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数学广角──集合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数学广角──集合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22 07:4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维恩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呼啦圈2个、星星奖品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 听说我们班有许多聪明的孩子,吴老师想考考大家,愿意挑战吗?
房间里有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却只有3个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呀?(爸爸既是爸爸又是儿子,他的身份重复。课件演示)(板书:重复,既——又——)
二、探究新知
来上课之前,老师打听到本班有几名同学特别爱唱歌,并且唱的很好听,获得“唱歌之星”称号;还有部分同学画画的很好,荣获“画画之星”称号(课件出示表格),其他同学想不想荣获“聪明之星”和“纪律之星”称号?老师们可得一起看看这节课的表现哦。
因为时间关系,老师先给这4+4=8位同学热烈的祝贺,能上讲台来和老师握握手吗?1位,2位,3位,4位,5位,6位,7位还有一位呢?(生开始反驳就是7人,因为有一人重复了)
1.师拿出呼啦圈套住“唱歌之星”的4人,再拿出呼啦圈套住“画画之星”的4人。(有一人在中间跑来跑去,重复几次后,请生们想办法解决)。把中间一人放在两个圈内,再请圈内的同学说明自己的区域表示什么意思?(板书:只—没有——)
2.这样套圈我们很清楚的看出有几位同学分别获得什么称号。那以后我们一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买一些圈来套怎么样?(不好,不方便——)那怎么办?我们把刚刚套的圈画下来,请套圈的同学,把刚刚套圈的形状在黑板上举起来,师画下来。并帮两圈分别取个名字,生摆各自的位置(给予肯定和表扬)
3.在数学上我们把所有“唱歌之星”看成一个整体,叫做一个集合;把所有“画画之星”看成一个整体,这也是一个集合。(板书:集合)
像这样的图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人发明了,他就是英国的逻辑学家维恩,所以就以“维恩”来命名,叫维恩图,也可以叫集合图。你们刚才也像科学家一样,把这个图创造出来了,真了不起!
4.认识维恩图
我们既然能自己创造出维恩图,那你们知道图中每一部分都表示什么意思吗?(小组内先说一说,再指名汇报)
左边表示什么?右边表示什么?中间重叠部分表示的是什么?整个图表示的是什么?(左边集合表示什么?右边集合表示什么?)
5.运用图解决问题
能不能根据你的图一眼就看出来应该怎么计算出一共表扬了多少名同学?(列式计算)独立解决,汇报交流,方法不唯一。
(4+4—1=7,3+1+3=7等,让学生在维恩图上边指边写)通过课件演示:巩固重合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巩固练习
1.作业纸第1题。
当生对大雁不了解时放映短片。
2.作业纸第2题。
舞蹈队有女生12人,男生17人,舞蹈队一共有多少人?(无重复现象)
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出色,谁愿意来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附: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
2+2-1=3(人)
2+3+2=7(人)
4 + 3 = 7(人)
4+5-2=7(人)
歌唱之星 画画之星
画画之星
歌唱之星
重 复 既……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