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沪科版第三章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沪科版第三章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21 19:3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A.
减弱回声
B.
增强回声
C.
增加声音响度
D.
使墙壁更美丽
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3、将一石子抛入水中,若距击水处相同距离的水中、空中、岸边分别有一条鱼、一只小鸟、一个人,则最先听到击水声的是(
)
A.

B.
小鸟
C.

D.
无法确定
4、一艘科考船在经过
A、B、C、D、E
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20
s、0.14
s、0.18
s、0.15
s、0.20
s,根据时间,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5、15
℃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m/s。人在岸边走过时,会吓跑水中的鱼,说明声音能在
中传播。月球上“死寂无声”是因为

6、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打击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声音是由树干的
产生的,人们听到这种“打击乐”是因为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7、现给你如下器材:音叉、乒乓球、细线、橡皮筋、鼓、纸张、小橡皮锤。请你从中挑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要求:(1)写出实验器材;(2)写出实验步骤及现象。
8、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瓶内。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2)分析实验现象,运用
(选填“推理”或“归纳”)的方法可得结论为

9、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827
年在日内瓦湖上进行的。如图所示,两只船相距
14
km,在一只船上的实验员向水里放一口钟,当他敲响钟的时候,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在另一只船上的实验员向水里放一个听音器,他看到火药发光,10
s
后听到水下的钟声,请你计算。
(1)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2)如表是常温下声音在常见物质里的传播速度,对照表格说明计算结果和表中数据不同的原因不可能是

A.
计时误差
B.
声速与温度有关
C.
计算不准
答案
1.A
2.B
3.A
4.
D
5.
340

月球上是真空
6.
振动
空气
7.
(1)
实验器材:音叉、小橡皮锤、乒乓球、细线。
(2)
实验步骤及现象:用细线将乒乓球悬挂起来并静止,不敲击音叉,将音叉轻轻贴住乒乓球,乒乓球仍静止,记录现象;用小橡皮锤敲击音叉,将音叉再次轻轻贴住乒乓球,乒乓球反复被弹起,记录现象。
8.
(1)
变小
(2)
推理
真空不能传声
9.
(1)
1400
m/s
(2)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