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说
课
流
程
①知道比热容的概念,符号及单位。
②会查比热容表,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③学习利用比热容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现象。
通过对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不同的实验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①通过实验探究物质比热容的过程,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探究在物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②通过比热容知识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的逻辑思维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而且又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个体。所以对于与他们的身边事情有关的现象会比较感兴趣,对以围绕身边的物理现象为主题的实验也比较易于接受。
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对质量、温度、热量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孤立性、片面性,没有深刻意识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情景教学法
1
1
实验探究法
2
?
2
问题讨论法
3
3
小组合作
实验探究
问题讨论
逻辑推理
分析归纳
深入理解
【讨论1】提出实验猜想。
【讨论2】实验中如何体现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怎样确定液体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讨论3】本探究实验用到什么实验方法?
【讨论4】确定实验设计方案。
学生活动1
实验数据分析
40℃
50℃
60℃
70℃
80℃
100g水
0
35s
63s
88s
110s
100g油
0
21s
40s
56s
69s
200g水
0
65s
120s
174s
223s
实验数据分析
40℃
50℃
60℃
70℃
80℃
100g水
0
35s
63s
88s
110s
100g油
0
21s
40s
56s
69s
200g水
0
65s
120s
174s
223s
学生活动2
1、水和食用油,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水吸收的热量多。
2、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3、同种物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越多,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
思维推进
1、水和食用油,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水吸收的热量多。
2、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3、同种物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越多,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
物体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
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
水的吸热能力比油强
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
温度升高的多。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公式:c=
Q/(m?Δt)
(3)单位:J/(kg·?C)
(4)从比热容表中查找:水的比热容和干泥土的比热容,并讲出物理意义。
(5)观察一般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寻找规律,发现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学生活动3
学生活动4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越大的物质温度升高的越少。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的温度相同,比热容越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
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食用油温度升
高得多。
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的温度相同,水吸收的热量多。
青岛0--5℃
兰州-5--9℃
2、(实际应用题)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你能解释原因吗?
1、(概念巩固题)关于比热容的概念,下面错误的是(
)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物质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3)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比热容越大
(4)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A
(1)(2)
B(2)(4)
C
(2)(3)
D
(1)(3)
3.(中考演练题)为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军用图12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实验器材还有天平和钟表。收集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3所示,此温度值是
℃。
(2)实验中,用
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选填“液体l”或“液体2”)的吸热能力较强。物理上
用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吸热能力。
物理量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终温度/℃
液体1
50
20
5
45
液体2
50
20
5
68
一
探究物质吸收情况
1、水和食用油,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水吸收的热量多。
2、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3、同种物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越多,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二
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符号:c
3、单位:J/(kg·℃)
4、物理意义:
这节课从生活入手,逐步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研究,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体系。最后又利用比热容的概念联系生活实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