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牧羊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感受乐曲诙谐、轻快、活泼、生动的情绪。
2、分段欣赏歌曲,初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想象和表演能力。
3、学习了解并学唱两句典型衬词,并掌握一音多拍。
二、学情分析
在音乐教学中,欣赏往往被忽视,但学生如果缺少大量的音乐欣赏积累,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本节课“影视音乐”作为知识点,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设计的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上,因此,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欣赏不同题材的影视音乐的欣赏,加入互动、表演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影视音乐、约德尔唱法等,并帮助学生积累经典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
三、重点难点
衬词的演唱和节奏的学习,和初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想象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过程
活动
一、【导入】
师:欢迎你们和陶老师一起来到音乐殿堂,(师生问好)
律动
孩子们你们今天你们可真精神,我们一起来活动一下吧!《我是个草原小牧民》
师:你们可真像我们中国的小牧民,今天我们去美国奥地利听一听他们的牧民是怎样唱歌的,听完告诉我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听!
活动过程:
1、初步感受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生自由回答)
师: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自由回答)
生:诙谐、有趣、幽默、欢快。(教师写板书)
师:孩子们你们想知道这首欢快有趣的乐曲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孤独的牧羊人》(出示教具)
师:《孤独的牧羊人》(教师示范课题名称),这个歌曲来源于电影《音乐之声》。他是一部剧中剧是上校家的七个孩子和他们的家庭教师玛利亚为他们家的客人表演的木偶剧,《孤独的牧羊人》。
2、看视频听,说说牧羊人的性格
师:我这里有《孤独的牧羊人》木偶剧视频?你们想看吗?但是看完这段视频回答我一个问题:《孤独的牧羊人》真的孤独吗?为什么?(打开ppt)
师:看完了,谁来说一说“孤独的牧羊人真的孤独吗?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
生:原来孤独牧羊人一点都不孤独,他热爱生活,歌声嘹亮,吸引来了很多人,最后还吸引来穿粉红衣服的小姑娘和他对唱最终他和小姑娘愉快的生活在一起,不久他们就有了自己的宝宝,二重唱变成了三重唱。真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故事。
3、认识衬词,并学唱衬词,学习第一段。
师:孩子们,牧羊的歌声这么嘹亮有趣又特别,你觉得这首歌曲当中比较特别是那一句呢?
A、认识衬词
师:我们来听一听(第一段),找一找你觉得最特别的一句?仔细听。(听歌曲)生自由回答、
生:‘嘞噢嘞’
b.师:我也觉得它比较特别,“嘞噢嘞”,那孩子们你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出示ppt)
c.讲解衬词
生:自由回答。
师:对了,你回答的特别准确,它就是衬词,(师范唱,)它没有什么具体的意思,主要是用来衬托或者渲染歌曲的气氛。
师:那我们一起试着来的唱一唱吧!先听老师唱一唱(教师示范),你们一起来和老师试试(第一次是试唱),这一次我们嘴巴张开一点,(第二次)孩子们唱的时候高音哼住一点。(教师弹奏钢琴示范唱)
学唱衬词,并和老师合作演唱第一段
276098071564500215138070612000师:孩子们你们学的可真快,老师想跟你们合作一下,我来唱前面的歌词和后面黑色字体的衬词,你们来唱我们刚才学过的衬词,准备好了吗?
师:孩子们太厉害啦,跟你们合作真愉快,那这次我们要加大一点难度了,谁来试试用拍手或者其他的拍击方式来唱一唱这两句衬词呢,谁来大胆的试一试?
这位同学你来试试好吗?(请上台)你拍的真不错,我们一起跟着她来学一学好吗?
师:我们把掌声送给她,还有没有不同的?
B、你们可真厉害一下子就创编了这么多,这次我们又来合作,我来唱前面的歌词和后面黑色字体的衬词,你们来唱我们刚才学过的衬词并拍打节奏好么?(教师指着黑板)
师:孩子们完成的真不错,掌声送给自己。牧羊人的刚才站在山坡上唱歌歌声不仅吸引了我们还吸引来了谁呢?
师:我们听听第二段。
师:孩子们听出来吸引了那些人吗?
生:自由回答
师:(播放ppt)那我们来验证一下到底有那些人呢?有桥上的王子、挑担的农夫、餐桌旁的客人,喝啤酒的人。我们来验证一下到底是那些人呢?
3、分段欣赏歌曲,学习歌曲第二段
师:既然有四个角色我们就分四人小组来表演这段歌曲,现在开始,抓紧时间哦。
师:哪一组创编好了呢?请你们这一组上来展示一下吧?(我发现这一组创编的很有趣)请他们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看看和你们有什么不同?
分段欣赏歌曲,第三段和第四段,加入乐器伴奏
师:孩子们你们表演的真不错,接下来我们听一听第三段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和第二段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播放ppt第三段音乐)
生:自由回答。
师:角色发生了变化,没错,出现了什么角色,出现了穿粉红衣服的小姑娘和她的妈妈,除了角色发生了变化还有哪里跟前两段不一样?(教师示范)牧羊人在做什么?
生:有可能是牧羊人在召唤他的羊时发出的歌声,
师:对了确实是牧羊人在召唤自己羊群,第三段比起第二段角色发生了变化,而且出现了牧羊人召唤羊群的歌声,那我们紧接着来听听第四段你们觉得第四段又发生了什么新的故事呢?和第三段相比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播放音乐)
师小结:(出示第四段歌词让孩子们自己对比)前部分一模一样,中间多了一句二重唱变成了三重唱,后面也是一样对吗?
孩子们听的真仔细,都听出来了,现在你们看看陶老师手里拿的什么乐器,你们听听我敲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节奏,X X XX XO
对了前面我们学习的节奏是吗?一下就被你们听出来了,你们看陶老师在书桌里面给你们准备了什么?乐器,你可以用你的乐器试试这个节奏吗?那我们一起来试试这个节奏好吗?你们真厉害一下就会用自己的乐器了,那我想和你们合作一下,我敲前面的X X 你们敲XX X 哇你们真厉害,一下子就会拉,这次我们听歌曲来合作第三段在衬词时我来敲前面的节奏你们边唱边敲后面的好吗?(比如教师举例衬词)你们做的真好。。。。第四段的合作发生了变化哦,第四段请你们要看老师的手势了,前四句老师的指挥棒指到哪一组,哪一组就来打后面的节奏。那如果我做这样的手势呢?你会怎么做呢?(双手举起表示)孩子们跟你们合作简直太完美了啦!
“孩子们,今天我们欣赏的《孤独的牧羊人》你能够把它画出来吗?现在请四个人一小组来画出本首歌曲?五分钟时间,不用涂色。
七、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的《孤独的牧羊人》是哪部电影的片段,《音乐之声》作者理查德.罗杰斯,音乐之声有很多歌曲被大家传唱。例如“第一首是,《doremi》,第二首是,《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都出自《音乐之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噢嚎 嘞噢嘞噢 噢嚎,嘞噢嘞噢噢嚎 嘞噢嘞噢 噢嚎,嘞噢嘞噢
一点的三个音,节奏如下:XXXX XXXX l XX XOl
277050531369000214185533274000第二句只有长一点一个音。XXXX XXXX l X -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