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物理随堂课后检测AB卷:1.4测量平均速度课后检测B卷
(测试时间:40min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某小组同学要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他们用一个长方体的小木块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形成一个斜面,如图所示,他们要测量小车从A滑到C的过程中,小车通过AB、BC、AC段的平均速度,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保持较大的坡度
B.实验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小车通过的路程的测量
C.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小车从B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tBC=2s
D.如果小车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C会偏小
2.在学校运动会上,王军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王军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秀成绩获得冠军。关于王军百米赛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军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王军全程的平均速度是8m/s
C.王军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D.王军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比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快
3.小华和小强在参加100m跑步练习中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小华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m/s;小强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度为6m/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华先到达终点
B.小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5m/s
C.小强先到达终点
D.小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5m/s
4.运动会男子100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跑到离起点20m、80m、100m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名运动员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全程王小兵的平均速度最大
C.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在每段距离内,周伟的平均速度都是最大的
5.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的运动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在整个12s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在4s~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乙为参照物,则甲是运动的
C.在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也相等
D.第8s未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乙前8s通过的路程与乙后4s通过的路程相等
6.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在10~2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在3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7.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8.2019年10月18日-27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会在武汉举行。甲、乙两名运动员在长为25m的泳池里训练,甲的速率为V1=1.25m/s,乙离开出发点的距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若不计转向的时间,两人的运动均可视为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的速率为V2=1.0m/s
B.若两人同时从泳池的两端出友,经过lmin共相遇了3次
C.若两人同时从泳池的同一端出发,经过2min共相遇5次
D.两人一定不会在泳池的两端相遇
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1min内的平均速度是2m/s,在第2min内的平均速度是4m/s,则它在第3min内(
)
A.通过的路程一定是360m
B.平均速度一定大于4m/s
C.通过的路程一定大于120m
D.通过的路程和平均速度都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是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高铁运行时刻表,根据表中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铁全程运行1318km
B.高铁从北京南站至枣庄站的平均速度为250.8km/h
C.高铁在无锡东站停车时间为10min
D.高铁从南京南站到常州北站的运行速度比从北京南站至枣庄站的平均速度快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3分)小钊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钊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题图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km/h,汽车行驶了24min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路程为
km,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
12.(3分)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100m,前一半路程用了10s,后一半路程用了5s,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
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
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13.(5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1)甲的速度是
m/s;
(2)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
(选填“东”或“西”)做直线运动:
(3)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车,它距后面的车的距离是
m
(4)经过5s,甲车与丙车之间发生的距离为
m.
14.(3分)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刻度尺测出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s-t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频闪照相机拍照的时间间隔为
s
(2)根据图象乙可知,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3)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乙中未画出),则该小球到达E点时通过的路程为
m。
15.(6分)如图是应用激光准直的示意图;在开备大山经道时,工人们常常用激光来引导挖掘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某中小型号履带式液压挖掘机参数如下表所示。
机型
参数
履带式液压掘进机
掘进速度(m/h)
低速挡
0——3.5
高速挡
3.5——5.5
尺寸:长×宽(mm×mm)
9845×3000
(1)激光准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大山两侧的村民出行方便,现需要开凿一条穿山隧道,初步预计隧道大约长2950m,若使用中小型号履带式液压掘进机,每天工作6小时,工程队最快能否在3个月凿通?(一个月按30天计算)
(3)一工人下班后驾驶小汽车回家。驾车途中司机从看到障碍物到操纵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汽车开始减速,到车停下来,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下表格为《驾驶员守则》中驾驶员在不同车速时所对应的正常反应距离: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
(4一般情况下,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0.5s,易发生交通事故。假设该工人饮酒后,以v2=54km/h的速度驾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距离某小区门前s=38m处发现有障碍物在斑马线上,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2s,开始刹车到停止运动过程中所用时间为4s,开始刹车到停止运动过程中车的平均速度为v3=27km/h。试通过计算说明是否会发生交通事故。
车速v(km/h)
40
60
80
反应距离s(m)
5
7.5
10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随堂课后检测AB卷:1.4测量平均速度课后检测B卷答案
(测试时间:40min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某小组同学要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他们用一个长方体的小木块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形成一个斜面,如图所示,他们要测量小车从A滑到C的过程中,小车通过AB、BC、AC段的平均速度,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保持较大的坡度
B.实验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小车通过的路程的测量
C.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小车从B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tBC=2s
D.如果小车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C会偏小
答案:D
2.在学校运动会上,王军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王军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秀成绩获得冠军。关于王军百米赛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军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王军全程的平均速度是8m/s
C.王军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D.王军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比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快
答案:B
3.小华和小强在参加100m跑步练习中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小华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m/s;小强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度为6m/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华先到达终点
B.小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5m/s
C.小强先到达终点
D.小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5m/s
答案:CD
4.运动会男子100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跑到离起点20m、80m、100m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名运动员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全程王小兵的平均速度最大
C.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在每段距离内,周伟的平均速度都是最大的
答案:C
5.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的运动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在整个12s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在4s~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乙为参照物,则甲是运动的
C.在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也相等
D.第8s未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乙前8s通过的路程与乙后4s通过的路程相等
答案:C
6.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在10~2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在3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C
7.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答案:C
8.2019年10月18日-27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会在武汉举行。甲、乙两名运动员在长为25m的泳池里训练,甲的速率为V1=1.25m/s,乙离开出发点的距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若不计转向的时间,两人的运动均可视为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的速率为V2=1.0m/s
B.若两人同时从泳池的两端出友,经过lmin共相遇了3次
C.若两人同时从泳池的同一端出发,经过2min共相遇5次
D.两人一定不会在泳池的两端相遇
答案:B
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1min内的平均速度是2m/s,在第2min内的平均速度是4m/s,则它在第3min内(
)
A.通过的路程一定是360m
B.平均速度一定大于4m/s
C.通过的路程一定大于120m
D.通过的路程和平均速度都无法确定
答案:D
10.如图所示是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高铁运行时刻表,根据表中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铁全程运行1318km
B.高铁从北京南站至枣庄站的平均速度为250.8km/h
C.高铁在无锡东站停车时间为10min
D.高铁从南京南站到常州北站的运行速度比从北京南站至枣庄站的平均速度快
答案:BCD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3分)小钊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钊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题图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km/h,汽车行驶了24min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路程为
km,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
答案:80
40
100
12.(3分)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100m,前一半路程用了10s,后一半路程用了5s,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
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
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答案:5
10
6.7
13.(5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1)甲的速度是
m/s;
(2)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
(选填“东”或“西”)做直线运动:
(3)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车,它距后面的车的距离是
m
(4)经过5s,甲车与丙车之间发生的距离为
m.
答案:(1)4(2)西(3)乙
10(4)0
14.(3分)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刻度尺测出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s-t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频闪照相机拍照的时间间隔为
s
(2)根据图象乙可知,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3)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乙中未画出),则该小球到达E点时通过的路程为
m。
答案:(1)0.5(2)0.6(3)1.6
15.(6分)如图是应用激光准直的示意图;在开备大山经道时,工人们常常用激光来引导挖掘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某中小型号履带式液压挖掘机参数如下表所示。
机型
参数
履带式液压掘进机
掘进速度(m/h)
低速挡
0——3.5
高速挡
3.5——5.5
尺寸:长×宽(mm×mm)
9845×3000
(1)激光准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大山两侧的村民出行方便,现需要开凿一条穿山隧道,初步预计隧道大约长2950m,若使用中小型号履带式液压掘进机,每天工作6小时,工程队最快能否在3个月凿通?(一个月按30天计算)
(3)一工人下班后驾驶小汽车回家。驾车途中司机从看到障碍物到操纵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汽车开始减速,到车停下来,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下表格为《驾驶员守则》中驾驶员在不同车速时所对应的正常反应距离: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
(4一般情况下,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0.5s,易发生交通事故。假设该工人饮酒后,以v2=54km/h的速度驾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距离某小区门前s=38m处发现有障碍物在斑马线上,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2s,开始刹车到停止运动过程中所用时间为4s,开始刹车到停止运动过程中车的平均速度为v3=27km/h。试通过计算说明是否会发生交通事故。
车速v(km/h)
40
60
80
反应距离s(m)
5
7.5
10
答案:(1)光的直线传播
(2)不能
(3)0.45s
(4)不会八年级上学期物理随堂课后检测AB卷:1.4测量平均速度随堂检测A卷
(测试时间:40min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和在前8秒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A.5m/s;5m/s
B.5m/s;6.67
m/s
C.20m/s;3.33m/s
D.1.67m/s;5m/s
2.(2020·新疆)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冰壶被运动员掷出后,在冰面上减速滑行到停下的过程中,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若冰壶以1.6m/s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8m,则冰壶以3.2m/s的速度被掷出,在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
)
A.8m
B.16m
C.24m
D.32m
3.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前2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后半程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C.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4.如图所示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一图像,分析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两物体在同一时刻出发
C.两物体在=15s时刻相遇
D.两物体运动时的速相等
5.如表是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07次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从济南西站驶往南京南站的路程是1025km
B.列车从北京南站到达南京南站的运行时间为4.10h
C.若列车从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的平均速度240km/h,则达到上海虹桥站的时刻为13:30
D.列车从北京南站驶往济南西站平均速度是243km/h
6.(2019秋·包河区期末)一辆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直线从A地开往B地,到达B地后立即沿原路以15m/s速度匀速直线返回到A地,则汽车在上述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8m/s
B.18.75m/s
C.20m/s
D.22m/s
7.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2s
②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的路程为20cm
③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的速度大于小球由B点运动到D点的速度
④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1m/s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④正确
8.(2019秋·香坊区期末)体育训练课上,小明和小刚两人在学校操场跑道内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前10min内,小刚跑得路程长
B.都跑完2km的路程,小明所用时间比小刚长
C.全程中,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
D.全程中,小刚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做变速直线运动
9.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敏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敏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敏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敏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小敏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敏的平均速度是8m/s
D.小敏的平均速度是8km/h
10.甲、乙二人进行100m比赛,甲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完前半程,再以6m/s的速度匀速跑完后半程;乙在比赛的前一半时间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后一半时间以6m/s的速度匀速跑,则(
)
A.甲赢得比赛
B.乙赢得比赛
C.甲、乙同时达到终点
D.无法判断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3分)下图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用频闪摄影技术拍摄的一张照片,已知此次摄影的闪光频率(每秒钟得到影像的次数)为10赫兹,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等图可知,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是
s,物体AB段的路程为
cm,平均速度为
m/s。
12.(2分)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
倍,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
倍。
13.(5分)物理上常用“频闪照相”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是照相记录跑步者甲、乙两次跑步时的频闪照片,已知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一定,由此同答下列问题。
(1)在图(a)的两次记录中
(选填“甲”或“乙”,下同)跑步的平均速度大。
(2)图(b)中的图象描述的是
的运动。
(3)若跑步路程6km用时20min,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4)如图(c)所示是跑步者用随身携带手机APP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快的时刻是
,理由是
。
14.(8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cm
26.0
64.0
_____
时间t/s
4
平均速度v/(cm/s)
13
______
15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填“大”或“小”),
若让小车到达丙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速度偏
(4)通过分析图中所给的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低端的过程中____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
15.(2分)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所示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求该被测汽车的速度.(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随堂课后检测AB卷:1.4测量平均速度随堂检测A卷答案
(测试时间:40min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和在前8秒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A.5m/s;5m/s
B.5m/s;6.67
m/s
C.20m/s;3.33m/s
D.1.67m/s;5m/s
答案:A
2.(2020·新疆)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冰壶被运动员掷出后,在冰面上减速滑行到停下的过程中,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若冰壶以1.6m/s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8m,则冰壶以3.2m/s的速度被掷出,在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
)
A.8m
B.16m
C.24m
D.32m
答案:D
3.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前2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后半程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C.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答案:C
4.如图所示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一图像,分析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两物体在同一时刻出发
C.两物体在=15s时刻相遇
D.两物体运动时的速相等
答案:C
5.如表是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07次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从济南西站驶往南京南站的路程是1025km
B.列车从北京南站到达南京南站的运行时间为4.10h
C.若列车从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的平均速度240km/h,则达到上海虹桥站的时刻为13:30
D.列车从北京南站驶往济南西站平均速度是243km/h
答案:D
6.(2019秋·包河区期末)一辆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直线从A地开往B地,到达B地后立即沿原路以15m/s速度匀速直线返回到A地,则汽车在上述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8m/s
B.18.75m/s
C.20m/s
D.22m/s
答案:B
7.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2s
②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的路程为20cm
③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的速度大于小球由B点运动到D点的速度
④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1m/s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④正确
答案:C
8.(2019秋·香坊区期末)体育训练课上,小明和小刚两人在学校操场跑道内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前10min内,小刚跑得路程长
B.都跑完2km的路程,小明所用时间比小刚长
C.全程中,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
D.全程中,小刚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做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D
9.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敏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敏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敏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敏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小敏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敏的平均速度是8m/s
D.小敏的平均速度是8km/h
答案:C
10.甲、乙二人进行100m比赛,甲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完前半程,再以6m/s的速度匀速跑完后半程;乙在比赛的前一半时间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后一半时间以6m/s的速度匀速跑,则(
)
A.甲赢得比赛
B.乙赢得比赛
C.甲、乙同时达到终点
D.无法判断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3分)下图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用频闪摄影技术拍摄的一张照片,已知此次摄影的闪光频率(每秒钟得到影像的次数)为10赫兹,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等图可知,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是
s,物体AB段的路程为
cm,平均速度为
m/s。
答案:0.5
7.50
0.15
12.(2分)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
倍,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
倍。
答案:3
2
13.(5分)物理上常用“频闪照相”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是照相记录跑步者甲、乙两次跑步时的频闪照片,已知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一定,由此同答下列问题。
(1)在图(a)的两次记录中
(选填“甲”或“乙”,下同)跑步的平均速度大。
(2)图(b)中的图象描述的是
的运动。
(3)若跑步路程6km用时20min,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4)如图(c)所示是跑步者用随身携带手机APP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快的时刻是
,理由是
。
答案:(1)乙(2)甲(3)3(4)t3
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最短
14.(8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cm
26.0
64.0
_____
时间t/s
4
平均速度v/(cm/s)
13
______
15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填“大”或“小”),
若让小车到达丙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速度偏
(4)通过分析图中所给的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低端的过程中____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
答案:(1)V=S/t(2)90.0
2
6
16(3)小
大(4)不是,小车的速度是变化的
15.(2分)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所示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求该被测汽车的速度.(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
答案:14.1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