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在感受用1分时间所做事情的活动中,初步建立起分的时间观念。
3、在观察、认识钟面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以及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能够认识钟表所表示的准确“几时几分”,并能写出钟表所表示的具体时刻。
(2)体验时、分、秒的长短,具有一定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1)能进行时、分、秒的简单换算。
(2)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多
出示西昌卫星发射嫦娥二号图
教师:从画面中你们看到些什么?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
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老师简要介绍: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教师:在钟面上来显示以下这个时刻(画面的钟面上)
教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面。板书:认识钟表。
二、依托学生经验,感知钟面
1、提问:关于钟面,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2、观察钟面,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观察出示钟面。
(1)指一指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
(2)学生或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秒针,(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板书:秒针)引导学生看一看自己的钟面,指一指秒针是哪根。
(3)教师:钟面上除了时针、分针、秒针外,还有些什么?(数字和格子)
(4)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的大格、小格数及其关系。
3、分别说一说:分针走1小格和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各是多少?
4、拨一拨,看一看,说一说
当时针走1大格时分针正好走了多少?(1圈)是多少小格?(60小格)就是多少分?(60分)
思考讨论:1时等于多少分?板书:1时=60分。
老师介绍:如何用字母表示时、分?(时可用字母h表示,分用min表示)并引导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这些字母。
5、完成第76页的填空内容
1时=60分
三、联系生活,构建1分的时间概念(教学例2)
教师:同学们知道1分的时间有多长吗?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学生分组活动1:
(1)1分大约从1能数到几?
(2)1分脉搏大约能跳多少次?
(3)1分大约呼吸多少下?
学生分组活动2:
(1)1分大约击掌多少次?
(2)1分大约跳多少下?
(3)1分大约写多少个字?
汇报交流活动情况。
四、活动拓展
(1)用1分(老师看时间)读一段话,看看读了多少个字。
(2)完成教科书第77页试一试。你能在1分内完成吗?
(3)要求学生自学完成第78页第1题,读一首你喜欢的儿歌,看大约用了多少时间。
五、总结回顾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总结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