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3.2 减法的验算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3.2 减法的验算冀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22 06:5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进一步理解验算的意义,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和方法: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对减法进行验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情分析
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安排加、减法验算的内容。教材设计思路有两点:第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了解验算的意义,体会验算的价值,学会验算的方法;第二,重视验算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材设计了聪聪和妈妈买自行车交费时,售货员和妈妈的对话以及亮亮心算的情境,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验算的状态中。教材呈现了不同的验算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意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讲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感受验算方法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培养验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减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
一、复习铺垫
1、铺垫。课件出示: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102—48=54??????102—54=(??)???54+48=(???)??48+54=(??)
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
(铺垫的目的是渗透加减法的关系,为新课作铺垫,达到隐而不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引入。
师:昨天我们已学习了加法的验算方法,谁能说一说如何验算加法?(学生汇报师总结)
板书课题:减法的验算
(承上启下,体现加与减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新授
1、出示情境图。
(1)观察图片,谁能说一说图上发生的是一件什么事情?根据已知信息编成完整的故事。(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讲一讲)
(2)学生完整叙述事件:有一天,聪聪和妈妈一起去商店买自行车,一辆自行车236元,妈妈给了售货员阿姨300元,阿姨说找回64元,聪聪算了算说应该找回74元。
(3)师:到底谁说的对呢?需要我们大家来验算一下。(可能有学生直接提出聪聪算的不对,因为230多加70多是300多。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只验算售货员阿姨算的是否正确就可以了。)
(4)学生试着独立验算。
(5)汇报交流。(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的验算方法,指明板书,学生想不到的教师可以直接出示。)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总结板书:
用减法验算:(被减数)减(差)。
用加法验算:(差)和(减数)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计算前先指名说说正确书写格式。)
523—311?????384—235????????920—768???????????????????????????????????
?(部分学生有通过验算发现自己计算上的错误,点明验算的意义。)
? 2、根据下面的算式,分别写出三个有关的算式。(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341—230=111??????????(2)??462+267=72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并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