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敲鼓时鼓面在振动
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结论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类比
声音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其实声波也是一种能量
二、声音的传播
振动的物体是怎样把声音传递到我们的耳朵的呢?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呢?
空气震动
声波
耳朵
引起
形成
传入
介质
伏地听声:
人耳可伏在荒野的地上听到远处的马蹄声,
人耳可伏在铁轨上听到远处的火车轰鸣声.
问题: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声音可以由固体传播
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介质
实验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除了气体、固体外,液体也能传播声音。
如: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声呐)捕鱼;
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声音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
思考题
:
如果没有介质,例如在真空中声音
能否传播?你如何来证明呢?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实验
+
推理
得出规律
空气越来越少→声音越来越弱
得出结论
真空不能传声
设计实验
理想实验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怎样进行交谈?
声音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的传播速度:
空气中(15
)为:340米/秒
气体传声较慢,
液体传声速度较快,
固体传声速度最快.
气体
液体
固体
都可以传播声音,都是声音的介质.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
1、
。
2、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声速还与温度有关
声音在固体中
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通过上表你获得的信息是:
声音在(15oC)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熟记:
四、回声现象:
是声音从振动的发声体发出,遇到山崖、墙壁等障碍物反射回来使其又传入人耳的声音。
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0.1s。
利用回声可以测定距离。
思考题
:
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判断海中物体的存在,请想一想利用回声测海底的深度需要先知道什么?然后怎样计算?
答: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从发出声音到接收回声所用的时间t。海水深度S的计算公式为
达标检测: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通常声音是
通过
传播到人耳的,
中声音是不
能传播的.
2.在生活中常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
声入耳”.
说明:
(1)
、
、
、都能发声;(2)
能传播声音.
振动
空气
真空
气体
液体
固体
空气
3.某人在一根装满水的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
后,在另一瑞的人能听到
次响声,第一次
是由
传来的.
4.打雷时一人看到闪电后5秒后听到雷声,则此
人到雷击处的距离为
米.
3
钢管
1700
5.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的是
(
)
A.用光将鱼吸引到渔网中
B.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走
C.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D.在岸上听到波浪拍击岸上的岸石发出的
轰鸣声
B
6.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必须看到发令
枪的烟火就开始计时.如果以听到枪声时开
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实际成绩相比较.
计时偏
(填多或少)
7.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米/秒,从海洋
勘测船上竖直向下发出超声波,经3.2秒后收
到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则海底有多深?
少
答案:2400米(共10张PPT)
声音的利用
隆隆的雷声
下课铃声
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
一、声呐、雷达、B超
声呐
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雷达
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B超、探伤
用仪器对接收的回声进行分析和对比。
二、声音传递能量
投入石子,产生水波,水波带动水震动,并向四周扩散,带动树叶上下起伏。
发出声音,产生声波,声波带动空气震动,并向四周扩散,烛焰开始抖动。
三、声波清洗物体、碎石
超声波震动频率高,带动水发生剧烈震动,将物体上的污渍振掉。
例1:下列事例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B)
A:阳光从东方射过来。
B:雷声从东方传过来。
C:云朵从东方跑过来。
D:花香从东方飘过来。
例2: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即舒服又干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传递信息。
C:超声波音调低,人听不到。
D:声音传递能量。
练一练
例3: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次声波)。(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例4: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获知水下有无暗礁,探测仪发出信号0.6s后,便接到了回声波,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是多少?
S=vt=1530m/s×0.6s=918m
h=1/2×918m=459m
练一练(共12张PPT)
声音的特性
第二章 声现象
牛的叫声低沉而粗壮。
鸟的叫声尖脆而细小。
随着敲击的力量减小,鼓声也会随着减小。
木棒和铁棒发出的声音不同。
音调
物理学中,用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
动手试一试:
怎么改变尺子发声的音调?
快
慢
高
低
物体振动赶快,音调越高;
物体振动赶慢,音调越低;
音调高低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频率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快慢
定义: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字母:f
单位:赫兹
Hz
响度
物理学中,用响度来描述声音的大小(强弱)。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敲击音叉的力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我们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
小实验
影响因素: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有关
响度与人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振幅相同时,离发声体走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就越小。
增大响度的办法:
1、增大振动的振幅
例如:用力敲、打、吹、拉、弹等
2、使声音集中
例如:扬声器、听诊器等
音色
不同材质、结构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小结
声音的三要素
音调:声音的高低
响度:声音的大小
音色:发声体的区别
频率
振幅
材质
心
家贝
意stoCKtucheng.com
想想做做
演示:振动快慢对音调高低的影响
要求:钢尺雨次的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伸出桌面的钢尺长度
振动快慢
音调
4(短)
2/4(长)
结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Www.vcg:
Con
甲音叉
乙钢琴
丙长笛
图13-5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共8张PPT)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生活中让我们厌烦的声音……
一、物理学和环保对噪声的界定
物理学:物体无规则震动。
一、物理学和环保对噪声的界定
环保:凡是防碍人们工作、学习,影响人们生活,干扰人们听觉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二、噪音的危害
低于30、40安静,30+40=70干扰谈话,
90及格产生疾病,
150满分破坏听力。
三、噪音的产生与防治
在声源处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噪声的产生
噪声的传播
噪声的接收
植树
戴耳罩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安消声器
在声源处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噪声的产生
噪声的传播
噪声的接收
植树
戴耳罩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安消声器
控制噪音
四
例1:下列事例属于从噪音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B)
A:窗户装上双层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鸣笛。
C:公路两旁种植树木。
D:工作中带上耳罩。
例2:以下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B)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种草植树
C.戴防止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禁止鸣喇叭
练一练
7
案!<③
污
戚宁发币
亓饭拉
(?要吵啦
△E
分贝
140
飞机轰鸣
120
震撼音响
警车呜笛
马路嘈杂
大声喧哔
一般说话
轻声耳语
些声音的分贝数
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