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
1.
制作酸奶所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A.
转基因技术
B.
组织培养技术
C.
发酵技术
D.
克隆技术
2.
夏天,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其根本原因是
?
A.
环境温度过高
B.
长期接触空气
C.
微生物大量繁殖
D.
饭菜营养丰富
3.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是
?
A.
分解无机物
B.
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
C.
生产有机物
D.
促进物质循环
4.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是
?
A.
分解无机物
B.
提供二氧化碳
C.
生产有机物
D.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5.
将糖和酵母菌放入装有温开水的瓶中搅拌,把挤瘪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一段时间后,小气球鼓了起来,如图所示。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乳酸
B.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氧气
C.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淀粉
D.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
6.
下列细菌和真菌中,营寄生生活的是
?
A.
腐朽树干上的木耳
B.
沼气池中的甲烷菌
C.
引起人患手癣的真菌
D.
发霉橘子上的霉菌
7.
链球菌可使患多种疾病,下列哪种疾病不是因为它引起的?
?
A.
手足癣
B.
丹毒
C.
猩红热
D.
扁桃体炎
8.
关于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地球上就会尸横遍野
B.
细菌和真菌会使动植物患病,在环境中越少越好
C.
固氮的根瘤菌与大豆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D.
动植物的遗体被细菌和真菌分解后的产物可被植物重新利用
9.
北京园林部门建议尽可能保留林地、草坪上的落叶。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挡住光照,保持土壤营养不流失
B.
该措施有利于促进物质循环
C.
落叶被微生物分解补充土壤养料
D.
落叶覆盖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10.
在下列细菌中,对人体有害的是
?
A.
根瘤菌
B.
肺炎双球菌
C.
乳酸细菌
D.
醋酸杆菌
11.
下列疾病中,由真菌引起的是
?
A.
扁桃体炎
B.
猩红热
C.
丹毒
D.
足癣
12.
经常不刷牙或刷牙不认真的人的口腔里常有细菌滋生,有的附着在牙齿上的细菌造成人患龋齿,有的感染口腔,它们的营养方式是
?
A.
自养
B.
寄生
C.
腐生
D.
有的寄生,有的腐生
13.
制作酸奶的顺序是
?
①密封瓶口
②牛奶煮沸后冷却
③常温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④加入适量含乳酸菌的酸奶
⑤将容器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
A.
⑤②④①③
B.
⑤④②①③
C.
④②⑤①④
D.
②④③⑤①
14.
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内容后进行的相关知识梳理,错误的是
?
A.
B.
C.
D.
15.
浪费食物可耻,“光盘”行动光荣。把剩饭菜打包放进冰箱不容易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
A.
没空气,细菌、真菌缺氧死亡
B.
没空气,细菌、真菌无法繁殖
C.
温度低,营养物质分解慢
D.
温度低,细菌真菌生长繁殖慢
16.
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是动物
B.
在结构层次上没有系统的生物一定是植物
C.
细菌细胞内一定含有
D.
真菌一定是单细胞生物
17.
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具有细胞壁
B.
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C.
没有叶绿体
D.
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18.
1.下列对酵母菌生命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能获取营养
B.
能进行呼吸
C.
能完成反射活动
D.
能生长繁殖
19.
老师把刚刚制备的痢疾杆菌装片与酵母菌装片交给小刚同学,让其贴上标签。小刚同学区分二者的依据是
?
A.
有无细胞壁
B.
有无细胞膜
C.
有无细胞质
D.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0.
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利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B.
制作过程需创设无氧条件
C.
酸味来自发酵产生的乳酸
D.
放在冰箱发酵可避免污染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下图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认真看图并回答。
(1)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与真菌的细胞相比,细菌的结构中没有
?。与植物细胞相比,相同之处是都有[
]
?
[
]
?
和[
]
?,但没有
?,所以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
?
型。
(2)图
中[
]是
?,对细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使细菌在水中游动是[
]
?
(3)大多数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者参与自然界的
?
循环。真菌对人类也有有益的一面,试举出一例子:
?。
2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年
月
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间日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病原体之一,它通过按蚊传播,先后寄生于按蚊、人的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发育,最终将红细胞涨破,释放出虫体代谢产物,使人的体温调节发生紊乱,感到忽冷忽热,俗称“打摆子”。
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该项目组组长。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药方入手,对其中的
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
多次失败,最终获得成功。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她和科研因队成员率先服用青蒿素,以确保临床患者的安全。
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会议上,她宣布用青蒿素治疗的
例患者全部有效。此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等其他协作单位,对青蒿素的分子量、化学结构式进行检测,并成功改良为双氢青蒿素,临床疗效是天然产物青蒿素的
倍。
(1)疟疾防治原则,应根据疟原虫生活史和流行区实际情况,采用因地因时制宜的综合防治措施。一方面用抗疟药杀灭人体内发育各阶段的疟原虫: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防治媒介蚊虫,这两种方法分别是通过
?和
?来防治疟疾。
(2)通过文章所描述的青蒿素发现历程,你认为屠呦呦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23.
同学们在初二年级参与了大型实践活动——学农,来到了位于房山区的北京农职学院,参加了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还亲身参与了主食“花卷”的制作过程:
①洗净双手,穿戴好围裙和厨师帽。
②在碗内用少量清水将酵母化开。
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白糖拌匀,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
④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
。
⑤将发好的面团擀平,将适量油、盐均匀的撒在面片上,并卷成花卷的造型。
⑥将花卷放入蒸锅中蒸
分钟。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在面粉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其与大肠杆菌的主要区别是
?;生殖方式是
?,它在生物类群中属于
?。
(2)步骤①的主要目的是
?。
(3)步骤④中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的目的是
?。
(4)花卷之所以松软多孔,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了
?气体造成的。
(5)生活中还有很多食品也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的,请你写出
例:
?、
?。
24.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
?参与物质循环。
(2)与动植物共生:有些细菌或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做
?。
例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肠道内细菌与动物(包括人)共生。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C
【解析】由于各种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机物,生长和大量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营养物质等,夏天温度适宜,利于腐生细菌大量繁殖,进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导致食品的腐败变质。
3.
D
4.
D
【解析】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大量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5.
D
6.
C
【解析】A.腐朽树干上的木耳,属于腐生生活。
B.沼气池中的甲烷菌,属于腐生生活。
C.引起人患手癣的真菌,属于寄生生活。
D.发霉橘子上的霉菌,属于腐生生活。
7.
A
【解析】手足癣是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A符合题意。
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其病原菌是
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不符合题意。
猩红热为
溶血性链球菌
组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C不符合题意。
扁桃体的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扁桃体炎多因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发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B
【解析】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最终都是交给细菌和真菌来分解,所以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地球上就会尸横遍野,A正确;
虽然细菌和真菌会使动植物患病,但是细菌和真菌可以作为分解者促进物质循环,不能越少越好,B错误;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C正确;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D正确。
9.
A
【解析】林地、草坪上的落叶被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土壤,为生物生长提供了有机质,有利于促进物质循环,且落叶覆盖还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故选项A不合理,BCD合理。
10.
B
【解析】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菌。少数细菌是有害的,如肺炎双球菌能使人患肺炎。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11.
D
【解析】A、人的扁桃体炎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的炎症,不是真菌引起的。不合题意;B、猩红热为
溶血性链球菌
组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不是真菌引起的。不合题意;C、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其病原菌是
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不合题意;D、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符合题意。
故选:D。
12.
D
【解析】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口腔内的细菌将糖类变成酸液,此种生活方式为腐生;腐蚀牙釉质进而腐蚀牙本质形成龋洞,当龋洞深入到牙髓腔,引起牙痛,此种生活方式为寄生。
13.
A
14.
D
15.
D
【解析】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适宜的温度。冰箱内温度低,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慢。因此吃剩的饭菜放在冰箱内不容易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冰箱内温度低,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慢,不是温度低,把微生物都冻死了。故选:D。
16.
C
17.
B
18.
C
19.
D
【解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
集中的区域。酵母菌是真菌。故球形细菌和酵母菌的区分依据细胞核是否成形。故选:D。
20.
D
第二部分
21.
(1)
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
【解析】此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图中
为荚膜,
为细胞壁,
为细胞膜,
为细胞质,
为遗传物质,
为鞭毛。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
集中的区域;与植物细胞相比,相同之处是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细菌没有叶绿体,所以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2)
荚膜;鞭毛
【解析】图中[
]是细菌的最外层的荚膜,对细菌的内部结构起着保护的作用。鞭毛的作用是运动,故能够使细菌在水中游动是[
]鞭毛。
??????(3)
分解;物质;利用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或泡菜
【解析】细菌的体内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的细菌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外界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大量的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绿色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有些细菌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结核杆菌使人患结核病;但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放线菌能产生一些抑制或杀死细菌的物质,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
22.
(1)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2)
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具有勇于接受挑战,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有锲而不舍的决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有从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中汲取灵感并发扬光大的探索精神……
23.
(1)
酵母菌;有成形细胞核;出芽生殖;真菌(真核生物)
【解析】在面粉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有成形细胞核,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的生殖主要是出芽生殖,属于单细胞真菌。
??????(2)
避免发酵过程受杂菌污染
【解析】洗净双手,穿戴好围裙和厨师帽,避免发酵过程受杂菌污染。
??????(3)
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温度
【解析】细菌真菌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步骤④中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的目的是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温度。
??????(4)
二氧化碳
【解析】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能产生二氧化碳,遇热膨胀,馒头出现孔隙,松软。
??????(5)
泡菜;米酒
【解析】泡菜是利用乳酸菌发酵,米酒也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原理。
24.
(1)
分解者
??????(2)
共生
第1页(共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