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图与数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第8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什么样的数是平方数,知道能用点图表示的最小的平方数是1。
2.知道一个平方数的4倍和9倍都是一个新的平方数;了解奇数与平方数之间的关系。
3.培养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和猜想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动手操作观察,知道一个平方数的4倍和9倍都是一个新的平方数。
通过探究、猜想和观察,知道奇数与平方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认识平方数
1)小朋友,请你用几个小圆片在方格纸中摆一个正方形,并用算式表示小圆片的个数。
师:说一说你用了几个小圆片,算式可以怎么表示?
师:观察这些点图有什么共同点?算式呢?
师:对呀,像这样的,有两个相同因数相乘,所得到的数是平方数。(板书:平方数)而且平方数的点图可以摆成正方形。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点图与数的小秘密。(出示课题)
2)现在有2个数,15和8,请同桌合作,每人选一个数,验证是不是平方数。
通过摆正方形和想算式的方法,验证15和8不是平方数。
师:因为2×2=4,所以4是2的平方数,谁能用这样的方法说一说其他几个平方数吗?
3)除了1、4、9、25是平方数以外,还有哪些是平方数呢?
师:平方数有无数个,今天我们就来研究100以内的平方数。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摆圆片,研究正方形点图。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从而初步感知像这样可以用正方形点图表示的数就叫做“平方数”。平方数可以表示成两个相同因数的乘积。为强化这种感知,让学生猜测后面还有哪些平方数,随着25、36、49等数的出现,平方数的概念也在学生脑中逐渐成形,这时学生就能继续说出如11×11的积、12×12的积等一些100以上的平方数。
二、探究“两个平方数相乘的积,仍是平方数”
(一)4×平方数=平方数
师:刚才我们用小圆片摆出了平方数点图,现在请你用相同的几个平方数的点图拼成一个新的平方数。
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摆的,算式是什么?(反馈:4块拼平方数)
师:看着这些算式,你发现什么小秘密了吗?请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交流。(媒体:4×平方数=平方数)
问:为什么4个平方数一定能拼成一个更大的平方数呢?(因为平方数能摆成一个正方形,四个正方形就能摆出一个更大的正方形。)
(二)9或16×平方数=平方数(反馈:9块拼平方数)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4×平方数=平方数,再想想几乘平方数等于平方数呢?看看还能用几块拼成平方数?
师:这些都是我们小朋友探究出的结果。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呢?
师:4是什么数?9是什么数?是不是平方数乘平方数仍旧得到一个平方数呢?(媒体:平方数×平方数=平方数?)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后可以继续和爸爸妈妈一起研究。
【设计意图】在探究“4个相同的平方数的和仍是平方数。”这一规律时,我设计了“用几个相同的平方数点图拼成一个新的平方数。”这一拼图游戏。在学生用一些具体的平方数点图拼成功后,我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将正方形卡片想象成各个平方数点图,四个相同的平方数就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从而归纳出规律,不仅将结论科学化,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形结合思考方式的力量。
三、奇数与平方数
1、师:刚才我们通过拼的方法研究了问题,现在要用添补的方法。从平方数1开始再来研究一下。(在方格纸的左上角放一个蓝色的1的点图。)想一想,至少要添补几个点图,能得到更大一点的平方数?
问: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添补的过程吗?
问:按这样的方法添补,还能得到哪些平方数?
请2人合作,一个同学添补,一个同学用算式记录。
2、反馈:
生:又添了5个点图,得到3的平方是9。1+3+5=3×3=9(板书)……(学生拼的图反馈)
3、观察交流
(1)问:在写算式的过程中,你又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一下。
(2)学生小结:从1开始,连续奇数的和是平方数。
师:这个算式还有什么小秘密啊?看看这里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这里有几个奇数相加?乘法算式就是?(生:几个奇数相加,因数就是几。)
4、师:我们数学当中有很多美的东西,希腊哲学家Proclus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平方数的概念,借助点图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自行操作,再将结果出示在课件中,最后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其间,我有意举了一个反例,引导学生更严谨更全面的考虑问题,在一次次的追问中,将“从1开始连续的奇数和是平方数”这一规律逐步清晰。
四、总结
【板书设计】 点图与数
平方数
贴1、4、9、16、25的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