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3-1 检测题 第一章 第五节 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3-1 检测题 第一章 第五节 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22 09:4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下列与电场有关的公式中,F、q、E、U和d分别表示电场力、电量、场强、电势差以及距离,①F=k;②E=k;③E=;④U=Ed,则(  )
A.它们都只对点电荷或点电荷的场才成立
B.①②③只对点电荷或点电荷的场成立,④只对匀强电场成立
C.①②只对点电荷成立,③对任何电场都成立,④只对匀强电场成立
D.①②只对点电荷成立,③④对任何电场都成立
解析:公式①②仅适用于点电荷,④适用于匀强电场,③适用于任何电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C
2.如图所示,A、B、C是匀强电场中的三点,AB垂直于BC,AB=4 cm,BC=3 cm.AC与电场方向平行,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5 V和1.8 V.则电场强度大小和C点的电势分别为(  )
A.100 N/C和0 V   B.80 N/C和4 V
C.100 N/C和10 V D.80 N/C和1 V
解析:由题图得∠A=37°,AB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为dAB=4 cm×cos 37°=3.2 cm,则E== N/C=100 N/C,又UAC=EdAC,则φA-φC=100×5×10-2 V=5 V,得φC=0 V,故选项A正确.
答案:A
3.如图所示,a、b、c、d、e五点在同一直线上,b、c两点间的距离等于d、e两点间的距离.在a点固定放置一个点电荷,带电荷量为+Q,已知在+Q的电场中b、c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将另一个点电荷+q从d点移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力做功qU   B.克服电场力做功qU
C.电场力做功大于qU D.电场力做功小于qU
解析:电场力做功W=Uq,对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d、e两点的电势差小于b、c两点的电势差,故从d点到e点,电场力做功小于qU.
答案:D
4.在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75 V,B、C两点间的电势差UBC=-200 V,则A、B、C三点的电势高低关系为(  )
A.φA>φB>φC B.φC>φA>φB
C.φA<φC<φB D.φC>φB>φA
解析:因为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75 V,设B点的电势为0,故A点的电势为75 V,又因为B、C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BC=-200 V,故UBC=φB-φC=0-φC=-200 V,故φC=200 V,故电势最大的是C点,其次是A点,最小的是B点,故选项B正确.
答案:B
5.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以速度v0沿电场线方向射入到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电子从A点射入,到B点速度变为零.
(1)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多大?
(2)A、B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1)由已知得全过程只有电场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eUAB=0-mv,解得UAB=-,2e).
(2)由U=Ed,得d==-,2eE).
答案:(1)-,2e) (2)-,2eE)
B级 提能力
6.(多选)如图所示,A、B为两个电荷量不相等的异种电荷,已知CD线垂直平分A、B间水平电场线,那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A所带的电荷量小于B所带的电荷量
B.BD间的电势差小于AD间的电势差
C.CD间的电势差UCD大于零
D.负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大于其在D点的电势能
解析:A周围的电场线较多,则A所带的电荷量大于B所带的电荷量,A错误;因为AD=BD,且AD间的电场强度大一些,根据U=Ed可知,BD间的电势差小于AD间的电势差,B正确;过D点作垂直电场线的等势线,可找出与D点电势相等的点在C点的左侧,即D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UCD=φC-φD小于零,C错误;根据Ep=qφ可知,负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大于其在D点的电势能,D正确.
答案:BD
7.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处的电势为0 V,点A处的电势为6 V,点B处的电势为3 V,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A.200 V/m B.200 V/m
C.100 V/m D.100 V/m
解析:x轴上OA的中点C的电势为3 V,则B、C的连线为等势线,如图所示.电场的方向与等势线垂直,且由电势高处指向电势低处,设∠OCB=θ,则tan θ=,所以θ=30°,O点到BC的距离为d=OCsin θ=1.5 cm,所以E== V/m=200 V/m,故选项A正确.
答案:A
8.如图所示的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50 V,φb=-20 V,则a、b连线的中点c的电势φc应为(  )
A.φc=-35 V
B.φc>-35 V
C.φc<-35 V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φc的范围
解析:由题图可知,这是一个非匀强电场,且Eb<Ea.若此电场为匀强电场,则φc=-35 V.而此电场中Eb<Ec<Ea,即从b到c的过程中每单位距离上的电势降低要比从c到a的过程中每单位距离上的电势降低得慢,故φc>-35 V,因而选项B正确.
答案:B
9.(多选)A、B两点在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且到连线上中点O的距离相等,如图所示,则(  )
A.同一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相等
B.把正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B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少
C.把正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B点,电荷的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大
D.A、B连线上的任意两点的电势差不为零
解析:由题图可知,A、B两点处于同一等势面上,故A正确,D错误;由正、负点电荷的场强叠加可知,O点是A、B所在等势面场强最大的点,故从A到O场强增大,从O到B场强减少,则B正确,C错误.
答案:AB
10.(多选)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场强为103 N/C,ab=dc=4 cm,bc=ad=3 cm.则下述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a、b之间的电势差为40 V
B.a、c之间的电势差为50 V
C.将q=-5×10-3 C的点电荷沿矩形路径abcd移动一周,电场力做功-0.25 J
D.将q=-5×10-3 C的点电荷沿abc或adc从a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都是-0.2 J
解析:a、b之间的电势差Uab=E·ab=103×0.04 V=40 V,故A正确;由题图可以看出,b、c在同一等势面上,电势相等,则a、c之间的电势差等于a、b之间的电势差,为40 V,故B错误;将q=-5×10-3 C的点电荷沿矩形路径abcd移动一周,电场力不做功,故C错误;将q=-5×10-3 C的点电荷沿abc或adc从a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相等,电场力做功为W=qU=-5×10-3×40 J=-0.2 J,故D正确.
答案:AD
11.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一电场线上有相距6 cm的A、B两点,且UAB=150 V,求:
(1)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电场中A、C两点相距14 cm,A、C两点连线与电场线方向成37°夹角,则C点与A点的电势差UCA为多少?
解析:(1)电场强度的大小
E== V/m=2.5×103 V/m,
方向水平向右.
(2)C点与A点的电势差
UCA=-EdCAcos 37°=-280 V
答案:(1)2.5×103 V/m 方向水平向右 (2)-280 V
12.如图所示,A、B、C为一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某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于该三角形平面.现将电荷量为1×10-8 C的正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的功为3×10-6 J,将另一电荷量为1×10-8 C的负点电荷从A点移到C点,克服电场力做的功为3×10-6 J.
(1)求UAB、UAC、UBC的大小;
(2)画出电场线方向;
(3)若AB边长为2 cm,求电场强度.
解析:(1)正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正功.故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可求得UAB== V=300 V.负点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负功,A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可求得UAC==300 V.因此B、C两点电势相等,故UBC=0.
(2)由于匀强电场中的等势线是一簇平行直线,因此,BC为一条等势线,故电场线垂直于BC,设D为BC的中点,则场强方向为由A指向D,如图所示.
(3)AB在场强方向的距离d等于线段AD的长度,故由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式可得E== V/m=104 V/m.
答案:见解析