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生物
教材:北师大版
班级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
使用、批改日期______________得分
_____
第一章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并能够分析生活现象。(重难点)
【自学指导】阅读书本16-19页,完成下列填空:(2min)
(1)在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________。
(2)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环境的________,反过来也会_________________环境。
(3)草坪和灌木丛对环境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作用,所以说,绿色植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随堂检测一】
1.竹节虫形似竹节,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保护自己,这种体态称为拟态。该现象说明( )
A.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环境能够威胁生物
2.俗话说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体现了(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3.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体现了(
)
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小组讨论】
(1)观察图片,尝试分析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试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分析。
(2)人类应该怎样去防治呢?请你给出两个建议。
【随堂检测二】
1、(2015?龙岩)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雨水充沛、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2、(2014德城区)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2018永州期末)下列不是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的是(
)
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
D.蚯蚓的活动能改良土壤
4、下列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北极熊的保护色
B.森林能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
C.蚯蚓改良土壤
D.蜂蝶能在植物间传粉
5、(2017.广东)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荒漠中的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
【能力提升】
1.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非生物因素
B.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
2.(2017?海淀区)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蚁穴溃堤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蚯蚓松土
D.青蛙冬眠
3.(2019.广东)在观鸟活动中某同学看到几只鸭在游水和潜水,鸭的足类似于(?
)
A
.
B
.
C
.
D
.
4.(2018.四川改编)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实测了一天内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请回答问题:
时间
裸地
草坪
灌木丛
早晨
57.5
72.5
90.6
中午
40.0
61.1
73.1
晚上
46.1
67.4
85.3
(1)根据数据,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_________。空气湿度最小的地点是_________。
(2)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时,对每个地点要测量多次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比较表中数据,植物多的地方空气湿度______,植物少的地方空气湿度______,通过此探究可以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小结】
(
)
生物
环境
(
)
【课后作业】完成《百分导学》6-8页第1章第2节(第二课时)的内容。
组长意见:_________科目:生物
教材:北师大版
班级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
使用、批改日期______________得分
_____
第1章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的影响,并能够分析生活现象;(重点)
2.通过“探究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的实验,初步认识探究实验的过程和方法。
难点:举例说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并对实验进行分析。
【自学指导】阅读书本14-15页,完成下列填空:(3min)
一、环境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
1.环境:生物的
和
统称为环境。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
、
、
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它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空气
非生物因素
湿度
3.生态因素
同种生物
(种内互助、
)
生物因素
不同种生物
【小组讨论】“探究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3min)
1.实验开始时,为什么将馒头在空气中暴露20-30min?
2.为什么要设置两组实验?
3.根据实验结果,温度对霉菌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自我检测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
)
A.生物因素
B.非生物因素
C.生态因素
D.自然因素
2.(2018武安期末)“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该谚语描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土壤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光
B、水分
C、温度
D、湿度
4.
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却没有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A.无二氧化碳
B.无阳光
C.无有机物
D.水温太低
5.“春兰秋菊”“南橘北枳”,造成这两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依次是(
)
A.温度和水分
B.土壤和温度
C.水分和光照
D.光照和温度
6.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
)
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适宜温度
⑤一定生存空间
⑥水
A、⑤⑥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⑥⑤
C、④③②①⑥⑤
D、⑥①②③④⑤
【自我检测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2019.江苏期中)一般情况下,影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长的生物因素是(
)
A.天空中的太阳
B.田间的杂草
C.田里的水分
D.河里的鱼
2.(2015?黑龙江)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
人和蛔虫
B.工蜂和蜂王
C.猫和老鼠
D.杂草和水稻
3.蔬菜大棚内昆虫与蔬菜、杂草与蔬菜之间的关系依次是(
)
A.种内斗争、共生
B.竞争、捕食
C.捕食、竞争
D.捕食、种内竞争
【直击中考】
1.(2018.广东)
“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说明(
?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2.(2015.广东)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阳光、温度和水属于非生物因素
B.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
C.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只能适应环境
D.生物的生存环境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3.(2017.广东)广东温暖潮湿,生物种类和数量比新疆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B.温度和水分??
?
C.植物????
D.土壤和空气
4.
造礁珊瑚虫体内的虫黄藻为其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而造礁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二氧
化碳和氮磷等无机物。虫黄藻与造礁珊瑚虫之间的关系是(??)
A.?共生?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课堂小结】说出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并初步了解探究性实验的步骤。
【课后作业】完成《百分导学》第1章第2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组长意见: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