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的连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68—69页。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教学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教材设计了动物园一共有多少只鹿的情境图,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再通过对不同计算过程的比较,让学生体会计算时先凑成整百数再进行计算会比较简便的方法。通过练习主要帮助学生巩固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三个数连加的水平。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用竖式计算两个数相加的笔算方法,三个数连加的笔算方法在形式上有些变化,但算理是想通的,学生很容易掌握,但在计算过程中,进位的数字很容易忘掉,简便方法用得不是很熟练。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借助已用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探究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经历算法的发展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并进行算法最优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小组合作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培养积极的情感。
重点:
掌握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简便方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师:最近同学们三位数的加减法学得很棒!那两位数的加法就更不在话下了,那我们今天就来做两道两位数的连加,看你表现如何了。
18+37+19
28+12+34
小组合作完成,并展示。
师:两道题做下来感觉怎么样?相对比较起来那道题更容易算呢?为什么?
生:28+12+34更容易算。因为28加12凑成了整十数,算起来比较简便。
师:有的同学开始纳闷了,难道我们今天要重学两位数的连加吗?
揭示课题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三位数的连加。
出示情景图。
谈话,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谁能提出一个连加的数学问题?
生:动物园里一共有多少只鹿?
师: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
小组合作,并展示。
生1:98+164+236
生2:164+236+98
师:同学们列的算式很正确,那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算式的计算方法。
(从学生个体出发,体现尊重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自主提问,然后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竖式计算98+164+236和164+236+98
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小组合作尝试,并展示。
请用不同方法的学生进行板演。
竖式一
竖式二
竖式三
介绍各种方法。
脱式计算98+164+236和164+236+98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并展示。
交流算法。
针对一开始提出的“动物园一共有多少只鹿?”进行完整作答。
小组合作完成,并展示。
收集个小组作答进行比较。
选择方法最优化:小组讨论他们的算法哪种较简便?为什么?
(让学生自主探索算法,进行解决,一方面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也是新课程大力强调的一个方面。同世,鼓励引导学生进行算法的优化,进行重点掌握。)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几道数学问题,找出班级里最棒的计算能手。
小组合作完成,展示,组织交流。
(这里的解决问题比较简单,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会解决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算法,感受数学生活化的思想。)
巩固练习,深化运用
“练一练”21.3.4.5题。
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三位数的连加
98+164+236=498(只) 2. 164+236+98
竖式一 =400+98
竖式二 =498(只)
竖式三
答:动物园一共498只鹿。 答:动物园一共498只鹿。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