呈现的现象
2.
下列现象不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
B.树木的影子
C.水中的倒影
D.日食
3.
张凤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
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4.
下列物体都属于光源的一项是(
)
A.太阳
镜子
灯笼鱼
B.萤火虫
水母
太阳
C.恒星
钻石
蜡烛
D.火把
萤火虫
月亮
5.
.一个人夜晚走过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他的影子长短在变化,其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再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6.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射到地上,形成一个个“光斑”和“树荫”,则(
)
A.“树荫”是圆形的,是树叶的影子
B.“光斑”是圆形的,是太阳的影子
C.“光斑”是圆形的,是太阳的实像
D.“树荫”是方形的,是太阳的实像
7.
如图所示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金星的位置应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8.
关于光速和光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0×108m/s
B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0×108m/s
C
.光年是天文学上使用的时间单位
D
.光年是天文学上使用的速度单位
9.
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
.太阳的虚像
B
.太阳的实像
C
.太阳的影子
D
.树叶的虚像
10.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B
.“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C
.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D
.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
.二、填空题
11.
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
8
min
到达地球。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大约
km。
12.
晴天,常常可以在茂密的树下看见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由于____形成的,
这些小亮斑是_____。太阳光垂直射到一个极小的三角形孔上,那么它能在地面上产生的形
状是_____。
13.
打雷和闪电在远处同时同地发生,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这表明,光
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
(选填“快”、“相等”、“慢”)。
14.
当太阳光被月球挡住的时候,在地球上的人可能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如图所示,当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到________区域内会看到日全食;在________
区域内会看见日偏食,在________
区域内会看到日环食。(选填“A”“B”“C”或“D”)
三、作图题
15
在下图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点光源
A
照到室外的范围大小(用带有箭头方向的直线表示
光线,箭头方向为光的传播方向)。
四、实验探究
16.
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我们做了如下一些操作:
(1)将小孔做成圆形、方形、三角形、五角星,我们发现所成的像(
)
A.与物体的形状相似
B.与小孔的现状相似
C.与物体的现状无关
D.与小孔的现状无关
(2)保持物体到小孔之间的距离不变,增大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所成的像的大小与原来的
像的大小相比(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3)保持光屏到小孔之间的距离不变,减小小孔到物体的距离,所成的像的明暗程度与原
来的像的相比(
)
A.变亮
B.不变
C.变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