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2.2 笔算三位数加两. 三位数(进位)加法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2.2 笔算三位数加两. 三位数(进位)加法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22 07:0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笔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加法
遵化市新店子镇魏家井联小 刘淑梅
教学内容:河北教育出版社《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8-5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自主尝试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过程。
2.学会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老师今天带领大家继续到数学王国里去走一走,去那里看一看新鲜而有趣的事情,大家喜欢吗?”下面老师先出几道口算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1. 比比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9+6= 5+6=
4+8= 7+7=
二、情境导入
希望小学组织同学们到公园参加“绿色环保”行动,下面是三个年级师生捡废弃饮料瓶的数量
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饮料瓶(个) 69 114 189
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1、四年级和五年级一共捡了多少个饮料瓶?
2、四年级和六年级一共捡了多少个饮料瓶?
3、五年级和六年级一共捡了多少个饮料瓶?
三、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学生读题,要求“四年级和五年级一共捡了多少个饮料瓶?
”你会列式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9+114=?(个)
提问:你会用竖式算出69加114的和吗?大家来试一试吧。
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重点说说个位9加4得13应如何继续计算),得出计算结果写在横式上。
四、讨论交流
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计算方法,交流计算方法,
讨论:四年级和六年级一共捡了多少个饮料瓶?
五年级和六年级一共捡了多少个饮料瓶?
总结计算方法:学习心得: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加法,能不能总结一下笔算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什么?学生互相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逐步形成如下认识: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2、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哪位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3、本位相加时,如果有进位必须加进位数。
五、学以致用
(1)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不要求做得快,只强调全做对,并认真检查出错误在哪里。
(2)动脑筋,拓展思路
让学生说出图意,自己解决问题,正确计算出来。
(3)疑难解析,知错能改

7 3 6
2 9 5
六、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索了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练习巩固了知识。笔算三位数进位加法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前一位上的数相加,再加上进位的1,得数写在和的相应位置
七、板书设计
笔算三位数进位加法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前一位上的数相加,再加上进位的1,得数写在和的相应位置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第一,练习的量不够。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实现。第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第三,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本节课我坚持以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即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但在集体交流反馈的过程中为突破教学难点、学生问题的解决用时过长,造成整堂课前松后紧,节奏慢的局面。而且部分学生认为问题简单,自己都会,就没有用心的听讲,导致计算过程中以前怎么错的现在还是这么错的,特别是在对向前进 “1”的处理,不是多加一次,就是忘记加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钻研教材,扎实备课,认真反思上过的每一堂课,寻找每堂课的得与失,争取一节课比一节课上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