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23 09:46:4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8张PPT)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
思想的起源
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3.我的出现对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
1.我是谁?
首先是肯定人,强调人的尊严
2.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
什么叫人文精神?
核心:肯定人、人性和人的价值
三大内涵
第二是强调理性,开始追求真理和科学探索
第三是强调超越性,就是超越人生,追求生命的意义
我探索
我追求
我是人
——我是人!
人文主义
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人文精神的复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人文精神的发展成熟——启蒙运动
专题线索
萌芽
形成
发展
古代希腊神仙体系:
 
希腊神话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他们是欧洲文明的源头。在原始时代,他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在他们想像中,宇宙万物都拥有生命。西元前十一二世纪到七、八世纪间则被称为“神话时代”。神话故事最初都是口耳相传,直至西元前七世纪才由大诗人荷马统整记录于《史诗》中。分类: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神的故事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及其谱系等内容。
 
 相传古希腊有奥林匹斯十二大神:宙斯——众神之主(因武器为闪电又被称为雷神),赫拉——天后、妇女的保护神、
波塞冬——海神、水神
  哈迪斯——冥王
  雅典娜——智慧女神、胜利女神、女战神,
  赫利乌斯——太阳战车的驾驭者、阿佛洛狄忒——美与爱女神,
 阿瑞斯——战神,赫菲斯托斯——火与工匠之神、(宙斯和赫拉之子)
 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类并被称为先知者
神与人的区别
 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神与人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永生,无死亡期;后者生命有限,有生老病死。希腊神话中的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因此,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文学的土壤,而且对后来的欧洲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希腊先哲
苏格拉底
柏拉图
泰勒斯
普罗塔格拉
亚里士多德
一、智者学派
1、含义:
公元前五世纪,雅典成为人文荟萃的中心,人们崇尚公开的精神。在公开的讨论或辩论中,必须具有雄辩、修辞、哲学及数学等知识,于是“智者学派”应运而生。智者以教授文法、逻辑、数学、天文、修辞、雄辩等科目为业。是一些在哲学、逻辑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讲演术和其他一系列知识领域内深刻而大胆的改革家。
2、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
(1)经济:古希腊经济的繁荣(斯巴达农业为主,希腊农业为基础
,但工商业比较发达);
(2)政治: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3)思想:人的地位的提高,关注人本身。(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个人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泰勒斯的宇宙哲学图景
  
泰勒斯(BC624-BC547),古希腊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以理性思维和务实科学精神面向自然界的人,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
走近圣贤
据说他游历埃及时用“塔影等于塔高”的知识测量出金字塔高度,使埃及法老大为惊讶。发现琥珀摩擦后能够吸引羽毛。英文电(electricity)字根来自琥珀。
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同样地,一个人的行为是好的还是坏的,也是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你觉得好,它就是好的;我觉得坏,它就是坏的。行为本身无所谓好坏。
——普罗塔哥拉
普罗泰戈拉约生于公元前481年左右,大约活了70岁。他与民主派政治家伯里克利是至友。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是当时最受人尊敬的"智者"。据说晚年因"不敬神灵"被控,著作《论神》被焚,本人被逐出雅典,在渡海去西西里的途中逝世。著作除少数片断外,均已失传。他的思想,只能从柏拉图的对话《泰阿泰德篇》、《普罗泰戈拉篇》中见到。
走近圣贤
人是万物的尺度?
  由于普罗泰格拉支持寡头统治者反对民主制,而且还发表了大量“不敬神灵”的言词,因而最终被送上法庭受审。但是就在开庭审理之前,他偷偷乘小船逃离了雅典。在乘船逃亡途中,不料遭遇风浪,因船只失事而丧生,时年约75岁。
3、智者学派代表人物和主张
(1)代表人物:
普罗泰格拉
安提丰
(2)核心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1-3,
见课本
(3)、评价:
进步:
1)对雅典民众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2)是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3)促进希腊文化的发展
局限:4
)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道德,容易造成极端个人主义。
二、“知识即是美德”
1、苏格拉底简介
苏格拉底(Σωκρ?τη?,英译:Socrates;??前469年—前399年)??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公元前468—公元前399)。他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他的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自己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
什么是真理?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自己是非常无知的,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他专心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重点研究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其言行多见于柏拉图的一些对话录。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
——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走近圣贤
2、苏格拉底的主张
(1)“知识即是美德”
  (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道德。  (2)“知识即美德”:知识是美德的共性,是所有美德中共有的东西,任何一种美德都不能离开知识而存在
(2)善是人的内在灵魂,“美德由教育而来”
,强调教育的重要。
3、苏格拉底主张的影响
3、苏格拉底主张的影响
(1)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
(2)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3)其教育思想对于后世人们重视教育的作用,以及重视教育对于美德的培养,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公元前399年,哲学家苏格拉底(时年70岁)被控犯有“不敬国神”、“另立新神”和“败坏青年”的罪行而送交审判。
  在法庭上,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学观点。由鞋匠、裁缝、游手好闲的和看好戏凑热闹的组成的501位陪审团法官投票表决,以略过半数的281票通过有罪判决。苏格拉底拒不认罪,结果,第二次表决以360票通过了死刑判决。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孔子(前551—前479)
合作探究
有人说孔子是东方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西方方的孔子,结合教材,分析两者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2、相似之处
第一、时代接近。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我国周元王七年)当时的希腊半岛,也是城邦纷立的时代,各城邦间的纷争总是接连不断;孔子生在周室衰微的春秋时代,五霸跋扈,诸侯兼并,动乱频仍,民不聊生;两人活的岁数几乎相同,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即公元前479年);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周安王三年),七十岁的时候被迫服毒而死
第二、经历相似:招徒讲学;游历考察;本身都述而不作,弟子记录,对话文体。
第三、教育成就突出,影响深远。
孔子那种忧道不忧贫的精神,“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苏格拉底批评政治,攻击诡辩学派,终日苦口婆心教导雅典青年的热忱,那种至死不屈的精神,同样深为世人所景仰。
第四、
都关注人、人与社会,重视道德,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不同之处:
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柏拉图(前427—前347),自幼身体强壮,胸宽肩阔。体育老师替他取名“柏拉图”,语意为“宽阔”。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母亲是梭伦的后裔,青年从师苏格拉底。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卡德米设立学园,教育成果包括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
,期中“四科”课程体系(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支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
政治主张主要体现在《理想国》中。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柏拉图著作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但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说是非柏拉图的。”
——波普
走近圣贤
(2)柏拉图思想-----《理想国》
1、政治思想:关注人类社会并划分人的等级;
2、教育思想:柏拉图还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

3、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3)柏拉图名言
①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

②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③我们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的一课。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渊博的学者。受教于柏拉图,后被马其顿国王聘为亚历山大的教师。数年后,他回雅典开办学校,边教学边著述。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
》、《政治学》、《诗学》等
亚里士多德
走近圣贤
公元前320多年前的雅典城郊外,常常可以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人,身边跟随着十多位青年,他们或是在树林中逍遥自在地漫步交谈,或是坐在山谷溪旁的大石块上,热烈地讨论着。
  “老师,您再讲讲‘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老人捋了捋胡须,缓缓地说到:“我们希腊人有个很有趣的谚语: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这不正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三段论’吗……

  雅典人都知道,那是亚里士多德正在给他吕克昂学园高级班的学生上课呢……
(2)亚里士多德思想
①哲学方面:.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强调人是最高级的。
②天文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运行的天体是物质的实体,地球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体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地球上的物质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天体由第五种元素“以太”构成。
③物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反对原子论,不承认有真空存在;他还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运动,外力停止,运动也就停止。
④教育方面: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认识论及其对于儿童身心发展考察的基础之上的。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表现:
什么是“人文主义”?又为什么在希腊产生呢?
1、萌芽:西方奴隶制时代(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文精神的萌芽——古希腊思想家们(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的思想;
2、发展:14-17世纪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所体现的思想;
3、成熟:17-18世纪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弘扬——启蒙运动。
案例
诡辩就是古希腊的一种辩论术,
人们把为了某种目的而有意地利用虚假的论据和逻辑去证明或反驳某个命题的现象,称为诡辩,把这种思维方式称为诡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